学术投稿

湖北麦冬GAP栽培技术研究

瞿宏杰;赵劲松;何家涛;别运清

关键词:湖北麦冬, GAP栽培技术
摘要: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结合课题组试验研究成果和当地生产实际,经过3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湖北麦冬GAP栽培技术,为规范湖北麦冬生产环节和保证湖北麦冬质量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寻找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宗益心汤(人参、麦冬、桂枝、白芍、薤白、白术、川芎、黄芪等)加用硝酸甘油、比索洛尔、贝那普利、低分子肝素钙、阿斯匹林等药物.对照组50例只用硝酸甘油、比索洛尔、贝那普利、低分子肝素钙、阿斯匹林等药物.2组疗程共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心电图好转率及血脂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中药补宗益心汤有理气行气、活血化淤、降低血脂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作者:石建国;薛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对改善肾功能和延缓CRF病情进展的疗效.方法将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CRF患者与54例单纯用西医治疗的CRF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RF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显著延缓,降低血尿素氮,抑制血肌酐的上升,其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RF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对保护残存肾单位,延缓CRF的病情进展起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彦龙;陈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塞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3例分析

    血塞通注射液是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等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近两年我院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共出现不良反应13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锦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拇指腹部缺损的修复

    目的研究皮辦修复拇指指腹部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手指掌侧推进皮辦,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辦,指背侧皮辦修复拇指指腹缺损65例.腹股沟带蒂皮辦18例,创面为1.0 cm×2.0 cm,3.0 cm×5.0 cm,4.0 cm×6.0 cm并末端缺损.结果 83例的皮辦全部成活,18例经再次修整,随访1~3年拇指指腹部外形较满意,65例感觉恢复良好,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应用手指皮辦修复拇指指腹部缺损,手术简单,效果好.供区影响小,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对于超过3.0 cm×5.0 cm并有末端缺损的用腹股沟带蒂皮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彭水仿;肖常隆;王炎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注射用维库溴铵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注射用维库溴铵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用量将维库溴铵制成1 mg/ml,考察不同时间的外观、pH值,并用紫外光光度测定其吸收度变化.结果 25℃8 h内其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4 h内下降不超过10%.结论注射用维库溴铵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4 h内较稳定,临床应在4 h内用完.

    作者:戴珍福;戴亚琴;吕建峰;顾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降脂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降脂滴丸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IQsil C18V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8℃.结果葛根素在该条件下分离效果好,且阴性无干扰,在3.43~102.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做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欧阳臻;江涛涛;缪亚东;袁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羊踯躅的生药学研究

    羊踯躅,异名,山芝麻根,巴山虎、闹羊花根,有毒,具有驱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民间常用于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关节风痛,痔漏,癣疮等病症[1].

    作者:潘宏林;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白术炮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术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初步探讨白术各炮制品之间的差异.方法分别对原药材、生白术片、土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米泔水漂白术挥发油和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挥发油薄层色谱的区别.结果各炮制品原药材的挥发油和多糖含量较其他炮制品都高,其他依次为生白术片、土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米泔水漂白术;薄层色谱中挥发油斑点几乎一致,但仍以原药材斑点为清晰,其余各斑点颜色深浅也不相同.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挥发油和多糖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作者:易炳学;龚千锋;曹君;蔡瑞利;钟凌云;梁愫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中三萜皂苷成分抗肿瘤活性研究概况

    目的总结近十年来中药中三萜皂苷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研究资料文献分析评述.结果发现中药中三萜皂苷抗肿瘤活性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活性成分大部分属于四环或五环三萜皂苷;且存在一定构-效关系:糖基对于细胞毒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上述文献资料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及充分利用中药皂苷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宿树兰;李永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黄帝内经》对湿病的认识

    湿病是湿邪蕴积人体而产生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对湿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对湿病的理法方药及其它方面均有详细的论述,为后世湿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强研究中医学特别是<内经>对湿病的认识,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小勤;陈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2 (200 mm×4.6 mm,5 μm)柱,以甲醇-水-乙腈-冰醋酸(25∶62∶1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2 nm.柱温:30℃.结果芦丁在0.163 9~0.983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4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绿梅止泻颗粒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羽;薛朝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β-环糊精包合颅痛安颗粒剂中挥发油成分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颅痛安颗粒剂中挥发油成分的混合提取及包合的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以挥发油重量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以挥发油包结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包合工艺的评价指标.结果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浸泡6 h,提取挥发油6 h;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按1∶8(g∶g)配比,在40℃包合1 h.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作者:孙琴;税丕先;何兵;田吉;王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药材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测定9种药材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结果 9种药材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该方法各种农药低检出限为10 μg/kg.结论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的要求.

    作者:杨雪梅;钟怀宁;严轶琛;易容;徐江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法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Agilent(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18 nm.结果绿原酸在0.100 4~1.50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 15.114 9+2 844.854 7x,r=0.999 9;黄芩苷在0.412 0~6.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4.813 1+2 190.058 7x,r=0.999 9(n=5).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银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玉光;邓国兴;刘翠艳;李青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阿魏酸钠化淤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58例,常规降糖,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予丹奥(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b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阿魏酸钠400 mgl,qd,同时口服中药汤剂,1剂/d,早晚分服,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9%,显效率77.7%;对照组有效率87.10%,显效率48.39%.两组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用药,辨证灵活,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一项可行性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玉琴;杨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析命门之涵义及其临床意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从命门的部位、功能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命门与肾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肾命之病主要分为真阴虚损和真阳衰微,并提出阴虚补阴、阳虚益阳为治病之总则及治疗大诀.

    作者:程绍民;喻松仁;熊英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在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中,时常碰到老年患者拿着自挖或从农贸市场上购买的何首乌鲜品,来咨询何首乌的功效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自认为何首乌是延年益寿之品,却不知其加工炮制方法的不同,其药理作用也是有区别的.

    作者:唐薇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益心酮胶囊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益心酮胶囊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方法 250,500,1 000 mg/kg益心酮胶囊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益心酮胶囊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毒性.结论益心酮胶囊在上述剂量下连续服用3个月是安全的.

    作者:匡荣;薛冬;康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新进展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大部分来自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阻塞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反复感染可导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痉挛,换气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酸碱代谢失衡,终致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中医学中属肺胀、喘证、心悸等范畴,多因久病肺虚,痰液潴留,复感外邪,使病情加重.病机总属肺脾肾俱虚,后累及于心.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对提高临床疗效心肺功能及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有影响.

    作者:朱雅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应用石细胞鉴定中药品种(Ⅲ)

    何首乌、人参、乌梅、海桐皮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 9 组32 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作者:孙;李炳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