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雄;刘萍
目的总结近十年来中药中三萜皂苷在抗肿瘤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新研究资料文献分析评述.结果发现中药中三萜皂苷抗肿瘤活性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活性成分大部分属于四环或五环三萜皂苷;且存在一定构-效关系:糖基对于细胞毒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上述文献资料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及充分利用中药皂苷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宿树兰;李永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皮辦修复拇指指腹部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手指掌侧推进皮辦,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辦,指背侧皮辦修复拇指指腹缺损65例.腹股沟带蒂皮辦18例,创面为1.0 cm×2.0 cm,3.0 cm×5.0 cm,4.0 cm×6.0 cm并末端缺损.结果 83例的皮辦全部成活,18例经再次修整,随访1~3年拇指指腹部外形较满意,65例感觉恢复良好,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应用手指皮辦修复拇指指腹部缺损,手术简单,效果好.供区影响小,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对于超过3.0 cm×5.0 cm并有末端缺损的用腹股沟带蒂皮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彭水仿;肖常隆;王炎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黄芩苷测定以kromasil ODS C18(4.6 mm×200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53∶47∶0.2,V/V/V)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0~1.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251 481.75X-6 859.9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14%.结论该法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清热利胆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益心酮胶囊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方法 250,500,1 000 mg/kg益心酮胶囊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益心酮胶囊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毒性.结论益心酮胶囊在上述剂量下连续服用3个月是安全的.
作者:匡荣;薛冬;康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方法采用西药对症治疗,配合中药(大黄、生牡蛎等)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122例.结果总有效率68.03%.结论该方法对此病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功效,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作者:金华;金海;关立克;陈瑛;许妍姬;李光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烧伤创面的治疗是目前烧伤工作的重要课题.为了能有效地解决创面问题,针对过去治疗方法上的缺点,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反复筛选,去粗存精,采用纯天然中草药配方研制而成的中草药膏,对治疗烧伤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饶朝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便秘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不同病人有不同表现,包括大便量少,质硬,排出困难;排出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状群,如长期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排便不完或手助排便;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祖国医学治疗便秘时,通过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的原则来施方用药.笔者通过对便秘辨证分型施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小儿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本文作者应用家传验方治疗小儿口腔溃疡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岚;李玉芳;彭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溃疡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材三七、黄芪、延胡索进行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三七、黄芪、延胡索.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结果可靠,能有效地控制该产品质量.
作者:汪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痰热清(Tanreging,TRQ)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仅给西药常规综合治疗,TRQ组另加中药TRQ,iv, gtt qd,疗程10 d.结果 TRQ组治愈82例(70.69%),显效30例(25.86%),有效4例(3.45%).对照组三数率分别为:59(54.63%),39(36.11%),10(9.2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χ2=7.22,P<0.05).结论 TRQ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淑婷;邹家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针刺局部穴位,后针刺远取穴位,随证每次选用6个局部穴位,且行两穴之间相互透刺,并用电针治疗仪通电20~30 min,急性期以局部有针感即可,恢复期以局部肌肉出现跳动为准,电针同时加用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30 min,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42例,显效4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9%.结论提示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杨凤琼;陈良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考察温度、pH值对赤苷总苷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的温度及pH值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赤芍总苷中芍药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高于60℃的条件下不稳定.结论赤芍总苷水溶液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
作者:姚仲青;朱虹;姚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我国,酒精中毒所致肝病及肝纤维化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根据临床研究,饮酒量与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解酒中草药能促进酒精的代谢,降低血醇浓度.笔者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特报道如下.
作者:崔剑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服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湖南省各医疗单位呈报的2002年度的81例口服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结论口服中成药也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认识.
作者:阎敏;李新中;尹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优选绣花针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50( g/ml),绣花针多糖的提取率为14.59%.结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绣花针多糖的提取率有影响.
作者:盛家荣;曾桂声;洪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综述中药防治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查阅、分析近年来发表的中药防治脂肪肝的文献,从单味药、中药复方进行分类综述.结果柴胡、山楂、何首乌、丹参、枸杞子等多味中药及去脂软肝丸、肝脂康胶囊等多个复方有明显的抗脂肪肝作用.结论部分中药可防治脂肪肝,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抑制脂肪吸收,促进其转化,保护肝细胞膜等.但对于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构效关系等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报道.
作者:苏菁;徐宗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质增生祛痛膏的抗炎作用及对血淤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急性、慢性炎症动物模型:巴豆油致炎液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以及琼脂造成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骨质增生祛痛膏对炎症和肿胀的化淤消炎作用.结果骨质增生祛痛膏对巴豆油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琼脂所致的大鼠肉芽肿形成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改善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炎症的吸收.结论骨质增生祛痛膏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活血化淤作用.
作者:程丽芳;刘瑾;董方;衣同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易复发性疾病,长期的溃疡能导致胃穿孔和胃癌发生率增高,不合理的用药和不规范护理是溃疡治疗不彻底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对38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询问调查,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以减少复发次数,避免并发症,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声;魏丕纪;邢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1 伤后腹胀女,49岁,于2001-03-22初诊,诉于2 d前不慎摔伤腰部,伤后即感疼痛,夜间痛甚,屈伸转侧功能受限.
作者:王兴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的中药应用与疗效.方法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以自拟中药黄茶汤内服外搽综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应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39例中痊愈2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尖锐湿疣激光烧灼术后再应用中药内外合治,标本兼顾,疗效可靠,值得借鉴.
作者:何秀堂;毕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