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勋
目的评估使用微波技术煎煮中药方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煎出液的相对密度、pH值和紫外吸收度作为评价煎出效果的指标,用一般线性模型考察煎煮火力(文火、武火)、煎煮时间(10 min,20 min)和煎煮用具(电火锅,微波炉)等因素对方剂煎出效果的影响.结果以UV吸收度作为评价煎出效果的指标,GLM显示有较好煎出效果的因素是:文火(P=0.001),20 min(P=0.018),微波炉(P=0.006).结论微波技术适用于中药汤剂的制备.
作者:莫志江;张林丽;范吕林;潘洪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脑血管病是人类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而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近年来,笔者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本病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辉;钟会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我国,酒精中毒所致肝病及肝纤维化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根据临床研究,饮酒量与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解酒中草药能促进酒精的代谢,降低血醇浓度.笔者用温胆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特报道如下.
作者:崔剑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湿病是湿邪蕴积人体而产生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对湿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对湿病的理法方药及其它方面均有详细的论述,为后世湿病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强研究中医学特别是<内经>对湿病的认识,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小勤;陈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药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中药结合外洗、外搽的方法,实施综合治疗3个月,对51例门诊病人疗效进行统计,并观察其病理组织变化.结果 51例中痊愈20例,显效21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病理组织也有明显好转.结论综合治疗该病疗效明显.
作者:张炎;刘文兰;范晔;杨铮;周杰;张淑敏;王蕾;李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方剂中药的研究,显示出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不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较西药不良反应少,经济效益成本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高李;李金存;蒋振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探讨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抗溃疡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无水乙醇型、利血平型和消炎痛型3种胃溃疡模型,观察了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3种实验性胃溃疡的抗溃疡作用.结果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2 600 mg/kg,5 200 mg/kg二组对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600 mg/kg,5 200 mg/kg二组的溃疡指数与常水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而对利血平型和消炎痛型胃溃疡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蹄叶橐吾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2 600 mg/kg,5 200 mg/kg二组对无水乙醇型胃溃疡有预防保护作用,而对利血平型和消炎痛型胃溃疡无保护作用.
作者:曲香芝;于海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口服中药免煎颗粒剂和斯奇康肌注,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两组均使用斯奇康注射液.同时治疗组选用中药免煎颗粒剂(急性期:宣肺化痰止咳,驱风通络解痉;缓解期:扶正固本,培土生金)与西药对照组(急性期:氨茶碱;缓解期:酮替酚)对照.结果两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显效率及PEF预计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剂口服和斯奇康肌注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其总有效率达93.9%.
作者:闫建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身痛逐淤汤加味水煎服,1剂/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淤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王万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痰热清(Tanreging,TRQ)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仅给西药常规综合治疗,TRQ组另加中药TRQ,iv, gtt qd,疗程10 d.结果 TRQ组治愈82例(70.69%),显效30例(25.86%),有效4例(3.45%).对照组三数率分别为:59(54.63%),39(36.11%),10(9.2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χ2=7.22,P<0.05).结论 TRQ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淑婷;邹家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益心酮胶囊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方法 250,500,1 000 mg/kg益心酮胶囊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益心酮胶囊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毒性.结论益心酮胶囊在上述剂量下连续服用3个月是安全的.
作者:匡荣;薛冬;康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梯度萃取对桦褐孔菌中的成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和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熊果醇(Ⅳ)、trametenolic acid(Ⅴ).结论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为新化合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是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芬琴;朴惠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川明参镇咳祛痰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法,观察川明参3个提取部位对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法研究川明参3个提取部位的祛痰作用.结果川明参95%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可显著地延长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并且减少咳嗽次数(P<0.01).川明参水提物可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1),而95%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与空白组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川明参9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镇咳作用;川明参水提物具有祛痰作用.
作者:张梅;雨田;苏筱琳;张洪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黄芩苷测定以kromasil ODS C18(4.6 mm×200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53∶47∶0.2,V/V/V)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0~1.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251 481.75X-6 859.9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14%.结论该法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清热利胆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提取液的得膏率以及延胡乙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率高,且含固量低.结论超临界萃取法作为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工艺是高效可行的.
作者:程建明;井山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对胃肠动力学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中医虽无胃肠动力学这一名称,但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却是历史悠久,文献丰富.
作者:林惠;罗伟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便秘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不同病人有不同表现,包括大便量少,质硬,排出困难;排出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状群,如长期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排便不完或手助排便;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祖国医学治疗便秘时,通过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的原则来施方用药.笔者通过对便秘辨证分型施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维库溴铵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用量将维库溴铵制成1 mg/ml,考察不同时间的外观、pH值,并用紫外光光度测定其吸收度变化.结果 25℃8 h内其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4 h内下降不超过10%.结论注射用维库溴铵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4 h内较稳定,临床应在4 h内用完.
作者:戴珍福;戴亚琴;吕建峰;顾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石菖蒲为一味开窍醒神的良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有作用,现笔者就其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石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吕刚;李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刺五加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为今后探讨其制剂工艺合理优化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S180移植瘤动物模型,对刺五加水煎液、甲醇提取液、甲醇提后再经水提醇沉后的提取部分Ⅰ,Ⅱ和Ⅲ从抑瘤率、NK细胞活性两方面评价其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攻效.结果样品Ⅱ的不同剂量组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率为19.47%~35.67%,样品Ⅲ的不同剂量组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率32.27%~48.17%,样品Ⅲ用药各剂量与空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样品Ⅱ和样品Ⅲ药物用量与抑瘤率成正相关.结论刺五加提取物Ⅲ能体现明确的抗肿瘤活性功效.
作者:梁丽坚;蔡宇;梁少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