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目的:研究复方龙葵胶囊对2-乙酰基芴(2-AFF)诱导大鼠肝癌的影响.方法:肝癌模型以0.05%2-AFF的饲料喂养SD大鼠10周.给予不同剂量复方龙葵灌胃,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检测肝脏指数、ALT、AST、γ-GT及肝组织的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龙葵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肝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龙葵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玉琴;张伟;李锋;顾锦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剂量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Ⅲb期或Ⅳ期NSCLC 42例,艾素35mg/m2静脉点滴,第1、8、15天;DDP 25mg/m2静脉点滴,第2、3、4天.28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42例均可评价,CR1例,PR 21例,NC 15例.总有效率52.4%;1年生存率45.2%(19/42);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7.1%(3/42).其它副反应轻微.结论:周剂量艾素联合顺铂4周方案治疗晚期老年NSCLC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葛伯建;卫国华;许春明;谭清和;龚振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46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术前、术中、术后均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使尿糖控制在±~+,血糖略高于正常水平.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各2例,切口感染、高糖高渗非酮性昏迷、低血糖各1例,经治疗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率.结论:外科治疗仍是食管、贲门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首选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光成;陈云琦;管宏俊;孙长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分离培养人胚嗅鞘细胞以及纯化的方法.方法:分离人胚嗅球,采用胰酶消化获取单细胞悬液,应用含Forskolin、BPE的DMEM/F12培养基,接种于p75包被的培养皿,培养2周后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培养细胞形态多为2~4极细胞,成纤维细胞少,嗅鞘细胞纯度非常高,嗅鞘细胞标志物p75阳性.结论:嗅鞘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要求极高,应用p75免疫吸附纯化培养的嗅鞘细胞效果好.
作者:苗宗宁;祝建中;钱寒光;赵基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3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多功能牵引疗效分析,探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腰突症患者306例,采用三维瞬间牵引、术后卧床3天,配合输液、局部封闭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随诊3~15个月,平均9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达85%,平均住院为9.5天.结论:三维多功能牵引床治疗符合三维空间理论,是非手术治疗腰突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为民;张亦峻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部分患者需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既往大多采用粗导管,创伤大,并发症多.我科于2001年12月~2005年5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葛晓燕;周育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方便实用的儿童胸部X线摄影装置.方法:根据儿童运动系统坐比站发育提前半年时间这一规律,我们设计了儿童坐姿胸片架,让儿童坐着进行胸部X线摄片.结果:用儿童胸部摄影架拍摄儿童胸片,儿童容易接受,显得安静,可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拍摄的X线片肺充气足,膈肌下降,肺血管纹理显示清楚.结论:可拆卸式儿童胸部摄影架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胸部X线摄影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沈平;倪赵勤;成钢;江俊峰;唐祖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LVEF明显上升,LVEDd、LVESd、PAS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收缩压(t=1.75)、舒张压(t=2.00)、心率(t=2.13)测定值有轻微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LVEF上升、LVEDd、LVESd、PASP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SBP、DBP、HR则无显著性改变.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琴;薛明华;李军;孟海燕;朱蕾;鞠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疼痛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芬太尼透明贴剂(多瑞吉)是一种强效阿片类止痛药.用该药治疗肝癌疼痛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姚海蓉;倪志权;施海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典型案例]例1患者35岁,因停经46天,下腹坠痛1小时入院.查体:T 36℃,P 92次/分,BP 90/6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下腹部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着色,举痛明显,子宫正常大小,有摇摆痛,双附件区增厚,压痛(+).
作者:李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学会自2002年9月~2004年9月受理医疗鉴定157例,定为事故59例.其中妇产科36例,定为事故15例.
作者:庄勤;柯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驱逐性脉络膜出血是内眼手术少见,又有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现将我科发生在术后并经保守治疗成功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速碧林0.4ml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14天.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5),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有3例患者出现局部皮下瘀斑.结论:速碧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OPCA)是遗传性共济失调(小脑型)中的一种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病临床较少见.由于临床影像学的发展,MRI、CT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文报告1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典型的OPCA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张炎;王万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段之一,起效迅速.过去较多采用脐静脉单通道换血,由于存在管道死腔,其旧血换出率略低,且易感染,插管时可能使脐静脉血栓推入体循环而致栓塞,因而存在较多缺陷.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采用同步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红;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东汕头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1503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亚型.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Kp1503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MIC;设计TEM、SHV和CTX-M型全编码基因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Kp1503株为多重耐药株,除对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外,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耐药;其所携带的三种β-内酰胺酶基因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TEM-1、SHV-12及CTX-M-3型编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结论:汕头地区存在同时产SHV-12、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石蓉林;陈淑贞;钱元恕;令狐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畸胎瘤发生于胚胎迷走组织,多为实体性,主要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样组织组成,常见有分化不良的神经外胚层成分,故又称不成熟型畸胎瘤,多发于睾丸和卵巢,发生于颈部极少见.本院收治1例颈部巨大恶性畸胎瘤,经非手术综合治疗痊愈.
作者:徐克成;左建生;牛立志;郭子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对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冷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观察组).检测于手术前后白细胞β2整合素(CD11b)表达,TNF-α和心肌钙蛋白Ⅰ(cTnT)含量.观察自动复跳率(例),后并行时间,术后心功能,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两组相比,对照组CD11b表达增强(P<0.01),TNF-α和cTnI含量增高(P<0.01).对照组后并行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自动复跳率(例),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技术对婴幼儿心脏手术比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王晓伟;顾海涛;莫绪明;张汝舫;王振喜;孙剑;沈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生(MD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MDS血象、骨髓象及骨髓活检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用瑞氏染色后的骨髓涂片,低倍镜检查下寻找骨髓小粒,再油镜检查幼稚细胞簇.结果:外周血象:大部分可找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形态有异常改变.骨髓象: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阳性率为38%.结论:血象、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时检查有助于MDS的诊断.骨髓小粒中幼稚细胞簇的检查对区别MDS和其他血液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秀芳;孙峰;尹红;黄石兵;陆德炎;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末端回肠造口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1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临时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经肠镜及手法扩肛后恢复正常排便.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