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马勤谊;裴美兰
先生性膈疝是由于发育缺损或发育不全,腹腔脏器可经过膈肌缺损处而进入胸腔,造成解剖关系异常的一种疾病,据国外报道新生儿的发病率为0.01%~0.03%.
作者:于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曲美他嗪(TMZ)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各危险层的疗效.方法:采用Braunwald法对UAP分级,将14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Ⅰ级46例,Ⅱ级54例,Ⅲ级42例.将各级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肝素组和常规组,在常规抗心绞痛疗法基础上,肝素组加用LMWH,联合组加用LMWH和TMZ,其中LMWH 0.4ml(4100IU),q12h IH,7~10天,TMZ 60~120mg/d,疗程30天.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0天的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62%,肝素组89.13%,常规组69.39%,前两组疗效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Ⅰ级患者,心脏事件无统计学意义.Ⅱ级患者在顽固性心绞痛事件上联合组及肝素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Ⅲ级患者在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上联合组及肝素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P<0.01,P<0.05).3组病例均未发生心源性死亡.结论:联合组和肝素组在治疗UAP中均有良好的疗效,但联合组又优于肝素组,两药联用有协同作用.对UPA Ⅱ级、Ⅲ级患者,须给予LMWH辅TMZ强化治疗,可减少患者远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作者:张静;吴琴;刘赟;郑喜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58例原发性肝癌进行无水乙醇介入性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兵;嵇雪芹;李咏梅;李艳;王守华;蒋从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检测S100 mRNA含量,初步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条件下向雪旺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经β-ME,ATRA,Forskolin,bFGF,PDGF,HRG体外诱导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水平上升,诱导前后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体外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表达量增多.
作者:栾文杰;王洁;邵晨昕;丁斐;顾晓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发展,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2000年以来疫情有所回升.本文通过对我县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就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张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术后,观察组静脉缓慢推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0.3~0.5m/kg,2~3min后吸痰拔管.对照组不给药,直接吸痰后拔管.结果:观察组与用药前比,HR、MAP、RR均下降.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 HR、MAP、RR均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的抑制气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作者:彭卫东;唐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糖尿病患者在持硬麻醉下实施妇科大、中、小手术.结果:26例患者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发生伤口感染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手术要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关键在于术前、术后控制血糖,积极应用抗生素
作者:郁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在面部皱纹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额横纹、眉间皱纹、鱼尾纹患者128例,一般用2ml生理盐水稀释100单位BTXA,根据不同的患者调整剂量和浓度,定点、定量、注射均匀治疗,对称分布于面部肌肉层.结果:128例患者经BTXA治疗后,显效117例(91.4%),有效10例(7.8%),无效1例(0.78%).结论:BTXA在面部除皱美容应用中有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创伤小,有应用前景.
作者:杨军;姚建;季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于2000~2044年共收治4例胃癌根治术后腹部肿块形成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陈国学;曲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本文对入选脱敏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屋尘螨抗原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及血清总IgE的测定,以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蕴;陶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定量研究成人上眼睑板的长、宽、厚度及形状.方法:取死后2~6小时成人上眼睑12例共24侧,放大镜下测量.结果:上眼睑板平均长、宽、厚度分别为:28.4±1.6mm、男8.7±0.4mm(女9.1±0.5mm)、1.1±0.1mm,呈瘦长D字形.结论:该种方法测量上眼睑板结果可靠.
作者:胡克苏;尚小英;朱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2005年麻疹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6月收治的430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30例患者中,男235例,女195例,分别占54.65%和45.35%.发病年龄:儿童138例(32.09%),成人292例(67.91%);临床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炎、早期出现麻疹粘膜斑、在病程的3~5天出现典型的皮疹等麻疹症状;出现并发症369例(85.81%),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喉炎、肝炎、脑炎.经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麻疹的发病年龄后移,以成人为主,其临床表现典型、并发症多、预后较好,免疫调节治疗能缩短病程、减缓病情.疫苗的补种能预防麻疹的流行.
作者:徐建中;孙伟;张沛枫;朱浩然;赵云;凌勇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方法:分别用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进行充填后牙Ⅱ类洞,比较充填材料有无折裂或松动;患牙有无继发龋;材料有无(牙合)面磨损等现象.结果:瓷化树脂、复合树脂及银汞合金进行充填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19.67%及12.07%.三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瓷化树脂及复合树脂与传统银汞合金相比,疗效相近,但具有低毒性,渗漏少及光洁度好等优点,尤其是瓷化树脂,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昱卓;徐建萍;周艳;吴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肝移植相关方法.结果:22例肝移植患者除1例晚期肝癌于术后15个月死于肝外转移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蔡卫华;吴建军;胡进勇;王卫兵;卢潮德;蔡邢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22.7%)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均得到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内环境紊乱、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兴奋作用、术后感染、环境因素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精神症状.
作者:葛志华;韩旭东;徐建如;宋建华;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效果和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变.方法:对68例VB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每日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静滴,疗程为10天.观察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的变化和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变化及防止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VBI的综合治疗中,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伟;施建生;陈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无痛苦胃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53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294例,均无高血压及心、脑、肝、肾等慢性病.两组检查前均予静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对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操作时间、患者反应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检查中和检查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检查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检查前均有所下降,检查后恢复检查前水平.两组操作时间无明显区别.结论:应用芬太尼和得普利麻静注后给高血压患者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可提高检查耐受性,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许鹏;宗剑;陈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靶器官,无论肾活检或病理检查,肾脏是易受累脏器,狼疮性肾炎已是影响SLE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蒋季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反应体系中各种成分的优化,建立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 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方法:采用PCR-RFLP检测ApoCⅢ基因T-455C多态性,同时通过对参与反应体系的成分,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不同的浓度或参数组,进行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逐项试验,观测各成分在不同条件下对结果的影响.结果:Apo CⅢ基因检测到3种基因型.PCR反应体系中不同模板含量、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和酶切体系中PCR产物量、内切酶量、酶切时间等对反应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建立的PCR-RFLP体系检测Apo CⅢ基因T-455C多态性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简单敏感、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适合常规实验室开展.
作者:俞娟;王惠民;张志泉;黄一红;陈连英;周锦红;鞠少卿;王跃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内皮细胞释放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以来,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近年发现,血管内皮细胞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能感受生理刺激,同时作出调节性反应,以维持血管内环境的平衡.许多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可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内皮功能损伤又常伴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本文就内皮功能及检测方法、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内皮功能保护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葛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