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梁永枢;刘军民;魏刚;徐鸿华

关键词:沉香,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国产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气相色谱共分离出20多个峰,鉴定出其中的6个峰.其中有12种成分的相对含量较高,占总成分相对含量的68.13%,且大部分集中在22~29 min出现.结论 Guaiol与α-Copaen-11-ol在沉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并首次从沉香挥发油中分析得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虎杖水煎液对烫伤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单用虎杖水煎液对烫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大鼠40只,在其背部制成烧伤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万花油对照组、烧伤膏对照组和虎杖水煎液治疗组.暴露疗法,无菌技术操作,创面擦洗药物.观察药后创面愈合情况,以创面愈合率及时间长短评价药物疗效.结果 虎杖煎液组第9,16天创面愈合率分别是同期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42倍和1.56倍,第22天虎杖水煎液组愈合率达95.56%,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有75.78%,虎杖水煎液组与9,16天同期万花油对照组、烧伤膏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虎杖水煎液组与第22天同期万花油对照组、烧伤膏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单用虎杖水煎液对烫伤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兴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枇杷花镇咳祛痰和抗炎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枇杷花的镇咳、祛痰和抗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致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枇杷花水提液高剂量的作用较好(P<0.01);枇杷花醇提液高剂量有明显的祛痰效果(P<0.01);枇杷花醇提液高剂量对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强(P<0.001).结论 枇杷花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作者:邓晶晶;卢先明;蒋桂华;兰志琼;顾迎寒;李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当归活血胶囊的质量研究

    目的 建立当归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活血胶囊中当归、川芎、红花3种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检测出上述3种主要药材;阿魏酸检测浓度在0.982 4~9.8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0.22%).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可用于当归活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芩栀胶囊中黄芩总黄酮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芩栀胶囊中黄芩总黄酮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样品与三氯化铝反应,形成络合物,检测黄芩总黄酮含量,波长290 nm.采用背景消除法,检测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波长:238 nm.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样品与三氯化铝反应,形成络合物,检测黄芩总黄酮含量,波长290nm.采用背景消除法,检测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波长:238 nm.结果 黄芩总黄酮在5.28~10.5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3%,RSD=1.05%.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在19.96~31.9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0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0.9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芩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干;何宗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越鞠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越鞠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越鞠胶囊中的栀子、川芎、香附、苍术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品中的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越鞠胶囊的成品中能检测到四味药材的特征斑点,栀子苷在成品中的平均含量为5.91 mg/粒;测试的线性范围为:0.19~0.76 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5%,RSD=1.78%;重现性RSD=2.32%,精密度RSD=1.28%.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品种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唐灿;左玲玲;张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注射用穿琥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目的 建立注射用穿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 注射用穿琥宁经1→40倍稀释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注射用穿琥宁的热原检查.

    作者:戚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慢性前列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53例患者,痊愈49例,好转4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好转计为100%,治愈率为92.4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见效快,疗效肯定,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食药用菌重金属富集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综述了食药用菌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及应用概况,为食药用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柠;兰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紫胡止咳液治疗咳嗽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评价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方法 通过豚鼠枸缘酸引咳、小鼠氨水引咳、肺酚红排泄等试验,并将紫胡止咳液与止咳枇杷冲剂进行对比,验证紫胡止咳液的止咳作用.结果 紫胡止咳液使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对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非常明显,能明显增大小鼠肺酚红排泄量.结论 紫胡止咳液能抑制枸椽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增加小鼠肺酚红排泄量,抑制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发生,提示紫胡止咳液有镇咳的功效.

    作者:郭江;张凤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杏芎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目的 观察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合并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予以杏芎氯化钠注射液加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和对照组30例,单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分别于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相当,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显效较快.

    作者:杨文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蛇足石杉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蛇足石杉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石杉碱甲为对照,在246 nm波长下建立标准曲线进行蛇足石杉中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 实验表明吸光度和含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9),且精密度良好(RSD=1.14%);样品在1 h内测定稳定(RSD=0.947%).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测定蛇足石杉中生物碱含量的方法,该测定方法可作为蛇足石杉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虎;马燮;郝世雄;熊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丹参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伤的作用,以及丹参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CN)、假手术对照组(SO)、梗阻性黄疸组(OJ)、丹参治疗组(OJ+SM).分别于手术后7 d和14 d两个时段检测血浆ET-1,TB,DB,BUN,Cr水平,同时对肾脏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CN组和SO组比较,OJ组大鼠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丹参治疗可使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与BUN和Cr呈正相关;丹参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高卉;阮明凤;龙浩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肝乐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客观地评价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肝乐宁治疗慢性乙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门诊与病房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两个月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清中TBil、ALT复常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用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胺与肝乐宁联用较单一使用效果好,两药联用起到互补与协同作用.

    作者:司民一;亓爱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喉舒宁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喉舒宁胶囊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Phenomenex luna C18柱(5μm,250 mm×4.60mm);以甲醇-水(62∶38)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3~19.5 μg(r=0.999 9);0.44~6.6 μg(r=0.999 9);回收率(n=6)均在98%~101%之间;RSD分别为1.23%,1.18%.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燕红;黄晓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引种栽培珐菲亚与原产地珐菲亚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引种栽培珐菲亚的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UV及HPLC法对引种栽培9个月的药用植物珐菲亚(巴西人参)和原产地珐菲亚(巴西人参)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引种栽培的珐菲亚与原产地所产的珐菲亚药材二者的紫外光谱在205 nm处均有一特征吸收峰,HPLC色谱图也表明二者相对峰形及出峰时间相似.结论 引种的珐菲亚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中皂苷成分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作者:凌征柱;杨东爱;马小军;蓝祖栽;刘园;赵维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虫草灵芝合剂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虫草灵芝合剂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虫草灵芝合剂小、中、大剂量组,连续给药24 d,采用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法及常压耐缺氧法分别记录小鼠断头呼气时间及耐缺氧存活时间,并测定常压缺北氧小鼠的血红蛋白(Hb)、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大、中剂量的虫草灵芝合剂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时间,且能提高常压缺氧中Hb水平、增加血浆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虫草灵芝合剂具有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作者:徐济良;孟国梁;杨丽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碳酸利多卡因是盐酸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在CO2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本研究观察1.3%碳酸利多卡因和1.3%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N阻滞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行择期上肢手术病人60例,年龄10~65岁,体重23~75 kg,ASAI级,术前无心肺及神经系统疾病,亦无药物过敏史,且均未用术前药,采用前、中斜角肌间隙法臂丛阻滞[1](穿刺时以找到异感为准),随机分成碳酸利多卡因组(Ⅰ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Ⅱ组),各30例,药量均按5~8 mg/kg,应用碳酸利多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的浓度均为1.3%,15~20 ml(含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前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穿刺未找到异感的排除在外(Ⅰ组5例,Ⅱ组3例).

    作者:邓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苦叶七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苦叶七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0个苦叶七地方品种进行检测,并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 8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6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划分为五个类群.结论 苦叶七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作者:樊冬丽;牛西午;马小军;肖小河;鄢丹;廖庆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对脑病诸候,以虚实为纲分为脑充血之实证和脑贫血之虚证.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法则、预后转归、预防禁忌等诸方面精辟论述,并立传世名方建瓴汤,对指导现代临床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兴全;刘福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甲氨蝶呤辅助腹腔镜下输卵管挤胚术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54例的体会

    随着影像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彩超阴道超声、血β-HCG结合病史,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为保留输卵管及患者生育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挤胚术及术后当天静脉推注MTX75 mg治疗54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超燕;邓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