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冬梅;赵琳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液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大鼠游泳运动训练后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安静组比较,运动训练组SOD活性和BS含量表现出适应性升高,而MDA含量和GOT活性有显著性升高.给药+训练组大鼠与训练组比较,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GOT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葛根素具有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的作用.
作者:吴剑波;钟星明;江丽霞;刘春棋;曾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 2 5μm(200 mm×4.6 mm)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0℃.结果 在0.020 43~0.204 3μg的检测范围内,对照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95 670X-1 754,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9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黄书燕;易峰;何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查阅1998~200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总结20个决明子与他药配伍及复方制剂中医临床上的应用,显示决明子与他药配伍在降血脂、降血压、高粘血症、润肠通便、美尼尔氏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角膜炎、脂肪肝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建立血淤证模型,观察颈椎灵口服液对急性血淤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索颈椎灵口服液治疗颈椎病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的方法制作急性血淤证大鼠模型.以复方丹参片给药作阳性对照,测定颈椎灵口服液给药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颈椎灵2.7,5.4,10.8 g·kg-1组和复方丹参片1.46 g·kg-1组大鼠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TK、血沉方程K值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颈椎灵10.8 g·kg-1组作用佳(P<0.05或P<0.01);红细胞压积、血沉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颈椎灵能明显改善血淤证模型大鼠血液高黏滞状态,具有活血化淤、通经活络功效.这可能是颈椎灵口服液治疗颈椎病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陈前锋;马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卒中后抑郁(Psb)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造成卒中后病程迁延,是卒中后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近年来运用解郁安神饮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泉鱼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安心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及对心肌缺血改善作用的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氯仿、氯化钙、乌头碱3种心律失常模型及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小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安心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 安心能够降低氯仿诱发小鼠的室颤发生率;能够延迟氯化钙引起大鼠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时间;能明显提高大鼠对乌头碱的耐受剂量.在ISO所致心肌缺血模型中,安心可增加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降低血清LDH,CK的水平.结论 安心对氯仿、氯化钙和乌头碱引起的心率失常及ISO引起的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智文;洪铁;杨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分离何首乌水提液的不同药效部位,评价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陶瓷微滤膜分离何首乌水煎液药效部位,取膜分离所得上清液作受试液A,何首乌水煎液(受试液B)作阳性对照;采用环磷酰胺诱发造血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受试液A高(250 mg/kg)、中(125 mg/kg)、低(65 mg/kg)剂量组和受试液B(125 mg/kg)组,从外周血象变化、红系祖细胞(BFU-E)和粒单细胞集落形成细胞(CFU-GM)角度评价其对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何首乌水煎液和膜分离所得上清液对造血障碍动物外周血象、红系祖细胞(BFU-E)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何首乌膜分离所得上清液有改善动物造血功能障碍的作用,其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优于水煎液.
作者:黄志海;蔡宇;余绍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境内的8种沙参进行药材性状、显微和化学鉴别研究,为扩大新品种和开发沙参新药源提供依据.方法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聚类分析法比较.结果 对其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实验进行观察描述,在显微特征方面建立了检索表.结论 此研究结果可为鉴别8种沙参药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沙参药材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陈金铭;王振月;辛颖;王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吉林大学把培养创新人才确立为新的教育目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吉林大学师生认真参加医疗成果奖评审、共同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作者:杨立明;崔春爱;路璐;路来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探讨枇杷花的镇咳、祛痰和抗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致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枇杷花水提液高剂量的作用较好(P<0.01);枇杷花醇提液高剂量有明显的祛痰效果(P<0.01);枇杷花醇提液高剂量对抑制小鼠耳肿胀作用强(P<0.001).结论 枇杷花具有较好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
作者:邓晶晶;卢先明;蒋桂华;兰志琼;顾迎寒;李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长期饮酒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Fas-L抗原和细胞凋亡在各时间段的表达.方法 7.2%酒精代水自由饮用12周的大鼠用线拴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后不同时间(1,3,6 h)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TUNEL法动态检测Fas-L抗原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长期饮酒组大鼠缺血1 h,Fas-L抗原和凋亡细胞呈阳性,3 h达高峰,6 h减少.结论 长期饮酒大鼠在脑缺血后Fas-L的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比正常大鼠脑缺血明显,且促使凋亡细胞迅速坏死.
作者:刘超;吴光;崔松彪;朴虎男;关宏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岩黄连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为石山地区特有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桂西北地区常用于消炎止痛、拔毒、治疗疥疮中毒,亦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中草药.目前,岩黄连的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已无法满足生产之急需.文章总结了作者十多年来对岩黄连进行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的研究成果,对岩黄连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种植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开展岩黄连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韦忠福;王冬梅;杨得坡;蒋林;韦贵剑;唐志;陈元生;陆建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跟痛症又名足跟痛,多发于中、老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目前治疗尚无特效方法.笔者自2003年起采用自拟中药外用熏泡治疗跟痛症4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观察44例病例均来自中医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8~76岁;病程长3年,短1个月.
作者:蔡少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2年根据全国高教系统教学实验改革的需要,针对我校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和医药结合七年制学生的专业所需而开设了一门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综合实验新课程,简称专业二实验.此门课程开设至今,在教研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也为了使这门课程更好地发展.现将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展望.
作者:谭梦晖;沈旭华;沈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全球性回归自然的今天,中药已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品之后,具发展前景的药物.本文探讨了中药发展及其现代化在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如中药质量标准不完善造成其质量的不可控;现行的《药品管理法》等法规不符合中药的特色;规范、可靠的中药疗效评价体系的欠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以及落后的中药管理模式.同时提出了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来发展和壮大中药事业的理念,由政府出面搭建中药发展平台,有计划、分阶段制定和完善中药标准、中药单独立法、创新中药管理模式以此来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作者:马丽丹;薛东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m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bladder xumor,TVBt)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经验.结果 56例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短,10~50 min,平均(29.74±8.26)min.无重大并发症,不需输血.结论 TVBt是治疗膀胱浅表性肿瘤的安全、有效地方法,对体积大但带蒂的肿瘤其治疗更有其优越性.
作者:李香普;高淑华;刘长万;李文威;丁智斌;周巍;黄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洁而舒洗剂对动物炎症、瘙痒、细菌及阴道毛滴虫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试管法测定洁而舒洗剂小抑菌浓度;以化学刺激法观察洁而舒洗剂对小鼠和大鼠肿胀及对豚鼠痒阈的影响.结果 洁而舒洗剂对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及滴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能显著提高豚鼠对组胺的致痒阈.结论 洁而舒洗剂具有抗炎、抑菌和杀虫及止痒作用.
作者:张伟;李锋;朱卫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东风菜,又称仙白草、土白前等,为菊科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es[Aster scaber Thunb].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味辛、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急性肾炎,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疖疮,蛇虫咬伤等[1].现代研究表明其内含有多种皂苷[2],并具增强免疫及抗肿瘤的活性[3],但未见有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故对东风菜进行如下显微结构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艾俊杰;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菊苣子进行理化鉴别研究,为制定菊苣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对菊苣子、菊苣、菊苣根进行理化鉴别,比较三者之间化学成分异同.结果 可选用茚三酮反应,开环与闭环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做为菊苣子的化学法鉴别反应;选用对甾体三萜、香豆素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作为菊苣子薄层鉴别方法.结论 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对菊苣子鉴别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作者:闫明;黄毅;刁娟娟;钟丽;冷英丽;康爱荣;严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蒙药巴特尔-7的体外抑菌作用,进一步弄清它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蒙药巴特尔-7的溶液浸泡的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蒙药巴特尔-7对上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 蒙药巴特尔-7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白旭华;包琳;李红姝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