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佳;龙盛京
东风菜,又称仙白草、土白前等,为菊科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es[Aster scaber Thunb].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味辛、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急性肾炎,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疖疮,蛇虫咬伤等[1].现代研究表明其内含有多种皂苷[2],并具增强免疫及抗肿瘤的活性[3],但未见有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故对东风菜进行如下显微结构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艾俊杰;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综述了大孔树脂的性质及其分类、大孔树脂在中药成分研究、中成药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为今后利用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研究和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闫磊;何再安;刘焱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黄连乙醇提取液的成分及小檗碱含量,比较黄连和盐酸小檗碱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鉴定黄连乙醇提取液中成分及小檗碱含量,选取盐酸小檗碱做体外对比抑菌实验,观察黄连和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结论黄连对H.pylori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小檗碱的相比,黄连较好.
作者:吴静;王克霞;胡联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穿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及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 注射用穿琥宁经1→40倍稀释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用于注射用穿琥宁的热原检查.
作者:戚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苦叶七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0个苦叶七地方品种进行检测,并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 8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6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划分为五个类群.结论 苦叶七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作者:樊冬丽;牛西午;马小军;肖小河;鄢丹;廖庆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从车前草中提取熊果酸,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超声技术提取熊果酸,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测得车前草中熊果酸含量为0.322 1%,平均回收率为98.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2%(n=5).结论:采用超声技术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具有提取快速、操作简单、节省溶剂、无需加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
作者:袁珂;杨中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21例,再加用中风消积合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 说明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承颖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对菊苣子进行理化鉴别研究,为制定菊苣子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对菊苣子、菊苣、菊苣根进行理化鉴别,比较三者之间化学成分异同.结果 可选用茚三酮反应,开环与闭环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做为菊苣子的化学法鉴别反应;选用对甾体三萜、香豆素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作为菊苣子薄层鉴别方法.结论 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对菊苣子鉴别简单易行,稳定可靠.
作者:闫明;黄毅;刁娟娟;钟丽;冷英丽;康爱荣;严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明确猴头菌丝体中氨基葡萄糖含量与培养材料及培养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不同培养方式的猴头菌丝体消解,中和、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葡萄糖含量.结果 不同培养材料培养的猴头菌丝体中氨基葡萄糖含量不同,以马铃薯培养液培养的猴头菌丝体中氨基葡萄糖含量高,小麦和玉米培养液培养的猴头菌丝体中氨基葡萄糖含量相近,玉米培养液的稍高;不同培养时间的猴头菌丝体中氨基葡萄糖的含量有差异,但在25~35 d期间内差异不大.结论 测定固体培养猴头的菌丝量时,要选用与固体培养基相似条件培养的纯菌丝体作为参照物,培养时间宜在25~35 d之间.
作者:唐玉玲;温鲁;李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1)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伤的作用,以及丹参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CN)、假手术对照组(SO)、梗阻性黄疸组(OJ)、丹参治疗组(OJ+SM).分别于手术后7 d和14 d两个时段检测血浆ET-1,TB,DB,BUN,Cr水平,同时对肾脏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CN组和SO组比较,OJ组大鼠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丹参治疗可使血浆ET-1,TB,DB,BUN,Cr水平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与BUN和Cr呈正相关;丹参通过降低血浆ET-1水平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高卉;阮明凤;龙浩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远志与不同蜜远志(1,2,3,6号)对小鼠镇咳、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浓氨水喷雾诱咳法和气管段酚红比色法,探索不同条件蜜炙后,对远志化痰功效有无影响.结果 蜜远志2,3,6号和生远志8,4 g·kg-1组以及蜜远志1号4 g·kg-1组均组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P<0.05);而生远志、蜜远志2号8 g·kg-1组又能极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P<0.01),蜜远志1,3,6号8 g·kg-1组、蜜远志1,2,3号4 g·kg-1组亦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P<0.05).结论 各蜜远志与生远志均不同程度呈现镇咳、祛痰作用;远志通过不同条件蜜炙后,其祛痰、止咳作用仍然存在,并未受影响.
作者:刘贤武;吴晖晖;王建;赵海平;田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院校学生的主干课程,学生内科基本功扎实与否、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均与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笔者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同道.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提高中医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教师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作者:荣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对妇安消疹洗液中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60∶4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苦参碱在0.04~0.2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实验结果满意,重复性好.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肖淼生;皮海菊;程晓莉;涂自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中成药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调查我院和南京市中医院在用的中成药236个品种,按照国家药监局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的规定,对其说明书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236种有说明书的品种的标示率为:药品名称(81.36%),主要成分(85.17%),性状(99.15%),药理作用(41.10%),功能主治(100%),用法用量(100%),不良反应(24.15%),禁忌(22.88%),注意事项(56.36%),规格(88.98%),储藏(97.46%),生产批号(96.19%),有效期(92.37%),批准文号(100%),生产企业(10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内容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药品的正常使用和推广,需改进和规范.
作者:芮春兰;蒋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咳平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芩和柴胡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结果 黄芩、柴胡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无干扰.柴胡皂苷a在0.420~8.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2.95%;柴胡皂苷d在0.992~19.8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2.8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晓玲;段金廒;钱大玮;沈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探讨消糖合剂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患者服用消糖合剂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片.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7.5%.两组治疗后血糖、症状的变化均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消糖合剂对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莹;贾斌;李志伟;邵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降脂减肥片(何首乌,三七,葛根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何首乌、三七、葛根进行了定性鉴别;用高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何首乌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定出何首乌、三七、葛根药材;该品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38~3.80 μg,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5%.结论 所建立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降脂减肥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先华;陈桦;于伟;关业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荆泡腾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正交设计法优化药材提取工艺,对荆防泡腾片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 荆芥挥发油以水浸泡药材后再蒸馏挥发油为好;其余药材以水为溶媒,提取3次,2 h/次为佳提取工艺.结论 利用佳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地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姚仲青;徐立群;骆天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不同鱼腥草居群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小区设计,栽培不同鱼腥草居群,测定不同居群的产量、营养成分含量、挥发性油含量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①HYXC02居群的地上部分产量高,WYXC03居群的地下部分产量高;②WYXC03地下部分维生素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居群;HYXC02和WYXC03居群的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居群;WYXC03居群地上部分的挥发性油含量高,WYXC02居群的地下部分的挥发性油含量高;③WYXC02居群地上部分挥发性油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均好.结论 WYXC02,WYXC03两个居群比较适合药食兼用的栽培.
作者:伍贤进;蒋向辉;张俭;罗增桂;王丽娜;张琼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用气相色谱GC-MS法对香青藤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青藤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110个峰,鉴定了其中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结论 香青藤中主要含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p-甲基,异丙基苯、β-水芹烯、α-没药烯和α-桉叶油醇,含量都在4%以上.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香青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莫善列;李战;欧莹;韦松;思秀玲;范冬冬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