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中药新药开发思路和发展方向的思考

彭艳;田欣

关键词:中药, 新药, 研发
摘要:中药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分析目前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申请专利少,运用专利制度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弱的现状,指出强化天然药物的研发是缩小与国际上药物研究实力差距的必由之路,并对中药新药研发思路和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陆英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陆英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陆英进行了薄层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糖浆中陆英的主要成分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陆英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含量测定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2%,RSD为0.73%.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京;汪玢;涂剑平;曹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东风菜的显微鉴别

    东风菜,又称仙白草、土白前等,为菊科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es[Aster scaber Thunb].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味辛、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急性肾炎,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疖疮,蛇虫咬伤等[1].现代研究表明其内含有多种皂苷[2],并具增强免疫及抗肿瘤的活性[3],但未见有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故对东风菜进行如下显微结构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艾俊杰;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分析鉴别与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鉴别方法和稳定性.方法 对贯叶连翘提取物进行化学、薄层、紫外鉴别.通过加速实验从不同影响因素分析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稳定性.结果 贯叶连翘提取物的盐酸-镁粉反应显阳性,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紫外光谱在363 nm处有大吸收峰.贯叶连翘提取物在酸、碱、热、湿、光、氧化、加速实验等条件下金丝桃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 3种鉴别方法能很好地鉴别出黄酮苷类(金丝桃苷)的存在,定性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鉴于金丝桃苷的稳定性,在对贯叶连翘进行贮存时,应密闭、闭光、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作者:王怀冲;范国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泻心汤不同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 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差异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Agilent Hypersil ODS-C18色谱柱(5μm,4.6×125 mm),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8 nm,分别测定泻心汤和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泻心汤和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显著小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泻心汤和煎液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分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合煎液.结论 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显著偏高;体外抗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作者:秦亚东;席先蓉;梁光义;曹佩雪;田维毅;柴立;罗东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两种仙人掌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仙人掌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为模型,观察仙人掌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并分别计算出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两种仙人掌提取物对S180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2.30%和69.95%(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种仙人掌提取物也能延长荷艾氏腹水瘤(EAC)小鼠的存活期,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7.14%和43.9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两种仙人掌提取物在动物体内有抗肿瘤作用,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进行研究.

    作者:韦国锋;韦启后;黄祖良;李振中;何有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凉血脱敏法治疗血热型变应性鼻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凉血脱敏法治疗血热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凉血脱敏汤加味综合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并设对照组常规口服西替利嗪片治疗28例,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凉血脱敏法治疗血热型变应性鼻炎能显著缓解症状,加速痊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胡陟;张世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引种栽培珐菲亚与原产地珐菲亚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引种栽培珐菲亚的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皂苷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UV及HPLC法对引种栽培9个月的药用植物珐菲亚(巴西人参)和原产地珐菲亚(巴西人参)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引种栽培的珐菲亚与原产地所产的珐菲亚药材二者的紫外光谱在205 nm处均有一特征吸收峰,HPLC色谱图也表明二者相对峰形及出峰时间相似.结论 引种的珐菲亚皂苷成分与原产地珐菲亚中皂苷成分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仍有差异.

    作者:凌征柱;杨东爱;马小军;蓝祖栽;刘园;赵维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药品退换引发医患纠纷的处理与防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的生命观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在当前医疗机构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式下,各医院药房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但医院中各类医患纠纷仍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涉及面遍及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在药房,因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所致的医患纠纷有所下降,但如因药品退换等原因所引发的非医疗纠纷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给医患双方带来的精神创伤也是不容忽视的[1].

    作者:刘紫全;黄群莲;何光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建立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总结及展望

    2002年根据全国高教系统教学实验改革的需要,针对我校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和医药结合七年制学生的专业所需而开设了一门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综合实验新课程,简称专业二实验.此门课程开设至今,在教研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也为了使这门课程更好地发展.现将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并对将来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展望.

    作者:谭梦晖;沈旭华;沈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支配脑部的动脉血管管腔变狭或闭塞,使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发生缺血,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部功能受到损害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血栓)和脑栓塞.为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疗效,我们对2004-10~2005-12的1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顾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决明子配伍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查阅1998~2002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总结20个决明子与他药配伍及复方制剂中医临床上的应用,显示决明子与他药配伍在降血脂、降血压、高粘血症、润肠通便、美尼尔氏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角膜炎、脂肪肝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肺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利肺片中五味予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色谱柱(5 μm,4.6 mm×200 mm);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3 nm.结果 五味子甲素在0.068~2.7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79%.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利肺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田军;贺飞;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综合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关键的教学环节.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被提升到首要地位,各高校积极探索实验教学体系和方法的改革.这种改革在注重基础实验理论的基础上,以提升素质,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目的,将素质教学、创新教学融入到医学实验教学中.我院也先后在机能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的教学中进行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密切相关,现将实验室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作者:郑善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逍遥丸合归脾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用中成药逍遥丸合归脾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观察其疗效.方法 口服逍遥丸和归脾丸,各10粒/次,3次/d,服用0.5~1.5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达95.0%,且副作用极小.结论 中成药逍遥丸合归脾丸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服用方便,副作用小,能够长期服用.可进一步研究,作为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工作紧张者的保健及预防药品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萍;孙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丹酚酸B清除DPPH有机自由基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丹酚酸B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自由基反应模型观察丹酚酸B对DPPH自由基的淬灭效应.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研究温度和pH值对丹酚酸B清除DPPH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设定的反应体系下,丹酚酸B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相同浓度下其清除能力高于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抗坏血酸(AsA).热处理后,丹酚酸B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有不同程度下降.pH=3时丹酚酸B含量相对稳定,其清除能力较其它环境显著增加.结论 丹酚酸B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温度对其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有较大影响.酸性条件有利于丹酚酸B的稳定性和清除能力的增强.

    作者:柳艳;李磊;赵鸿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碳酸利多卡因是盐酸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在CO2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本研究观察1.3%碳酸利多卡因和1.3%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N阻滞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行择期上肢手术病人60例,年龄10~65岁,体重23~75 kg,ASAI级,术前无心肺及神经系统疾病,亦无药物过敏史,且均未用术前药,采用前、中斜角肌间隙法臂丛阻滞[1](穿刺时以找到异感为准),随机分成碳酸利多卡因组(Ⅰ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Ⅱ组),各30例,药量均按5~8 mg/kg,应用碳酸利多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的浓度均为1.3%,15~20 ml(含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前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穿刺未找到异感的排除在外(Ⅰ组5例,Ⅱ组3例).

    作者:邓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及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2产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及对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100%白及浸出液对小鼠连续灌胃10 d,1次/d,MTT法检测灌胃前后小鼠骨髓细胞以及IL-2水平的不同.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白及组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明显增强,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及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增殖以及IL-2的分泌.

    作者:邸大琳;陈蕾;李法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36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中成药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调查我院和南京市中医院在用的中成药236个品种,按照国家药监局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的规定,对其说明书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236种有说明书的品种的标示率为:药品名称(81.36%),主要成分(85.17%),性状(99.15%),药理作用(41.10%),功能主治(100%),用法用量(100%),不良反应(24.15%),禁忌(22.88%),注意事项(56.36%),规格(88.98%),储藏(97.46%),生产批号(96.19%),有效期(92.37%),批准文号(100%),生产企业(10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内容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药品的正常使用和推广,需改进和规范.

    作者:芮春兰;蒋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治疗妇女更年期潮热汗出

    妇女更年期潮热汗出,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潮热汗出症状,可同时伴有月经紊乱、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症30例,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观察病例共30例,年龄大54岁,小45岁,平均49.5岁;病程短3个月,长3年,平均1.6年;经过服药等方法治疗无效者21例,未经任何治疗者9例.30例均有潮热汗出伴有月经紊乱、情绪激动、情志异常、皮肤感觉异常等表现,排除心、肝、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口疮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6例患者用中药玄明粉、川连、细辛、冰片等研末.将药末1~2 g敷于脐部,外以脐布固定,每日换一次;对照组52例患者用锡类散吹敷于口腔溃疡的疮面上,0.2 g/次,3次/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6%和82.7%.结论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口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周韶谷;华凌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