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建新运用血府逐淤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杜艳茹

关键词:李建新, 血府逐淤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食管反流病, 糖尿病胃轻瘫
摘要:通过李建新分析血府逐淤汤的出处、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指出消化系统疾病多有血淤病理基础,即久病多淤,从而提出运用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但见血淤证即可应用,同时结合季节、体质、现代药理研究等灵活加减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毛楤木皂苷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黄毛楤木皂苷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测定小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 给药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升高.结论 黄毛楤木皂苷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裘名宜;冯龙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泌淋清胶囊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alian Elite Hypersil ODS 2 5μm(200 mm×4.6 mm)柱,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0℃.结果 在0.020 43~0.204 3μg的检测范围内,对照品的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895 670X-1 754,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9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黄书燕;易峰;何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泻心汤不同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 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差异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Agilent Hypersil ODS-C18色谱柱(5μm,4.6×125 mm),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8 nm,分别测定泻心汤和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泻心汤和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显著小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泻心汤和煎液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分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合煎液.结论 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显著偏高;体外抗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作者:秦亚东;席先蓉;梁光义;曹佩雪;田维毅;柴立;罗东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瑶族药白首乌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白首乌的本草考证,不同来源的白首乌品种所含的各类有效化学成分,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其在抗肿瘤、抗衰老、保肝、护肝及药品研究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作者:赵冰清;张为;周源;朱舒虹;熊银鹰;谭波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消炎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索消炎膏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消炎膏用于疖、痈等红肿初期的患者.结果 显效486例,占88.3%;有效56例,占10.2%;无效8例,占1.4%;总有效率98.5%.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便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明旆;张宝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长期饮酒大鼠缺血脑组织中Fas-L抗原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动态研究

    目的 研究长期饮酒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Fas-L抗原和细胞凋亡在各时间段的表达.方法 7.2%酒精代水自由饮用12周的大鼠用线拴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后不同时间(1,3,6 h)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TUNEL法动态检测Fas-L抗原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长期饮酒组大鼠缺血1 h,Fas-L抗原和凋亡细胞呈阳性,3 h达高峰,6 h减少.结论 长期饮酒大鼠在脑缺血后Fas-L的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比正常大鼠脑缺血明显,且促使凋亡细胞迅速坏死.

    作者:刘超;吴光;崔松彪;朴虎男;关宏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苦瓜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系统回顾了近40年来苦瓜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苦瓜中三萜、甾体及多肽等具显著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苦瓜含有三萜、甾体类、生物碱、蛋白、有机酸及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及抗生育等多种药理活性.

    作者:邓向军;徐斌;董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安消疹洗液中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对妇安消疹洗液中苦参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60∶4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苦参碱在0.04~0.2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实验结果满意,重复性好.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肖淼生;皮海菊;程晓莉;涂自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黄鹌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黄鹌菜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和一个混合物,其结构鉴定为正二十二烷醇(Ⅰ),二十二烷酸(Ⅱ),蒲公英甾醇乙酸酯(Ⅲ),β-胡萝卜苷(Ⅳ),芹菜素(Ⅴ),β-谷甾醇(Ⅵ)和豆甾醇的混合物(Ⅶ).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作者:谢青兰;管棣;张媛媛;曹厚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及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2产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及对小鼠骨髓的造血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100%白及浸出液对小鼠连续灌胃10 d,1次/d,MTT法检测灌胃前后小鼠骨髓细胞以及IL-2水平的不同.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白及组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明显增强,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白及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增殖以及IL-2的分泌.

    作者:邸大琳;陈蕾;李法庆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方龙葵胶囊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目的 验证复方龙葵胶囊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肉瘤(S180)和肝癌(HepA)两种移植瘤模型,进行抑制肿瘤的实验,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180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 复方龙葵胶囊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大于20%,对HepA肝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大于40%,可促进S180肿瘤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减少增殖细胞在S期的分布.结论 复方龙葵胶囊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顾锦华;张伟;李锋;王玉琴;徐济良;邵政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濒危野生药材岩黄连人工栽培技术

    岩黄连 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为石山地区特有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桂西北地区常用于消炎止痛、拔毒、治疗疥疮中毒,亦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中草药.目前,岩黄连的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已无法满足生产之急需.文章总结了作者十多年来对岩黄连进行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的研究成果,对岩黄连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种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种植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为开展岩黄连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韦忠福;王冬梅;杨得坡;蒋林;韦贵剑;唐志;陈元生;陆建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鬼针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对从鬼针草中提取鬼针草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鬼针草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80%乙醇提取2次,1 h/次.结论 该工艺经实验重现性好,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钟明媚;陈飞虎;袁丽萍;程文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测定

    目的 研究微米中药的粒度与粒度分布.方法 采用Winner3001干粉激光粒度仪对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进行测定.结果 100种中药粉末中,77种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23种中药细粉的粒度分布为1~150μm.<150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结论 建议中药微粉的概念定义为:中药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

    作者:杨瑛;杨永华;蔡光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正气壮骨丸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正气壮骨丸主要药效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取正常Wistar大鼠,雄性,体重180~240 g.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雌雄兼用,体重(2.3±0.5)kg均购于山东新华制药厂动物中心,等级:制成动物骨质疏松试验模型及骨折试验模型后,应用正气壮骨丸对其治疗,观察骨质疏松改善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对骨密度的影响及骨折愈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正气壮骨丸具有提高骨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并对骨折的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秀花;王臻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

    解决问题学习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学生,使学生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及职业中乃至终生能够继续独立学习.笔者通过在英国的经历,亲身感受到了其成果,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从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的改变,评估系统和激励体制等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解决问题学习法在英国的概况.

    作者:朴光春;陆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西洋参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建立西洋参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不同产地西洋参药材的HPLC,建立西洋参指纹图谱分析指标.结果 确立了国产和进口西洋参指纹图谱的技术参数,确定18个共有峰;不同产地西洋参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R)的相似度均大于0.85.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西洋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药材鉴别和品质评价、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周婧;都晓伟;马宏跃;吴军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结果 黄芩苷在0.2411~1.206 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1.2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艳涛;鞠建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分析鉴别与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鉴别方法和稳定性.方法 对贯叶连翘提取物进行化学、薄层、紫外鉴别.通过加速实验从不同影响因素分析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稳定性.结果 贯叶连翘提取物的盐酸-镁粉反应显阳性,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紫外光谱在363 nm处有大吸收峰.贯叶连翘提取物在酸、碱、热、湿、光、氧化、加速实验等条件下金丝桃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 3种鉴别方法能很好地鉴别出黄酮苷类(金丝桃苷)的存在,定性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鉴于金丝桃苷的稳定性,在对贯叶连翘进行贮存时,应密闭、闭光、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作者:王怀冲;范国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水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加溶媒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提取时间每次1 h,提取3次,每次加水10倍,为佳工艺.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书梅;程晓卫;吴立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