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龙葵胶囊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顾锦华;张伟;李锋;王玉琴;徐济良;邵政一

关键词:龙葵, 抗肿瘤, 细胞周期, 凋亡
摘要:目的 验证复方龙葵胶囊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肉瘤(S180)和肝癌(HepA)两种移植瘤模型,进行抑制肿瘤的实验,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180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 复方龙葵胶囊对S180肉瘤的抑制率大于20%,对HepA肝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大于40%,可促进S180肿瘤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减少增殖细胞在S期的分布.结论 复方龙葵胶囊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结果 黄芩苷在0.2411~1.206 μ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1.2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艳涛;鞠建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声波提取大蒜总黄酮及鉴别

    目的 为充分利用大蒜植物资源,探讨大蒜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大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3.833%,回收率为101.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大蒜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刘娇;罗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泻心汤不同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 考察用合煎、分煎方法制备的泻心汤汤剂中黄芩苷含量差异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Agilent Hypersil ODS-C18色谱柱(5μm,4.6×125 mm),以甲醇-水-磷酸(35∶65∶0.2)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8 nm,分别测定泻心汤和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泻心汤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泻心汤和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显著小于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泻心汤和煎液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分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合煎液.结论 与合煎液比较,分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显著偏高;体外抗菌作用差异不显著.

    作者:秦亚东;席先蓉;梁光义;曹佩雪;田维毅;柴立;罗东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香青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 用气相色谱GC-MS法对香青藤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香青藤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110个峰,鉴定了其中7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结论 香青藤中主要含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p-甲基,异丙基苯、β-水芹烯、α-没药烯和α-桉叶油醇,含量都在4%以上.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香青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莫善列;李战;欧莹;韦松;思秀玲;范冬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析3种常见五行本源认识论的逻辑矛盾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灵魂,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针对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及哲学内涵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以五行哲学的基本内涵作为评价五行本源的研究出发点,分析了历史上各种传统五行起源说在根本上无法解决的逻辑矛盾,指出过去有关五行本源说可能存在很大误区.

    作者:谭春雨;方力行;陶御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传染病实习教学改革初探

    临床实习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要将教材上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以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临床实习教学在培养医学本科生从书本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是医学生将来能否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教育.

    作者:尹明实;崔鹤松;韩学吉;朴红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掌叶半夏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 观察掌叶半夏的生长特性与光照、温度、土壤、水分、肥料等的关系.方法 试验观察采用大田定株、随机抽样与盆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掌握了掌叶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结论 该植物在半遮荫、25~30℃的砂质土壤中生长较好,以饼肥或尿素作为肥料,可以大面积地栽培.

    作者:高德民;周凤琴;于金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碳酸利多卡因是盐酸利多卡因与碳酸氢钠在CO2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本研究观察1.3%碳酸利多卡因和1.3%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N阻滞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行择期上肢手术病人60例,年龄10~65岁,体重23~75 kg,ASAI级,术前无心肺及神经系统疾病,亦无药物过敏史,且均未用术前药,采用前、中斜角肌间隙法臂丛阻滞[1](穿刺时以找到异感为准),随机分成碳酸利多卡因组(Ⅰ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Ⅱ组),各30例,药量均按5~8 mg/kg,应用碳酸利多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的浓度均为1.3%,15~20 ml(含1∶20万肾上腺素),注药前回抽无血无脑脊液,穿刺未找到异感的排除在外(Ⅰ组5例,Ⅱ组3例).

    作者:邓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236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中成药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调查我院和南京市中医院在用的中成药236个品种,按照国家药监局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的规定,对其说明书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236种有说明书的品种的标示率为:药品名称(81.36%),主要成分(85.17%),性状(99.15%),药理作用(41.10%),功能主治(100%),用法用量(100%),不良反应(24.15%),禁忌(22.88%),注意事项(56.36%),规格(88.98%),储藏(97.46%),生产批号(96.19%),有效期(92.37%),批准文号(100%),生产企业(10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内容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药品的正常使用和推广,需改进和规范.

    作者:芮春兰;蒋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1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对照组患者20例,给予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21例,再加用中风消积合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 说明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期中风疗效确切.

    作者:承颖亮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痂囊腔菌素A体外抑菌作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痂囊腔菌素A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实验测定痂囊腔菌素A的抑菌活性,二倍稀释法测定痂囊腔菌素A抑菌浓度.结果 痂囊腔菌素A具有光敏抑菌活性,浓度及光照量会影响痂囊腔菌素A抑菌活性.结论 痂囊腔菌素A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

    作者:张俭;伍贤进;尹桂花;陈跃兴;马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张锡纯脑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对脑病诸候,以虚实为纲分为脑充血之实证和脑贫血之虚证.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法则、预后转归、预防禁忌等诸方面精辟论述,并立传世名方建瓴汤,对指导现代临床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兴全;刘福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清清颗粒中挥发油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清清颗粒中干姜和木香中挥发油混合物包合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正交实验法对四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结果 正交实验中以收率和包合率作为指标,A因素的影响具显著性意义,B,C,D因素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清清颗粒中挥发油的包合,优工艺条件为A2B1C2D2,即投入挥发油1 ml时,β-CD为6 g,在40℃下搅拌1.5 h,搅拌速度500 r·min-1.

    作者:任爱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运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关于运动病发病机制中的几种主要学说,着重探讨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感觉冲突理论和神经不匹配学说,以及近年来出现很多新的研究成果的神经递质假说和内分泌异常假说.

    作者:兰艳;金元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东风菜的显微鉴别

    东风菜,又称仙白草、土白前等,为菊科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Thunb.)Nees[Aster scaber Thunb].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味辛、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利咽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眩,目赤肿痛,急性肾炎,肺病吐血,跌打损伤,痈肿疖疮,蛇虫咬伤等[1].现代研究表明其内含有多种皂苷[2],并具增强免疫及抗肿瘤的活性[3],但未见有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故对东风菜进行如下显微结构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毅;朱意麟;艾俊杰;滕建北;王进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根据自己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多年实践,对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指出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其明显的优势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林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测定

    目的 研究微米中药的粒度与粒度分布.方法 采用Winner3001干粉激光粒度仪对100种中药粉末的粒度进行测定.结果 100种中药粉末中,77种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23种中药细粉的粒度分布为1~150μm.<150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结论 建议中药微粉的概念定义为:中药微粉的粒度分布为0.1~75μm,D50≤33μm,<75μm的颗粒累积不少于95%.

    作者:杨瑛;杨永华;蔡光先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两种仙人掌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仙人掌提取物对S180荷瘤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为模型,观察仙人掌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并分别计算出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两种仙人掌提取物对S180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2.30%和69.95%(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种仙人掌提取物也能延长荷艾氏腹水瘤(EAC)小鼠的存活期,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7.14%和43.9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两种仙人掌提取物在动物体内有抗肿瘤作用,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进行研究.

    作者:韦国锋;韦启后;黄祖良;李振中;何有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HL-60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双苓扶正抗癌制剂体外对HL-60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L-60细胞体外增殖、凋亡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80~320 mg·L-1,48 h)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及其增殖促进基因c-myc的表达,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上调凋亡诱导基因bax的表达.结论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涉及增殖促进基因c-myc和凋亡诱导基因bax.

    作者:陈华圣;许爱华;任莉;贾玲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从《药剂学》教学反思多媒体技术

    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指出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高红宁;殷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