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

陈述列

关键词:颈性眩晕, 中药, 针刺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颈性眩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11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针刺等疗法;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谷维素、维生素B1,口服,配牵引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加好转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合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对肠炎颗粒的抑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用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对9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试管培养24~48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抑菌浓度为0.039 g生药/ml,对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福氏志贺菌低抑菌浓度为0.31~0.62 g生药/ml.结论:肠炎颗粒对9种实验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

    作者:张军东;曹永兵;阎澜;姜远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路排石汤对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均采用自拟尿路排石汤治疗.结果:治愈共44例,好转共9例,无效共5例,治愈率75.95%,总有效率91.3%.结论:尿路排石汤对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媛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袋泡剂质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选择袋泡剂的佳包装材料.方法:恒温加速实验法.结果:四种包装材料的袋泡剂,铝箔包装的袋泡剂有效期长.结论:佳包装材料为铝箔.

    作者:邢桂菊;李跃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280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分析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0例使用多股10号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疗效好,优良率99.3%.结论: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起茂;张素兰;刘进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荆芥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条件研究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荆芥有效组分的佳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7个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解析压力5.6 Mpa,解析温度40℃.结论:该法简便,选择性高,萃取效率高,可行.

    作者:陈峰;郭立玮;潘林梅;沈静;聂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甘草的多法炮制及历史考证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甘草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进行探讨.认为甘草的炮制方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即由少到多又到少;炮制工艺由粗到精;炮制理论由无到有,后趋于完善.

    作者:吴世强;种月荣;石勇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膈下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两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水煎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对心绞痛相关情况,心电图、血脂的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西红花球茎产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西红花球茎产量的影响,更好地指导西红花生产.方法:对比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西红花的生长情况.结果: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均较明显影响青丛率;复合处理显著影响西红花球茎产量;单个球茎重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重.结论: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均极显著影响球茎产量.

    作者:沈晓霞;姚金富;王志安;沈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概况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的新剂型,着重介绍了长效口腔用药的新剂型-含袋、鼻腔给药的剂型、粘膜给药新剂型-生物粘附片等的开发应用.

    作者:裴利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甘味药的药性理论及其配伍探讨

    从甘味药的药物来源及药效范围、中药四性及归经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甘味药配伍等方面,研究探讨甘味药的药性理论,发现甘味药归经与中药传统理论存在矛盾,指出甘味药的药性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于培明;田智勇;林桂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近年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及其制剂研究概况

    综述了近几年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概况.详述了各种制剂治疗该症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治疗白细胞减少证的中药制剂的发展方向;即开发出既适合于急症治疗,又适合于维持治疗的新一代升白中药制剂.

    作者:严国俊;潘金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西瓜霜糊剂治疗急性冠周炎96例

    急性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我科以复方西瓜霜糊剂治疗96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炜;李现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调血降脂丸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调血降脂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访随机调查的方式来确定对调血降脂丸的评价.结果:证明调血降脂丸在临床使用后,疗效显著.结论:处方设计合理、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姬长青;汪冬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妇康口服液治疗盆腔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康口服液对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妇康口服液连续服用,用药时间及剂量根据临床症状确定,服药过程中随时复查、随访.结果:该药用于盆腔炎治疗效果良好,其慢性炎症优于急性炎症.结论:妇康口服液为治疗宫颈炎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云;王秀珍;张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优选长松萝醇提工艺研究

    目的:以松萝酸得量为指标,研究优选长松萝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回流时间、溶媒量、乙醇浓度和次数四因素对松萝酸得量的影响;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松萝酸含量.结果:乙醇浓度对松萝酸得量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提取次数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佳工艺条件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4倍溶媒提取3 h;第2次加3倍溶媒提取2 h.

    作者:高保栓;秦青;和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种伪品沙苑子的鉴别

    目的:鉴别沙苑子与胡芦巴.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通过鉴别,可以准确判定是否沙苑子.结论:两者的性味功效不同,不能混用,错用.

    作者:陈昆先;游黔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附子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目的:优化附子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中的葡萄糖含量为指标,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了L9(34)正交实验考察,确定附子粗多糖佳提取方案.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50 ml,提取3次,90 min/次.结论:优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作者:马鸿雁;刘小彬;李楠;杨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化瘀通梗胶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化瘀通梗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方法:处方药分别粉碎成细粉,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浓缩等方法制成胶囊剂.临床用于脑梗塞患者,并设对照组(以消栓通络片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梗胶囊制备工艺合理,临床疗效显著,该制剂可用于不同程度的脑梗患者.

    作者:杨忠兰;刘莉;余家奇;石尚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吲哚美辛栓中硫酸沙丁胺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吲哚美辛栓中硫酸沙丁胺醇的含量.方法:采用Dinamonsil C18柱,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pH 3.10±0.05)-甲醇(85: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4 nm.结果:硫酸沙丁胺醇在9.6~38.4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7,回收率为99.95%.结论:该法快速、灵敏、准确.

    作者:容永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就中药巴布剂与其它中药常用剂型的比较研究、基质的研究、制备工艺的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与开发以及中药巴布剂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综述,指出中药巴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剂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