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郭立玮;潘林梅;沈静;聂爱国
目的:对肠炎颗粒的抑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用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对9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试管培养24~48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抑菌浓度为0.039 g生药/ml,对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福氏志贺菌低抑菌浓度为0.31~0.62 g生药/ml.结论:肠炎颗粒对9种实验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
作者:张军东;曹永兵;阎澜;姜远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露木尔不同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为寻找确定其镇咳祛痰有效部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备露木尔不同提取物,观察其对浓氨引起的小鼠咳嗽和酚红致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露木尔正丁醇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是露木尔镇咳祛痰的主要有效部位;水提取物也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是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之一.
作者:黄小平;张莉;杨大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制备舒筋壮骨合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当归、白芍等通过煎煮浓缩的方法制成合剂,建立质控方法.将316例骨折及关节扭伤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舒筋壮骨合剂和骨折挫伤胶囊治疗,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制备的合剂质量可靠.治疗组和对照组骨折总有效率分别为99.23%,100.00%;关节扭伤总有效率均为96.97%.结论:舒筋壮骨合剂有散瘀止痛、续筋壮骨的作用,为跌打损伤之良药.
作者:丁磊如;陈祝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病人皮肤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血糖升高阻碍伤口愈合.我院于2004-02-03收治1例糖尿病病人,因中风后家属护理不当而引起骶尾部Ⅲ期褥疮.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换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莲宝;程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鉴别沙苑子与胡芦巴.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通过鉴别,可以准确判定是否沙苑子.结论:两者的性味功效不同,不能混用,错用.
作者:陈昆先;游黔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两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减,水煎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对心绞痛相关情况,心电图、血脂的改善及远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调血降脂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访随机调查的方式来确定对调血降脂丸的评价.结果:证明调血降脂丸在临床使用后,疗效显著.结论:处方设计合理、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姬长青;汪冬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0例使用多股10号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疗效好,优良率99.3%.结论: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起茂;张素兰;刘进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方法:选择20例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与同期之ARF的出血性中风50例对照临床观察.结果: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治疗血、甘露醇脱水、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高血钠高渗透压、高血糖等因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甘露醇脱水、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高血钠和高渗量压、高血糖是引起出血性中风后肾衰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海源;陈杰;李金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海螵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作者:刘永刚;赵富花;何进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补肺止咳颗粒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发、电刺激致咳法;酚红祛痰、毛细管排痰量法.结果:补肺止咳颗粒能抑制浓氨水小鼠咳嗽和电刺激诱导的豚鼠咳嗽;能增加肺和支气管酚红分泌量以及大鼠的排痰量.结论:补肺止咳颗粒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作者:戴光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检查2001年度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统计该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物消耗量,并用药物利用度(DUI)为指标分析.结果:该年度麻醉性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结论: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推荐晚期癌症患者首选口服吗啡止痛和联合用药.
作者:谈忠;丁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肃肺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肃肺通便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便秘34例.结果:痊愈23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结论:肃肺通便汤可平金降逆,通调气机,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方剂.
作者:曾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疗效为依据,以张锡纯运用龙骨、牡蛎、山药为例,指出张锡纯对<本草纲目>药物的发展运用经验,值得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借鉴和学习,促进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
作者:朱自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体外溶出度实验比较不同药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内在质量的差异以及崩解度和溶出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转篮法操作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计算各片累计溶出量和溶出速率,并对溶出参数(T50,Td,m)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崩解时限和T50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6个药厂生产的复方丹参片及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复方丹参片溶出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崩解度和溶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6个厂家产品内部质量差异较大;崩解时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反映溶出的情况.
作者:董峥;程怡;郑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综述丹皮酚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丹皮酚具有包合物、注射剂、口服液、软膏等多种剂型,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炎、解热、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丹皮酚与其他药材配伍制备有多种复方制剂,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奚军;柳淑玉;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化瘀通梗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与临床疗效.方法:处方药分别粉碎成细粉,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浓缩等方法制成胶囊剂.临床用于脑梗塞患者,并设对照组(以消栓通络片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梗胶囊制备工艺合理,临床疗效显著,该制剂可用于不同程度的脑梗患者.
作者:杨忠兰;刘莉;余家奇;石尚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总结四君子汤对胃肠道作用的药理研究进展,四君子汤具有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活动和胃肠激素、抗胃肠粘膜损伤、改善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
作者:叶富强;陈蔚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乳香、没药的炮制,自唐至清应用广泛的是酒制法,而目前常用的醋制法记载较少.通过文献考证和对炮制作用的分析,认为两种炮制方法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建议保留酒炒法.
作者:王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选择袋泡剂的佳包装材料.方法:恒温加速实验法.结果:四种包装材料的袋泡剂,铝箔包装的袋泡剂有效期长.结论:佳包装材料为铝箔.
作者:邢桂菊;李跃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