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治疗1例糖尿病合并褥疮的换药护理

曹莲宝;程凤华

关键词: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 糖尿病合并褥疮, 换药护理
摘要:糖尿病病人皮肤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血糖升高阻碍伤口愈合.我院于2004-02-03收治1例糖尿病病人,因中风后家属护理不当而引起骶尾部Ⅲ期褥疮.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换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治疗1例糖尿病合并褥疮的换药护理

    糖尿病病人皮肤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血糖升高阻碍伤口愈合.我院于2004-02-03收治1例糖尿病病人,因中风后家属护理不当而引起骶尾部Ⅲ期褥疮.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换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莲宝;程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的因素讨论

    目的:讨论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的因素.方法:选择20例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与同期之ARF的出血性中风50例对照临床观察.结果:出血性中风后急性肾衰竭治疗血、甘露醇脱水、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高血钠高渗透压、高血糖等因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甘露醇脱水、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高血钠和高渗量压、高血糖是引起出血性中风后肾衰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海源;陈杰;李金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牛膝总甾酮含量

    目的:建立牛膝总甾酮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牛膝总甾酮,以50 mg·mL-1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在5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收度.结果:总甾酮在100.4~301.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A=321.1C×10-5-0.085,r=0.998 3.结论:分光光度法适合牛膝总甾酮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龙;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易中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鹿角的水提工艺

    目的:研究鹿角水煎煮工艺,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浸出物及总氮为检测指标,用正交实验考察3种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鹿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3 h/次.结论:制备工艺合理.

    作者:谢鑫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常见药材及饮片掺伪情况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由于一些不法药贩为牟取利润,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造假制劣,笔者在近年来的药品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一些中药材及饮片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尤其是掺伪及混乱现象较多.现将常见中药材及饮片掺伪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闫倩玲;熊梅;张梅;孙剑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280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分析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0例使用多股10号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疗效好,优良率99.3%.结论: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起茂;张素兰;刘进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利用分析

    目的:回顾性检查2001年度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统计该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物消耗量,并用药物利用度(DUI)为指标分析.结果:该年度麻醉性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结论: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推荐晚期癌症患者首选口服吗啡止痛和联合用药.

    作者:谈忠;丁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宁血消痔栓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宁血消痔栓对抗痔疮疼痛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宁血消痔栓对小鼠的镇痛效果.结果:宁血消痔栓均有很好效果,以低剂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宁血消痔栓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文莉;舒成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西红花球茎产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西红花球茎产量的影响,更好地指导西红花生产.方法:对比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西红花的生长情况.结果: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均较明显影响青丛率;复合处理显著影响西红花球茎产量;单个球茎重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重.结论: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均极显著影响球茎产量.

    作者:沈晓霞;姚金富;王志安;沈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四妙加味方中生物碱成分配伍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四妙加味方中君药黄柏生物碱成分配伍前后的定量、定性变化.方法: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四妙加味方及黄柏中生物碱的含量,并对煎煮液中沉淀物进行TLC检识.结果:黄柏中的生物碱配伍后含量减少30%;沉淀物中含有黄柏中5种生物碱成分、阿魏酸、绿原酸及黄酮.结论:四妙加味方复方配伍后,其君药黄柏中的生物碱均能与阿魏酸、绿原酸等结合形成沉淀复合物.

    作者:尹莲;沈丽丽;彭瑞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药防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主要从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专方专法、中西医结合、运动、饮食治疗及实验研究几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防治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提示中医药在防治该病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作者:王祉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甘草的多法炮制及历史考证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甘草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进行探讨.认为甘草的炮制方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即由少到多又到少;炮制工艺由粗到精;炮制理论由无到有,后趋于完善.

    作者:吴世强;种月荣;石勇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荧光扫描法测定湿热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应用湿热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控制湿热痹颗粒质量.方法:采用荧光扫描法,检测波长366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42 6~0.213 0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回收率为96.38%,RSD为0.6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作为湿热痹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李虹;林杰;才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肝澳平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养肝澳平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制剂质量[1].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可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万伟中;田立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就中药巴布剂与其它中药常用剂型的比较研究、基质的研究、制备工艺的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与开发以及中药巴布剂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综述,指出中药巴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剂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对近20年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成分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阮鸣;彭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腮腺炎宁膏贴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腮腺炎宁膏贴和拟订质量控制标准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处方中药物通过研磨法、常压煎煮、乙醇渗滤等方法制成膏,用薄层色谱法(TCL)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别.结果:工艺含量、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结论:腮腺炎宁膏贴对腮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斌;任晖;余家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生精胶囊中何首乌与补骨脂的薄层色谱专属性鉴别

    目的:提高生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补骨脂、何首乌.结果:该法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干扰.结论: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鉴别生精胶囊中补骨脂、何首乌的方法.该法简便,快捷.

    作者:聂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乳香没药的酒制和醋制

    乳香、没药的炮制,自唐至清应用广泛的是酒制法,而目前常用的醋制法记载较少.通过文献考证和对炮制作用的分析,认为两种炮制方法各有侧重,不能相互取代,建议保留酒炒法.

    作者:王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舒合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肺舒合剂的制备工艺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中僵蚕、地龙分别以95%和70%的乙醇提取,余药水煎煮提取.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炙麻黄定性鉴别.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合理,质量可控,疗效可靠,总有效率9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建;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