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利用分析

谈忠;丁毅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 药物利用度, 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回顾性检查2001年度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方法:统计该年度麻醉性镇痛药物消耗量,并用药物利用度(DUI)为指标分析.结果:该年度麻醉性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结论:南京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推荐晚期癌症患者首选口服吗啡止痛和联合用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进展

    就中药巴布剂与其它中药常用剂型的比较研究、基质的研究、制备工艺的研究、透皮促进剂的筛选与开发以及中药巴布剂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综述,指出中药巴布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贴膏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剂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静;郭立玮;潘林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正交法优选淫羊藿羊脂油炙电烤工艺

    目的:优选羊脂油炙淫羊藿电烤工艺的佳炮制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淫羊藿药材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其羊脂油电烤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出佳羊脂油炙淫羊藿电烤工艺,验证实验结果满意.结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B>C>D>A,佳工艺条件为A2B3 C2D3.综合实验结果淫羊藿羊脂油炙电烤工艺应定为:取淫羊藿加10%水润湿,30%的羊脂油融化拌匀,烤箱预热到110℃开始烤40 min,取出,放凉.

    作者:张晓燕;熊辉;代元英;肖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280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分析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0例使用多股10号粗丝线改良式荷包缝扎治疗髌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疗效好,优良率99.3%.结论: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起茂;张素兰;刘进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栀子中京尼平苷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对京尼平苷的分离提取、分析和应用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栀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中含有京尼平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京尼平苷是栀子果实中起利胆保肝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利用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作者:付红蕾;梁华正;廖夫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常见药材及饮片掺伪情况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由于一些不法药贩为牟取利润,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造假制劣,笔者在近年来的药品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一些中药材及饮片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尤其是掺伪及混乱现象较多.现将常见中药材及饮片掺伪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闫倩玲;熊梅;张梅;孙剑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对近20年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成分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阮鸣;彭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宁血消痔栓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宁血消痔栓对抗痔疮疼痛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宁血消痔栓对小鼠的镇痛效果.结果:宁血消痔栓均有很好效果,以低剂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宁血消痔栓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文莉;舒成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种伪品沙苑子的鉴别

    目的:鉴别沙苑子与胡芦巴.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通过鉴别,可以准确判定是否沙苑子.结论:两者的性味功效不同,不能混用,错用.

    作者:陈昆先;游黔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壮元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控制壮元酒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理化反应对其中的淫羊藿、补骨脂、原蚕蛾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成分,定量测定所得淫羊藿苷含量为3.65%,平均回收率99.52%,RSD=1.6%.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具专属性,稳定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酒剂质量.

    作者:黄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四妙加味方中生物碱成分配伍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四妙加味方中君药黄柏生物碱成分配伍前后的定量、定性变化.方法: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四妙加味方及黄柏中生物碱的含量,并对煎煮液中沉淀物进行TLC检识.结果:黄柏中的生物碱配伍后含量减少30%;沉淀物中含有黄柏中5种生物碱成分、阿魏酸、绿原酸及黄酮.结论:四妙加味方复方配伍后,其君药黄柏中的生物碱均能与阿魏酸、绿原酸等结合形成沉淀复合物.

    作者:尹莲;沈丽丽;彭瑞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腮腺炎宁膏贴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腮腺炎宁膏贴和拟订质量控制标准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处方中药物通过研磨法、常压煎煮、乙醇渗滤等方法制成膏,用薄层色谱法(TCL)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别.结果:工艺含量、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结论:腮腺炎宁膏贴对腮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斌;任晖;余家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袋泡剂质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选择袋泡剂的佳包装材料.方法:恒温加速实验法.结果:四种包装材料的袋泡剂,铝箔包装的袋泡剂有效期长.结论:佳包装材料为铝箔.

    作者:邢桂菊;李跃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露木尔镇咳祛痰有效部位研究

    目的:比较露木尔不同提取物镇咳祛痰作用,为寻找确定其镇咳祛痰有效部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制备露木尔不同提取物,观察其对浓氨引起的小鼠咳嗽和酚红致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露木尔正丁醇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是露木尔镇咳祛痰的主要有效部位;水提取物也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是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之一.

    作者:黄小平;张莉;杨大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对肠炎颗粒的抑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用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对9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试管培养24~48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抑菌浓度为0.039 g生药/ml,对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福氏志贺菌低抑菌浓度为0.31~0.62 g生药/ml.结论:肠炎颗粒对9种实验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

    作者:张军东;曹永兵;阎澜;姜远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丹皮酚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综述丹皮酚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丹皮酚具有包合物、注射剂、口服液、软膏等多种剂型,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炎、解热、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丹皮酚与其他药材配伍制备有多种复方制剂,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奚军;柳淑玉;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宝美髯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七宝美髯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18-ODS色谱柱(4.6 mm×250 mm,25 μm) (大连依利特); 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对照品在0.168 4~0.842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9.3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杨庆胜;李彩荣;杨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路排石汤对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均采用自拟尿路排石汤治疗.结果:治愈共44例,好转共9例,无效共5例,治愈率75.95%,总有效率91.3%.结论:尿路排石汤对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媛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菟丝子及其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目的:鉴别中药菟丝子的正品、掺伪品与伪品.方法:对菟丝子样品采用性状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菟丝子正品、掺伪品及伪品在性状、化学反应及紫外光谱特征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购于安徽省亳州市的菟丝子是掺伪品,其中的菟丝子是杯花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upulata,而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hinensis;伪品为其它科属植物的种子.

    作者:张桂芝;周鹏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肝澳平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养肝澳平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制剂质量[1].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可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万伟中;田立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仙人掌的临床外用

    综述仙人掌外用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认为仙人掌外用方法简便、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成本低廉.

    作者:丁玉玲;孙艺平;张忠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