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青;汪冬生
目的:研究四妙加味方中君药黄柏生物碱成分配伍前后的定量、定性变化.方法:用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四妙加味方及黄柏中生物碱的含量,并对煎煮液中沉淀物进行TLC检识.结果:黄柏中的生物碱配伍后含量减少30%;沉淀物中含有黄柏中5种生物碱成分、阿魏酸、绿原酸及黄酮.结论:四妙加味方复方配伍后,其君药黄柏中的生物碱均能与阿魏酸、绿原酸等结合形成沉淀复合物.
作者:尹莲;沈丽丽;彭瑞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控制壮元酒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理化反应对其中的淫羊藿、补骨脂、原蚕蛾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成分,定量测定所得淫羊藿苷含量为3.65%,平均回收率99.52%,RSD=1.6%.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具专属性,稳定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酒剂质量.
作者:黄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鉴别中药菟丝子的正品、掺伪品与伪品.方法:对菟丝子样品采用性状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菟丝子正品、掺伪品及伪品在性状、化学反应及紫外光谱特征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购于安徽省亳州市的菟丝子是掺伪品,其中的菟丝子是杯花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upulata,而不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菟丝子Semen Cuscutae Chinensis;伪品为其它科属植物的种子.
作者:张桂芝;周鹏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以松萝酸得量为指标,研究优选长松萝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回流时间、溶媒量、乙醇浓度和次数四因素对松萝酸得量的影响;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松萝酸含量.结果:乙醇浓度对松萝酸得量有非常显著性影响(P<0.01),提取次数对其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佳工艺条件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4倍溶媒提取3 h;第2次加3倍溶媒提取2 h.
作者:高保栓;秦青;和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对近20年金银花挥发油的萜类成分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阮鸣;彭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从甘味药的药物来源及药效范围、中药四性及归经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甘味药配伍等方面,研究探讨甘味药的药性理论,发现甘味药归经与中药传统理论存在矛盾,指出甘味药的药性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于培明;田智勇;林桂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现代临床上多用于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近年来常有文献报道其在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和及儿科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总结后供临床参考.
作者:林燕钦;章成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柴胡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柴胡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从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主要组分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气化产物总量的96.2%.结论:本研究为柴胡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孟青;郭晓玲;冯毅凡;陈耕夫;梁汉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糖尿病病人皮肤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血糖升高阻碍伤口愈合.我院于2004-02-03收治1例糖尿病病人,因中风后家属护理不当而引起骶尾部Ⅲ期褥疮.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双黄硼酸液合用胰岛素换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莲宝;程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鹿角水煎煮工艺,优选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浸出物及总氮为检测指标,用正交实验考察3种因素(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鹿角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3 h/次.结论:制备工艺合理.
作者:谢鑫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妇康口服液对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妇康口服液连续服用,用药时间及剂量根据临床症状确定,服药过程中随时复查、随访.结果:该药用于盆腔炎治疗效果良好,其慢性炎症优于急性炎症.结论:妇康口服液为治疗宫颈炎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云;王秀珍;张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蜂蜜来源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及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所酿的蜜[1],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更多地是作为辅料应用于中药的炮制、制剂中.本文就蜂蜜的功用、鉴别及在中药炮制、制剂中的应用分述如下.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选择袋泡剂的佳包装材料.方法:恒温加速实验法.结果:四种包装材料的袋泡剂,铝箔包装的袋泡剂有效期长.结论:佳包装材料为铝箔.
作者:邢桂菊;李跃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急性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我科以复方西瓜霜糊剂治疗96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炜;李现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完善柠檬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十八烷为内标,色谱柱为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高纯氦气为载气,FID为检测器.结果:柠檬烯在0.05~0.2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41%,n=5.结论:该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柠檬烯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邹玉繁;汪小根;黄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中药市场上品种混乱、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较为常见,严重扰乱了中药的购销秩序,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声誉.现对绵马贯众及其伪品紫萁贯众、狗脊蕨的鉴别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秀丽;罗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优化附子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中的葡萄糖含量为指标,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了L9(34)正交实验考察,确定附子粗多糖佳提取方案.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50 ml,提取3次,90 min/次.结论:优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作者:马鸿雁;刘小彬;李楠;杨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甘草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进行探讨.认为甘草的炮制方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即由少到多又到少;炮制工艺由粗到精;炮制理论由无到有,后趋于完善.
作者:吴世强;种月荣;石勇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鉴别沙苑子与胡芦巴.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通过鉴别,可以准确判定是否沙苑子.结论:两者的性味功效不同,不能混用,错用.
作者:陈昆先;游黔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综述丹皮酚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丹皮酚具有包合物、注射剂、口服液、软膏等多种剂型,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炎、解热、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结论:丹皮酚与其他药材配伍制备有多种复方制剂,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作者:奚军;柳淑玉;柳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