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杜方麓
目的:比较血竭与龙血竭及其伪品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性状及理化鉴别进行比较.结果:血竭、龙血竭及其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特征有差异.结论:为血竭的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倬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且名称混杂,有同名异物、又有异名同物,容易混淆,所以掌握中药鉴别知识,是每个中药工作者必须做到的.然而在安徽省繁昌县荻港一带的基层医院或药店,将天麻与紫茉莉混为一谈,不加区别地用于临床,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各自药物的临床效果,还易造成不良反应.为此笔者简述天麻与紫茉莉的鉴别,以免患者蒙受损失,亦期为中药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丁登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影响.方法:用GC-MS-DS法分析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广陈皮药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发生了变化,总体上呈现分子量较小的成分减少,分子量较大成分增加的趋势.结论:贮存时间对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成分和含量可以供进行品质优良度鉴定时参考.
作者:严寒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中药质量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及中药GAP相关体系三方面简述了中药质量规范化、现代化.指出中药现代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认为中药质量现代化必须重点抓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贾恩礼;孔宪波;李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介绍了内生真菌在中药中的研究现状,包括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对植物的作用、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的研究,旨在突出内生真菌在中药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庞蕾;严铸云;梁俊玉;李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据国内文献对肾虚与支气管哮喘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对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补肾法治疗哮喘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钱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紫杉醇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结果:供试品干扰试验提示,紫杉醇注射液按2.5 Eu/mg的限值,用灵敏度≤0.25 Eu/ml的鲎试剂,在该试验条件下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紫杉醇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作者:胡旺生;方海燕;王伟东;曾庆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女金胶囊(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为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的妇科良药.主要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肉桂、益母草、牡丹皮、没药(制)等23味中药组成.用于临床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小腹胀痛、腰膝酸痛.女金胶囊养血效果明显优于同类药品,以前并未见有过敏症状出现.笔者临床发现服用女金胶囊致过敏反应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君;陈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紫荆皮进行本草学研究,正本清源,使中医用药名符其实.方法:引据考证历代本草文献,从药用植物形态学,所用药物品种及所治疾病进行考证.结果:紫荆皮与紫金皮非同一种药物.紫荆皮为豆科植物紫荆Cercis cheinensis Bunge的树皮;紫金皮为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根皮,为地方习用品种.结论:中医临床处方用药规范品种紫荆皮应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
作者:周胜建;祝庆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血水草的药材形态、化学成分、药理、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其研究概况,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认为对其活性物质的追踪及对其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有很广泛的研究前景.
作者:张艳;杜方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用药实践,简要介绍了白芍在临床治疗各种出血证中的应用.辨证论治准确,应用较大剂量的白芍,往往可收到药到血止的效果.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从中西医理论的区别入手,通过分析两者在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的差异,提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观点符合现代的认识论-系统论.并提出要解决中医的缺陷和推进中医的发展,必须以整体兼容还原的方法,来研究出中医理论特别是五脏实质的微观本质,以探索中医的现代化之路.
作者:焦东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查阅近40年来有关中药复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文献,收集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1 220首,建立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进行了药味、药对、药组的用药统计分析,归纳了中药复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研究表明,高频使用的药味有:茯苓、丹参、黄芪、亭苈子、桂枝、白术、制附子、麦冬、五味子等,个别药物用量差异较大;高频使用的类药有:补气药、利水消肿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阴药、温里药等;高频使用的药对、药组由高频使用的药味组成.
作者:周鲁;宋航;崔建华;周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阐述经筋理论与颈椎病的发病关系,总结临床上颈椎病表现出的经筋损伤特点及经筋损伤影像学表现,为应用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何生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是每年一度的中药执业药师考试中必考的四个课目之一.每位考生都希望尽快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特别是对重点、难点内容的记忆.针对这些内容,我在备课时反复地琢磨,探索出了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来帮助考生理解记忆.
作者:杨晓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炎合剂抗炎、止泻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耳肿法及毛细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通过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及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作用的影响,观察该药对小鼠肠功能、小鼠腹泻作用的影响.结果:肠炎合剂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结论:肠炎合剂具有抗炎、止泻的作用.
作者:谈瑄忠;李俭;陆兔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简称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产生的严重的临床综合症候群.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疾病.现代医学针对本病,已有各种替代疗法(如腹透、血透等)和肾移植手术,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方法还未能得到广泛普及,而中医药属于非透析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诺参洗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中主药成分配伍后产生协调作用的原理,合理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诺参洗剂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0.7%三乙胺(以磷酸调pH至3.0)-甲醇(200∶3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甲硝唑在20.0~150.0 μg*ml-1的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重复性实验RSD为0.5%(n=5),检测限为2.0×10-3 μg.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杜国安;余淑芳;付志荣;王高升;孙仲葆;金萍;李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韩新民活血通腑法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探析.痰瘀互结是导致哮喘的重要病机,痰瘀的形成不仅与肺、脾、肾有关,而且还与大肠有密切联系.韩新民通过对活血通腑理论依据的深入探讨及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哮喘必当活血通腑的治疗思路,丰富了哮喘的病机学和治疗学.
作者:赵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克咳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 C18(5 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内含1%十二烷基硫酸钠,0.25%(v/v)磷酸)(45∶55);检测波长为214 nm;理论板数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52%.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克咳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斌;李娜;黄文华;谢兴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