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莫燕新益肾健脾活络法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用益肾健脾活络法(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结果: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结论:益肾健脾活络法治疗慢性肾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对哈蟆油的真伪进行鉴别.方法:用原动物检索法、性状比较法、理化鉴别法来鉴别真伪哈蟆油.结果:通过原动物检索法,可以将干燥原只中国林蛙与其类似品黑龙江林蛙、伪品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区别开来;通过性状比较法及理化鉴别法可以将已制成商品的正品哈蟆油与其类似品黑龙江林蛙油、伪品青蛙油、蟾蜍油区别开来.结论:该方法可以基本鉴别市场上销售的哈蟆油的真伪.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制首乌不同蒸制时间对实验鼠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鼠肠道炭末推进法测定不同蒸制时间的制首乌引起小鼠排便次数、小鼠小肠炭末推进长度和大鼠大肠炭末推进长度,计算肠推进率,并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结果:生首乌组、蒸制0、2 h的黑豆汁制组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小鼠排便次数明显增加(P<0.05),但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没有明显影响,对大鼠大肠炭末推进率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生首乌组P<0.001,蒸制0、2 h的黑豆汁制组P<0.01).结论:生首乌组、豆汁制0,2 h组对鼠在体结肠有推进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法对脑外伤后综合症的疗效.方法:补肾髓法为基本法,自拟基本方,1剂/d,20 d为一疗程.结果:治愈率92.7%,总有效率100%.结论:补肾益髓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325例已婚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总分离率45.5%,其中UU、MH感染及UU+MH混合感染者分别为101/325(31.1%)、13/325(4.0%)和34/325(10.5%).耐药率低的药物是强力霉素17/148(11.5%),耐药率高的药物是红霉素106/148(71.6%). 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混合感染者次之、MH感染少.治疗药物首选强力霉素,其次为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几年来,由一些中药导致的毒性事件时有发生,使中药毒性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石灰岩山区扶芳藤附石栽培的可行性,旨在增加药源和引入绿化植物.方法:用扦插苗在大石块的周围试种.结果:茎枝能生根并攀于石壁上;种后3年,茎枝掩覆整个大石块,可连年选采入药.结论:石灰岩山区扶芳藤附石栽培可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优选脑立轻胶囊提取工艺的佳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方中君药葛根药材的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对其乙醇渗漉工艺及醇沉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出脑立轻胶囊乙醇渗漉及乙醇沉淀工艺,重复实验结果满意.结论:脑立轻胶囊乙醇渗漉工艺佳工艺条件为A2B1,C1D3即:取药材润湿6 h,用8倍量的70%乙醇,以1 ml/min的流速渗漉;醇沉工艺佳工艺条件为A2B2C2,渗漉液浓缩1∶1,调60%乙醇醇沉18 h.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国外发病率为5.8%~6.3%,我国为2.8%~4.5%.它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主要特征,治疗上颇为棘手,处理不当,常需截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茴香根精油的含量与成分.方法: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茴香一二年栽培的新鲜茴香根和一年栽培干茴香根精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二年栽培新鲜根、一年栽培新鲜根和一年栽培干根精油含量分别为0.97,0.59和0.49 ml/100 g,主要成分莳萝芹菜脑相对含量分别为84.70%,87.40%和79.30%.结论:二年栽培新鲜根、一年栽培新鲜根和一年栽培干根精油含量及其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复方薄荷滴鼻液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将复方薄荷滴鼻液用于萎缩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90例,治愈69例,好转21例,有效率100%,无不良反应.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可用于临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针对基层医院药房调配工作中的不足,指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宏观调控门诊药房的布局;把好药品质量监督关;加强麻醉药品管理;严格制订药房调配工作制度;开展宣传和咨询工作以及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药剂人员素质来加强药房调配工作的管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通过研读仲景原著,结合临床心得,对黄芩的理血作用进行了整理探讨.认为仲景将黄芩予以不同的药物配伍,能使黄芩发挥化瘀生血和止血理血作用,可用于各种血瘀和出血病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妇产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以下简称妇瘤)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榛花的降血糖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以比色分析法测定血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糖原和胰岛B细胞.结果:榛花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并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肝糖原含量,而未能使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结论:榛花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肝组织糖原合成等类胰岛素样作用和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过程实现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综述了近年来黄连小檗碱生物合成途径催化各步反应的酶(尤其是关键反应)及编码这些酶的基因的研究进展.小檗碱是具有双氧桥环状结构的一种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小檗碱的生物合成对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小檗碱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通心络和维生素B族治疗9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显著;维生素B族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通心络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蚕蛾科昆虫家(桑)蚕蛾Bombyx mori L.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叫蚕(silkworm)和蚕蛹(silkworm pupa),二者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蚕蛹,既是一种高营养的美食,也是一种中药,在我国的<太平御览>、<日华子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古籍均有记载,具有和脾胃、去风湿、长阳气之功效[1].我国特有的柞蚕及其蛹具有与家蚕相似的作用,某些地方也作药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茄根酸性组分的抗炎机理.方法:以淀粉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LPS为刺激剂,诱导NF-κB的表达,再用NF-κB P65的抗体与其结合,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巨噬细胞表面NF-κB P65 亚单位表达的荧光强度,反映NF-κB活化程度.结果:LPS刺激12 h后,NF-κB P65的表达明显增加,茄根酸性组分能显著抑制NF-κB的表达(P<0.01).结论:抑制NF-κB的活化,可能是茄根酸性组分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疾病谱的演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改革的推行,如何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应从病史采集、辨证施治能力、中西医结合带教、科研意识、病案书写、法律意识与心智技能等6个方面着手,培养出切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中医人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