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佛甲草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周青;刘建新;周俐;熊小琴;赵海燕

关键词:佛甲草, 实验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脂质过氧化
摘要:目的:观察佛甲草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α-萘异硫氰酸酯(ANIT)一次性灌胃中毒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及黄疸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含量及血清、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分析佛甲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佛甲草能明显降低CCl4中毒性小鼠血清ALT、血清及肝组织中MDA含量(P<0.01),使SOD,NO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01);能明显降低ANIT中毒性小鼠血清TBil含量(P<0.001);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佛甲草能明显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结论:佛甲草对CCl4和ANIT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肝脏微循环,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成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中成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名医经过长期反复医疗实践,将传统的方剂结合现代制剂技术研制而成的.由于中成药具有疗效显著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从而使医院中成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三方面.

    作者:许冰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维心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研究维心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温度、投料比、包合时间等因素对包合的影响,以包合率及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佳工艺.采用UV和GC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佳工艺为:25℃,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4∶0.6,包合30 min.包合前后的紫外图谱出现了明显变化,说明新的物相已经形成;通过GC验证,包合前后的化学组成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黄毅;徐芳;闫明;褚忠君;穆巴拉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肉豆蔻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肉豆蔻为肉豆蔻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性温,味辛,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1].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此外西印度群岛亦产,另外,我国过去仅在台湾、云南等地栽培肉豆蔻,近年在海南大面积引种成功,但药材多以进口为主[2].

    作者:袁子民;贾天柱;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消食健胃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目的:制备消食健胃胶囊并拟定其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木香、黄连、香附进行鉴别.结果:木香、黄连、香附3个样品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结论:该法简便可行,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王曦;王剑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3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结果:大黄素在69.76~348.80 ng(r=0.999 6),大黄酚在12.08~60.40 n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8.97%,RSD为1.16%;大黄酚99.72%,RDS为2.0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作者:王利胜;占建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胃痛立应软胶囊制备中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后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胃痛立应软胶囊制备中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SFE-CO2)萃取后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对比乙醇回流、温浸、超声及水煎等提取工艺,以溶媒浓度、用量、提取时间为研究因素,经正交设计进行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结果:佳提取工艺路线为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5 h.结论:以高良姜素提取率为指标,该佳提取工艺能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作者:傅海珍;贾晓斌;杨中林;夏国华;辛淮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49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护理体会

    胆汁返流性胃炎多因患者胃脘疼痛、腹胀、嗳气、胃脘烧灼感、胃脘嘈杂、胃脘部压痛等症状而致食欲减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3-02~2004-1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翠;姚桂莲;贾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SIgE及IL-4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对S-IgE及IL-4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过敏性鼻炎口服液组(A组),鼻炎康组(B组),安慰组(C组),观察他们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5.12%,6.98%.A,B组疗效均优于C组(P<0.01);PAR患者治疗前的IL-4、S-IgE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B组的IL-4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组的S-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IL-4的差值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S-IgE的差值两两比较A与B有显著性差异(P<0.05),A与C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R患者的IL-4、S-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A,B组对PAR均有治疗作用,但A组优于B组;A,B组均能降低PAR患者的IL-4水平,但A组优于B组;A组能降低PAR患者的S-IgE水平;过敏性鼻炎口服液通过同时降低PAR患者的IL-4、S-IgE水平而有效地治疗PAR.

    作者:冯纬纭;张勉;方燕飞;韦子章;黄卓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疆狭叶红景天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新疆狭叶红景天中提取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提取红景天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测得红景天中黄酮含量21.15%,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33%(n=5).结论:首次运用超声技术从新疆红景天中提取出黄酮与常规法比较,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彭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增光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增光片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液相色谱法,以ODS-C18色谱柱分离,以水(水中含0.5%冰醋酸)∶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线性范围0.046 2~0.924μg,r=0.9995,测得平均回收率98.74%,RSD=2.9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快速、灵敏,可作为增光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成岩;张善玉;康东周;姜艳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析中医学养生法则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本能地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日益迫切,养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养生,即通过合理调整生活起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中医学对养生有许多合理而深刻的论述.中医养生理论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实践结合古代哲学思想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它包容了道、儒、佛、医、墨、法、兵、阴阳诸子百家,可以说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透视和剖析中医养生文献,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化对养生理论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张恒文;余万桂;李玉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泌尿系是一个上下相通的管道,一旦形成任何部位的感染灶,如不早发现,早治疗,病变或迟或早都将侵及整个系统.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彻底治愈率低,而且在整个诊治过程中更容易形成交叉感染.现对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谌祥云;何莲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谢昌仁教授治疗胃脘痛辨治方药特色

    通过跟随谢昌仁主任医师学习总结其治疗胃脘痛经验,认为胃脘痛可分为三大类型:1.实证型;2.虚实夹杂型;3.虚证型.并相应拟定三大治法:1.苦降辛通;2.补中宜通;3.甘温补中.用药不喜庞杂,力求简练,不喜过量,主张轻灵.亦参考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使之自然结合,以助诊疗.

    作者:赵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使用毒性中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医疗用毒性中药(简称毒药)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它具有作用迅速、功强力专、作用广泛、难以驾驭之特点.用之得当,立起沉疴;用之不当,立可杀人.因此,我们在使用毒性中药时一定要注意.

    作者:李连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舒金克喘胶囊中麻黄、牡荆油、红参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舒金克喘胶囊中的薄层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麻黄、牡荆油、红参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所建立方法可鉴别出舒金克喘胶囊中的麻黄、牡荆油、红参的特征斑点,阴性试验无干扰.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质量控制.

    作者:吴启端;王淑英;林双峰;魏刚;方永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葛根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中药葛根来源于豆科野葛或甘葛的干燥根,具有辛凉解表的作用.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出来的中药单体成分.其化学名是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其疗效得到了充分肯定.近年来对葛根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报道比较多,现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徐世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温润养血颗粒治疗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寻找治疗肺纤维化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小、中、大剂量组,每组6只.从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温润养血颗粒治疗,28 d后处死,取左上肺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做HE、VG、MASSON染色,进行病理检查,并以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图象量化分析.结果:病理光镜检查显示,治疗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治疗组肺间隔面积/视场面积小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肺间隔灰度/肺泡灰度大于模型组(P<0.05).结论:温润养血颗粒可以有效抑制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肺纤维化,小剂量给药效果好.

    作者:朱际平;孙子凯;朱海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甘肃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与抑菌作用的实验考察

    目的:考察甘肃金银花的品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以试管稀释法,考察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通过实验比较,甘肃金银花与流通的正品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基本一致,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也较高;甘肃金银花有显著的的体外抑菌作用.结论:甘肃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较高,抑菌作用强,有良好开发前景.

    作者:郭朝晖;周学清;蒋生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抗感冒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目的:制备抗感冒颗粒并拟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通过水煮、常压蒸馏法制备抗感冒颗粒,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紫苏、丹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紫苏、丹参、黄芪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结论: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鉴别方法可靠,可以用于抗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家奇;刘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浅谈医药院校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计算机的普及,国内各高校纷纷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手段进行教学.这种教育技术依赖于将符号、语言、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视听媒介于一体的多媒体计算机,运用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和人体交互等功能,构成了一种现代化教育信息系统.

    作者:李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