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王利胜;占建坤

关键词:茵虎清肝颗粒, 大黄素, 大黄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3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结果:大黄素在69.76~348.80 ng(r=0.999 6),大黄酚在12.08~60.40 ng(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8.97%,RSD为1.16%;大黄酚99.72%,RDS为2.0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茵虎清肝颗粒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指导降低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病.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即刻明显减弱,加上患侧吞咽肌群肌力减退,造成吞咽困难,容易呛咳或误吸.为了减少呛咳、误吸,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以及保证病人营养的供给,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我们对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了饮食指导,有效地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三物白散加味方癌化学预防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三物白散加味方癌化学预防作用.方法:进行三物白散加味方抗变、影响rasP21基因表达、抗氧化三项研究.结果:三物白散加味方中、大剂量组有抗变和降低rasP21基因表达作用;小剂量组有抗氧化作用.结论:从初步研究认为,三物白散加味方具有癌化学预防作用.

    作者:徐力;王明艳;许冬青;周春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蛇床子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方法:根据近十年的中外文献和相关成果,从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以阐述.结果与结论:蛇床子素的药理作用广泛,在抗氧化、抗肿瘤和对心血管疾病和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等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新;连其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章次公运用附子经验的探讨

    读完<章次公医案>后,掩卷深思,觉得章次公先生在临证中,擅于运用附子.据初步统计,<章次公医案>中使用附子者141案,占全部医案723案的20%.所用病种包括:内科的感冒、湿温、暑温、温热、温疫、咳喘、肺痨、血证、胸痹、头痛、肝风、肝阳、痹证、腰痛、胃痛、泄泻、痢疾、肿胀、失眠、虚劳、疟疾、黄疸、疝气,妇科之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胎前、产后,儿科之温病、惊厥、麻疹、泄利,外科之流注、阑尾炎、腹膜炎等,涉及内、外、妇、儿诸科,病种达35种之多充分发挥了附子一药多用的作用.对其运用附子的经验探讨如下:

    作者:柯向梅;吴凤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肉豆蔻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肉豆蔻为肉豆蔻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性温,味辛,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1].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此外西印度群岛亦产,另外,我国过去仅在台湾、云南等地栽培肉豆蔻,近年在海南大面积引种成功,但药材多以进口为主[2].

    作者:袁子民;贾天柱;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东产不同农家品种瓜蒌的种子蛋白电泳分析

    目的:鉴定山东产瓜蒌的不同农家品种,并探讨它们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山东产瓜蒌的不同农家品种、野生种及湖北栝楼进行种子蛋白电泳分析,并绘制指纹图谱.结果:山东产瓜蒌不同农家品种和野生种种子的蛋白电泳图谱具有多条共有带,而与湖北栝楼图谱差异显著.结论:种子蛋白电泳分析可用于瓜蒌不同农家栽培品种的辅助鉴别,仁瓜蒌与牛心瓜蒌、小光蛋与野瓜蒌彼此间亲缘关系较近.

    作者:孙稚颖;周凤琴;郭庆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SIgE及IL-4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对S-IgE及IL-4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过敏性鼻炎口服液组(A组),鼻炎康组(B组),安慰组(C组),观察他们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5.12%,6.98%.A,B组疗效均优于C组(P<0.01);PAR患者治疗前的IL-4、S-IgE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B组的IL-4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组的S-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IL-4的差值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S-IgE的差值两两比较A与B有显著性差异(P<0.05),A与C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R患者的IL-4、S-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A,B组对PAR均有治疗作用,但A组优于B组;A,B组均能降低PAR患者的IL-4水平,但A组优于B组;A组能降低PAR患者的S-IgE水平;过敏性鼻炎口服液通过同时降低PAR患者的IL-4、S-IgE水平而有效地治疗PAR.

    作者:冯纬纭;张勉;方燕飞;韦子章;黄卓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影响中药疗效主要因素的思考

    近年来,不少病人对中药疗效持有怀疑;不少医生(其中也有不少中医)对中药疗效也提出质疑;更有不少药学人员对中药疗效多有抱怨.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作者:李秀英;李红梅;朱忠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大枣中性多糖的化学研究

    目的:对大枣的多糖化学成分进行较系统研究.方法:大枣用乙醇回流脱脂,80~100℃温水浸取,提取液减压浓缩,乙醇分级沉淀,三氯乙酸脱蛋白,透析,透析内液减压浓缩,再醇沉得到三个级分ZJ-A,ZJ-B,ZJ-C;ZJ-C多糖经DEAE-Cellulose柱、Sepchcryls-300柱层析纯化.结果与结论:分离提取的大枣多糖ZJ-9,ZJ-10,GPC法测定其相对分子量为5 244,4 615.经光谱和色谱分析(13C NMR,HPLC)表明ZJ-10是以β-(1→2)-阿拉伯呋喃糖为主链,葡萄糖、半乳糖在末端或支链相联的均一组分,ZJ-9以β-(1→3)-甘露糖为主链,岩藻糖在末端或支链相联.

    作者:杨云;弓建红;冯卫生;马相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逐瘀通腑灌肠法对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逐瘀通腑灌肠法对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用逐瘀通腑灌肠法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主要观察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颅内压、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颅内压均显著改善,并能提高GCS评分.结论:逐瘀通腑灌肠法对脑外伤早期患者,能够显著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颅内压,提高GCS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谢裕华;刘建仁;陈瑞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潮汕地区的榕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

    报道了潮汕地区榕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药用功效及利用情况,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唐为萍;陈树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维心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目的:研究维心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温度、投料比、包合时间等因素对包合的影响,以包合率及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佳工艺.采用UV和GC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佳工艺为:25℃,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比例为4∶0.6,包合30 min.包合前后的紫外图谱出现了明显变化,说明新的物相已经形成;通过GC验证,包合前后的化学组成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黄毅;徐芳;闫明;褚忠君;穆巴拉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多枝柴胡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多枝柴胡挥发油成分.方法: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该植物挥发油中鉴定出7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1.34%.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含量超过10%的有三个化合物,为十五烷(29.47%),十三烷(15.12%),十一烷(13.03%)结论:脂肪族化合物可作为柴胡属植物挥发油的一个特征.

    作者:刘书芬;潘胜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甲汤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山甲汤对输卵管妊娠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山甲汤,对照组肌注氨甲堞呤(MTX),治疗后复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阴道B超.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山甲汤对输卵管妊娠有明显的止血止痛、杀胚降HCG作用.

    作者:李青;石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皱果赤瓟的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皱果赤瓟野转家的可行性.方法:在低海拔地区进行人工栽培.结果:掌握了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结论:皱果赤瓟野生变家种完全可行.

    作者:冯国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症,治疗方法颇多,而以腰椎牵引、推拿等治疗方法为常用.本人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规范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叶定明;曹庭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麻黄中总黄酮和多糖的超声提取与含量测定

    目的:从麻黄中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提取麻黄总黄酮和多糖,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测得麻黄中总黄酮含量为6.64%,平均回收率为10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4%(n=5);多糖含量为4.83%,平均回收率为9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n=5).结论:运用超声技术从麻黄中联合提取总黄酮和多糖,反应速度加快,提高了提取效率.

    作者:薛梅;王自军;代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结合微波治疗由肛肠疾患引起便秘62例

    目的: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结合微波热疗对肛肠疾患引起便秘的效果.方法:应用微波热疗和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渗透性作用治疗肛肠疾患引起便秘1~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结合微波热疗临床治愈率为88.7%,显效率为9.7%,有效率为1.6%.结论:微波热疗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治疗肛肠疾患引起便秘可提高治愈疗效.

    作者:马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旋覆代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据临床报道,在国内胃镜检查资料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11.5%~50.5%,其胃癌发生率较高,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此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该病患者83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立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济生》菟丝子丸治疗遗尿症60例

    2002-04~2005-06间,笔者采用<济生>菟丝子丸治疗遗尿症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游会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