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43例体会

王拥祠;李汉生

关键词:腱鞘炎, 屈指肌, 针刀
摘要:近年来,作者采用针刀法配合封闭法治疗屈指肌腱鞘炎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屈指肌腱鞘炎83例,男38例,女45例,年龄16~58岁,平均39岁.病史1周~5年.其中病史1月以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1~45岁,平均37.6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16~58岁,平均38.3岁.采用针刀配合封闭治疗.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7~57岁,平均37.8岁.给予封闭治疗.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舱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的观察

    我们在2000~2001年间对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31例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其对该病的影响.

    作者:钟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惊厥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惊厥是常见的一种危重病症,婴幼儿发病率为2%~8%.我科近年共收住惊厥患儿231例,占同期儿科收住院总数的5.4%.现将小儿惊厥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晓妹;吴金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淮安市农村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报告

    为了掌握我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概况,近年选择我市金湖县2乡2村、涟水县2乡2村的2周岁以上村民1235名为调查对象,了解人体肠道寄生虫的分布规律和流行特征,以便修订防治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左于会;杨文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膀胱全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临床分析

    分析40例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临床经验.结果:37例回肠膀胱手术并发症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2例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该手术仍是目前基层医院首选的尿流改道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行吻合器保肛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双吻合器对22例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吻合漏及吻合口狭窄.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术式.

    作者:周红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151例分析

    在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手术仍是人们公认的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随着越来越重视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已成为了众所关注的焦点.

    作者:龚海;俞一峰;李森;周一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核素骨显像对消化道肿瘤骨转移特点的探讨

    目的: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探讨消化道肿瘤骨转移的特点.方法:对298例行核素骨显像的消化道肿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骨转移阳性率相仿.腺癌较其他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脊柱为多见,核素骨显像诊断消化道肿瘤骨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论:核素骨显像对消化道肿瘤骨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且多数出现在晚期病例.

    作者:许小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身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例

    患者,男,73岁,因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感染,头面、躯干、四肢均可见大小不等,大如鸡蛋,小如芝麻绿豆,质地较软、固定、带蒂、能推动的珠样结节遍及全身.锁骨上浅在淋巴结未触及,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15cm,对光反射存在,两侧鼻唇相等,伸舌不合作,颈软,两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节律齐,心率72次/分,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深浅感觉检查不合作,共济运动检查不合作,克氏征(-),病理征(-).

    作者:上官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髋部骨折体会

    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四肢骨折中约占10%左右,近年来我院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42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伟彪;方庆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淋巴结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身体表或深部病变的病理检查.在细胞病检工作中,颈部淋巴结FNAC较为多见.本院自2001~2002年间共作颈淋巴结FNAC166例,其中45例同期作了活检组织学诊断,现分析如下.

    作者:于兰;张建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胰腺癌组织K-ras基因点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K-ras 12密码子点突变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了23例胰腺癌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点突变,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3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78.3%(18/23),胰腺癌K-ras基因突变与胰腺癌分级、临床分期及伴随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胰腺癌中K-ras 12密码子突变率高,特异性强,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

    作者:周国雄;黄介飞;张弘;李兆申;许国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生殖器疱疹治疗的护理体会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侵犯生殖器部位皮肤和粘膜,引起的炎症性传播性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常反复发作.我所自2001年3月~12月间对收治45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给予乏昔洛韦口服和肌注重组干扰素α2b液,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口港职工高血压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海口港职工高血压的患病状况及影响高血压的因素.方法:采用健康普查法,对18~60岁2297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将其中的高血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97名职工患高血压198人,高血压检出率8.62%.结论: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男职工检出率高于女职工,并与肥胖、高脂血症等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詹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压氧加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9例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s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患者失去思维、语言、情感、运动和感觉等生理功能,而仅保留一些植物所具有的如呼吸、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功能.目前由于心肺复苏及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意识难以恢复,临床上PsVS患者并不罕见,自2000年10~2002年2月我科运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9例PsVS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宏;周宏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复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0例经26次手术的复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复发原因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合并VHL病术后复发率57%(4/7),散发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为7.5%(6/80),后者手术结果恢复良好6人.合并VHL病者症状改善3例,但留有小脑机能障碍,另死亡1例.结论:对囊腔壁结节型应避免手术探查时遗漏,实质性肿瘤力争全切除,不能全切除者辅以γ刀治疗;合并VHL病、多灶性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易复发,预后差;有VHL病应终身随访.

    作者:陈建国;邓传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替硝唑片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的评价

    替硝唑片临床用于厌氧菌感染及抗原虫感染,由于其副作用小于甲硝唑,深受临床的欢迎.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要求,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由于其有抑菌作用,必须进行预处理,才能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作者使用离心稀释法,有效地消除抑菌成分干扰,结果满意.

    作者:吴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窒息新生儿抗凝血酶Ⅲ水平观察

    目的: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18例足月窒息新生儿AT-Ⅲ水平,并与1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比较,同时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AT-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D-D的变化与AT-Ⅲ呈负相关.结论:窒息新生儿体内AT-Ⅲ活性降低,存在血液高凝及继发性纤溶.

    作者:郭飞;钱镜秋;徐杰;张金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妊高征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妊高征剖官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10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镇痛泵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术后的症状和体征;降压药的应用情况;伤口疼痛、睡眠情况及药物的副反应.结果:术后6~48小时镇痛泵组几乎没有疼痛感,其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的人数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能持续镇痛,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的使用.

    作者:陈萍;葛严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未满37孕周胎膜早破的处理

    胎膜自然破裂通常是临产和分娩中的正常过程,在临产发动后发生.若临产发动之前发生称为胎膜早破(PROM),若孕龄满28周而小于37周,称为早产胎膜早破(PPROM).PROM的发生率为2%~18%,大约60%~80%发生在足月妊娠.而PPROM的发生率0.54%~1.6%.其发生率虽低,但对母婴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现就我院2000~2001年满28孕周而小于37孕周PPROM 40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厚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比较28例34侧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在28例34侧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11侧(32.4%);CT确诊24侧(70.6%);MRI确诊34侧(100%).在MRI中,各组病例的T1WI、T2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MRI较平片和CT更敏感.

    作者:王平;许尔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