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灌肠液治疗肝性脑病的操作及效果观察

严双岚

关键词:大黄灌肠液, 肝性脑病, 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介绍大黄灌肠液治疗肝性脑病的操作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25例肝性脑病患者,将大黄灌肠液(大黄42 g,芒硝15 g,乌梅25 g,加水适量急火快煎成500 ml)通过结肠给药100 ml,2次/d保留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6例中,显效14例,占60%;有效6例,占26%;无效3例,占14%,总有效率86%.结论:大黄灌肠液是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银花与金银忍冬的鉴别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Lonicera japonical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nglauca Miq、山银花Loicera confusa Dc.或毛忍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作者:徐艳红;董艳丽;翟铁宏;刘俊英;梁明辉;石勇;吴伟;杨杰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方法代替兔热原检查法,同时又避免了限量法内毒素检测时的干扰.

    作者:王梅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益肾健骨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益肾健骨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肾健骨片中淫羊藿、女贞子、制首乌、三七及人参、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5项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益肾健骨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忠琼;张雯洁;马昕;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从马兜铃酸肾毒害谈临床用药的规范性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对马兜铃酸肾毒害的一系列报道,结合临床用药实践,正确认识和重视中药的毒副作用,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宣传,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规范、有效.

    作者:吴军;冯颖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测定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方法:运用薄层扫描法,采用反射锯齿扫描法测定,薄层色谱条件为:硅胶G薄层板,醋酸乙酯-甲醇-水-醋酸(10∶2∶0.5∶0.5)为展开剂,λS 540 nm,λR 650 nm.结果: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依次为鲜地0.55%,生地0.22%,熟地0.13%.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地黄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红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医药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思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新课题,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思考.笔者从学校、家庭诸方面,阐述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并提出职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有创新思想的教师,以及在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学生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活动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晓萌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炎洗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皮炎洗剂中黄芩苷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H3PO4(47∶53∶0.2),在28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黄芩苷在20~100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为%,RSD为0.84%(n=9).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皮炎洗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钱芳;席明名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我院药房调剂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目的:寻求新形势下医院药房发展的方向.方法:对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药房调剂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进而寻求解决的办法.结果与结论:药房调剂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由调配供应型逐渐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作者:吕苗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附子炮煨水煮经验处理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加工品,是传统温里助阳中药.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1].原药材附子辛热有毒,按传统方法用清水浸泡4~10 d挖坑隔纸放入灰火及柳木灰火中炮煨1~2 d[2].不但费时、费工、费料及烟熏火燎,而且还不利于批量生产.据实践经验,附子炮煨用烤箱处理后再用水煮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乃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4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骨头内PO2值.结果: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够改善股骨头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张欣;段军;朱宽宏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退热口服液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研制退热口服液,观察退热口服液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处方制成口服液,制定质量标准.用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2例.结果:痊愈4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0.4%.结论:退热口服液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虞永志;王玉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针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灯盏细辛注射液20 ml,血栓通注射液10 ml分别配生理盐水150 μl静滴,15d为1疗程,停药30d左右继续第2疗程,均满足5个疗程或以上.结果:所有硬化斑块无1例增大,颈动脉狭窄率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好转.结论:活血化瘀针剂具有抑制斑块生长,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付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湖北省黄石市近六年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率的状况,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市区医院自1998-01~2003-12止,共计47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逐一调查.结果:1998~2003年六年来黄石市孕产妇死亡率为43.53/10万;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顺位排列为产后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妊娠合并肝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肺心病.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在于预防和处理好产后出血.

    作者:张俊荣;张木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超细三七粉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超细三七粉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超细三七粉中单体皂苷R1、Rg1、Rb1的含量.结果:样品在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三七皂苷R1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为2.20%;人参皂苷Rg1的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2.39%;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为2.31%(n=5).结论: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多种皂苷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作者:高明菊;马妮;柯金虎;周家明;王朝梁;崔秀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盆炎净颗粒剂体内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盆炎净颗粒剂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以妇乐冲剂、洁霉素、庆大霉素、制霉菌素作为对照,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8种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以妇乐冲剂为对照,测定盆炎净颗粒剂对金葡菌感染小鼠的半数保护量.结果:盆炎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优于妇乐冲剂.盆炎净颗粒剂对于金葡菌引起小鼠感染具有很强的体内保护作用,且明显优于妇乐冲剂.结论:盆炎净颗粒剂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传巍;窦立新;李凤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白术对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白术对小鼠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方法:用100%浓度白术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抗体产生能力,特异玫瑰花环结形成细胞检测(SRFC)、血清IgG检测.结果:用药组以上三项免疫学指标均增高.结论:白术有明显促进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

    作者:宋海英;蒋桂;邱世翠;曹奇志;宓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采用ODS-C18,0.1%磷酸溶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2 ml/min.结果:芍药苷在0.098~0.49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用于补气和血胶囊中芍药苷的定量分析.

    作者:刘霞;郝旭亮;倪艳;李先荣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大黄灌肠液治疗肝性脑病的操作及效果观察

    目的:介绍大黄灌肠液治疗肝性脑病的操作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25例肝性脑病患者,将大黄灌肠液(大黄42 g,芒硝15 g,乌梅25 g,加水适量急火快煎成500 ml)通过结肠给药100 ml,2次/d保留灌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6例中,显效14例,占60%;有效6例,占26%;无效3例,占14%,总有效率86%.结论:大黄灌肠液是治疗肝性脑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严双岚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牛蒡子的真伪鉴别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的功效.临床上较常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等症.笔者在市场上发现一批牛蒡子伪品,与真品混用,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其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宋韶锦;桑媛;方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杞菊地黄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杞菊地黄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杞菊地黄胶囊中的绿原酸含量.采用RP-HPLC C18柱,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在0.018 08~0.180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n=6),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0.6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杞菊地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为群;陈逸红;吴赵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