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瓜蒌子的真伪鉴别

张宇;董丽萍;刘传玲;姜瑛

关键词:瓜蒌子, 鉴别
摘要:瓜蒌子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瓜蒌子的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及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润肺化痰,宽胸散结,滑肠通便的功效.是中医治疗胸痹之要药,亦用于治疗燥咳痰黏,肠燥便秘.笔者近年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用各种非正品冒充正品瓜蒌子销售、使用的现象.为确保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其正品及非正品的性状鉴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预防

    初步探讨了非典型肺炎(SARS)的治疗与预防,强调了针对SARS在无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势,同时提出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SARS的关键.

    作者:蒲金华;孙锡萍;陈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常用中药剂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一些剂型正在或者需要努力的方向,预测了药物剂型研究的前景,并提出新工艺、新技术、新辅料的发展和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彩虹;王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饮片的质量现状分析及建议

    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通过对目前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制定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GMP、GSP,才能增强中药饮片的疗效,保障人们用药安全.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槐角丸的研究进展

    槐角丸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的治疗,疗效确切.其处方组成为槐角(炒)、防风、地榆(炭)、当归、黄芩、枳壳(炒)等6味药,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近年来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新的适应证的临床研究、药理、不良反应等方面.

    作者:康阿龙;汤迎爽;庞来祥;刘小民;黄旭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微量元素在动物药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20多年的文献资料发现,微量元素的测定在动物药的鉴别、炮制加工、质量评价、扩大药源、临床认识和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指出在对动物药有效成分不甚明确的今天,可以通过对微量元素的研究来研究动物药的作用机理,并评价动物药的优劣,这种研究方法也为其他不明成分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罗兴洪;周进东;邹桢蕾;吴德康;安崇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发育性髋脱位的护理

    我院在2001-06~2003-02收治发育性髋脱位的病人126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经术前、后精心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刘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熏洗配合红外光治疗肛门湿疹78例

    目的:观察红外光配合中药熏洗对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利用中药熏洗或外敷及红外光对患处照射.结果:78例中治愈44.872%,显效34.685%,有效15.38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红外光治疗肛门湿疹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对传统炭药止血理论与制炭工艺的剖析及建议

    综述传统制炭止血理论与现代研究报道制炭的有关文献资料,明确制炭原理及作用机制,改进制炭工艺与质量标准,依据临床疗效异同需要生用、制炭而达到止血效果,适应其制炭止血理论.

    作者:陈树山;陈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烧伤Ⅱ号制剂的制备和临床观察

    目的:对我院自制制剂烧伤Ⅱ号进行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鉴别.临床观察了200例患者使用情况.结果:薄层显示在对照品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临床观察对各类烧伤均有效.结论:可对其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控制.经临床观察,烧伤Ⅱ号治疗轻度烧烫伤疗效好.

    作者:李月梅;杨红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张仲景应用大黄配伍的基本类型及其药理学意义

    总结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应用大黄的基本类型及部分方剂配伍的药理作用,为研究张仲景使用大黄基本规律提供了思路.

    作者:王志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白芍甘草汤治疗腰腿痛病50例

    笔者自拟白芍甘草汤治疗腰腿痛效果较好.本文是2000-12~2004-05间50例病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

    作者:张华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痔血的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痔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1例痔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中医治疗观察组61例,应用一般药物治疗组70例.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率95.1%,一般药物对照组显效率28.6%.结论:中药治疗痔血具有疗程短,止血快的优点,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是治疗痔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强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长龙通注射液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qid,iv,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706代血浆500 ml+维脑路通800 mg,胞磷胆碱0.75 g,qid,iv,1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2.22%.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姜晓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对《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中药薄膜衣片重量差异检查的改进建议

    《中国药典》[1]中规定中药薄膜衣片需做重量差异检查.薄膜衣片增重一般在3%~5%.参考文献[2]报道,笔者认为该方法存在不妥之处[3],本文提出改进建议,供同行商榷,有待下版药典予以完善.

    作者:周占业;牛艳阳;卢鹏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疗效观察

    目的: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54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组,术后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肾上腺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标准法(VAS)以评价和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2,4,8 h的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病人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膝关节镜术后于关节腔内注入布比卡因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雯昙;程燕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佛手柑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析

    目的:测定中药佛手柑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佛手柑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佛手柑中总黄酮含量为25.65%(RSD:0.9%),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0.7%).结论:该法简单便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佛手柑内在质量检测的一种依据.

    作者:李小凤;张立坚;程荷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78例

    目的:探讨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78例患儿进行诊治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98.7%.结论:推拿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有效疗法.

    作者:杜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冬虫夏草与其伪品及混淆品的鉴别

    对冬虫夏草及其6种伪品的来源、性状、有无子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冬虫夏草及其4种混淆品的来源、性状、子座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冬虫夏草的正品、伪品、混淆品在性状、子座等方面各具特征,据此可以清楚地鉴别它们.

    作者:李德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贵州省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基源鉴别与处方应配

    对五加皮、木通、防己、桑寄生、天仙子等中药常用品种的基源进行考证,提出中药正品,即法定品种,指国家及相关药品标准收载的品种及特定药用部位.药材基源不同,势必造成有效成分不同,功效各异.特别是药材毒性的差异,极易给患者造成危害.故在临床使用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定标准,依法书写药名,依法应配处方,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赵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消糜栓与复方黄柏液治疗子宫颈糜烂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消糜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300例子宫颈糜烂的病人用消糜栓阴道给药,用药1次/2 d,疗程7 d.疗程结束后,月经干净3~5 d复查,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消糜栓临床治愈率39.0%,显效率为28.3%,有效率为21.0%,总有效率为88.3%.在安全性测试方面,未发现有对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与心电图方面的异常改变,也未发现有恶心呕吐,胃病,心慌,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消糜栓是一种治疗子宫颈糜烂的药物,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安全方便的优点.

    作者:任艳红;郝淑娴;李淑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