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04年10期文献
  • 薄层扫描法测定乙肝颗粒剂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乙肝颗粒剂的工艺质量评价标准.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素在0.069~0.6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1.87%.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控制乙肝颗粒剂质量的检测方法.

    作者:吕红;陶汉明;陈立明;吴保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五味龙胆花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十五味龙胆花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十五味龙胆花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醋酸-水(2∶9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2 nm.结果:线性范围0.110 6~0.774 2 μg,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0.92%(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苏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益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C18(150 mm×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0.23~1.1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21.133C+17.767(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0.67%.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益精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伏东宁;李祥永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佛手柑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析

    目的:测定中药佛手柑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佛手柑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佛手柑中总黄酮含量为25.65%(RSD:0.9%),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0.7%).结论:该法简单便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佛手柑内在质量检测的一种依据.

    作者:李小凤;张立坚;程荷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控制更年安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BDS C18柱,以乙腈-水-冰醋酸(60∶40∶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437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大黄素浓度在2.876~28.76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9%(n=6),RSD为1.22%.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更年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赖娟华;王晖;尧享华;熊胜泉;刘良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疗效观察

    目的: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54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组,术后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肾上腺素(实验组)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标准法(VAS)以评价和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2,4,8 h的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病人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膝关节镜术后于关节腔内注入布比卡因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镇痛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雯昙;程燕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消糜栓与复方黄柏液治疗子宫颈糜烂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消糜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300例子宫颈糜烂的病人用消糜栓阴道给药,用药1次/2 d,疗程7 d.疗程结束后,月经干净3~5 d复查,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消糜栓临床治愈率39.0%,显效率为28.3%,有效率为21.0%,总有效率为88.3%.在安全性测试方面,未发现有对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与心电图方面的异常改变,也未发现有恶心呕吐,胃病,心慌,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消糜栓是一种治疗子宫颈糜烂的药物,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安全方便的优点.

    作者:任艳红;郝淑娴;李淑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生姜解生马钱子中毒1例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及皮氏马钱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中国药典》载,马钱子有大毒,用量0.3~0.6 g,炮制后丸散服.用生姜解马钱子中毒者少见报道.笔者在临床上用生姜急解马钱子中毒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海;谭焕萍;马宝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熏洗配合红外光治疗肛门湿疹78例

    目的:观察红外光配合中药熏洗对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利用中药熏洗或外敷及红外光对患处照射.结果:78例中治愈44.872%,显效34.685%,有效15.38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红外光治疗肛门湿疹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长龙通注射液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qid,iv,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706代血浆500 ml+维脑路通800 mg,胞磷胆碱0.75 g,qid,iv,1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2.22%.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长龙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书杰;王丽萍;姜晓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小儿发热50例疗效观察

    笔者2002-01~2002-12对50例小儿发热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病例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大为14岁,小为1个月,平均年龄1.5岁;发热长4 d,短1 d,平均2d.

    作者:徐同生;张云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78例

    目的:探讨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78例患儿进行诊治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达98.7%.结论:推拿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有效疗法.

    作者:杜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甲诺参洗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甲诺参洗剂治疗妇科阴道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取与利夫康乐溶液,百艾洗剂进行随机单盲对照及实验检查.结果:细菌转阴率为92.3%,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效率达96.2%,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效率达100%,单盲对照试验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主药成分配伍后有明显协同作用,抗菌谱广.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观察表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同类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且价廉,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国安;王高升;刘锦;刘锦萍;吕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金丹与汝快欣合用治疗乳腺增生4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金丹与汝快欣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使用小金丹0.6 g(1瓶),2次/d,15 d为1疗程;汝快欣4~6片,3次/d,15 d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达96.25%.结论:小金丹、乳快欣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较好.

    作者:虢宝柱;高奎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痔血的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痔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1例痔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中医治疗观察组61例,应用一般药物治疗组70例.结果:中药治疗组显效率95.1%,一般药物对照组显效率28.6%.结论:中药治疗痔血具有疗程短,止血快的优点,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是治疗痔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强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缩宫止血汤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缩宫止血汤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让接受药流的妇女在孕囊排出后,口服缩宫止血汤,3次/d,每次100 ml,连服1周,以观察子宫出血时间的长短和量的多少.结果:观察组出血的天数明显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缩宫止血汤能够防治药流后的子宫异常出血,有利于药流妇女的身体康复.

    作者:史晓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白芍甘草汤治疗腰腿痛病50例

    笔者自拟白芍甘草汤治疗腰腿痛效果较好.本文是2000-12~2004-05间50例病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

    作者:张华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灵龟八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眼近期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灵龟八法对近视眼近期治疗作用.方法:将90名近视眼患者(共180只眼)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灵龟八法、常规辨证取穴、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进行治疗.各组测定治疗前后的视力.结果:运用灵龟八法对单纯性近视眼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三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灵龟八法组优于其它两组(P《0.01).结论:运用灵龟八法的按时开穴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视力,说明这种重视时空统一的灵龟八法,对人体气血运行存在明显的良性影响.

    作者:谢感共;周纯芳;卢献群;赵彩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134例

    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效果.方法:利用中药离子导入法加针刺骨性膝关节炎穴位.结果:针刺加离子导入法提高了对骨性膝关节炎的治愈率.结论: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法的协同性、速效性对骨性膝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健;韩跃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罨包治疗湿疹并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药罨包敷治疗湿疹并感染60例病例进行疗效观察.方法:用苦参、当归、蛇床子、威灵仙的煎剂持续湿敷于湿疹患者的皮损面,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果:好转6例,治愈5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罨包外用于湿疹并感染,确有独到疗效,且由于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陈细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复方薄荷脑注射液用于肛门术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薄荷脑注射液用于肛门手术局麻的疗效.方法:肛缘常规消毒,取复方薄荷脑注射液10~25 ml,在距肛缘1.5 cm处作扇形浸润麻醉,按揉肛周局部使肛管松弛.结果:镇痛时间5~15 h的占96%;镇痛时间内Ⅰ度疼痛的占94%,无Ⅲ度疼痛的,术后排尿顺畅的占96%.结论:复方薄荷脑注射液作局麻,镇痛作用强,药效持续时间长,能有效缓解病人术后排尿困难.

    作者:肖玉芹;程绍云;顾世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

    介绍应用名老中医验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方法.镇肝熄风法、熄风涤痰法、滋水平木法、镇静气浮法.指出要辨证准确,施治得当,方能取得良效.

    作者:郑静峡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胃康灵胶囊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胃康灵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给予胃康灵胶囊4粒,tid,饭后服,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0.15 g,bid,po,疗程1周,两组在服药期间均禁服其它治疗胃病药物及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并且随访2周.结果:胃康灵胶囊组溃疡愈合率为78.95%,总有效率为97.37%,雷尼替丁胶囊组溃疡愈合率为55.26%,总有效率92.11%.两组愈合率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胃康灵胶囊治疗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新春;王书杰;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缺血性中风的辨证施治

    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分为肝阳上亢型、风痰阻络型、阳明腑实型、气虚血瘀型、肝肾阴虚型五种证型.从各证的临床表现和遣方用药进行了阐述.

    作者:聂志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张仲景应用大黄配伍的基本类型及其药理学意义

    总结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应用大黄的基本类型及部分方剂配伍的药理作用,为研究张仲景使用大黄基本规律提供了思路.

    作者:王志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预防

    初步探讨了非典型肺炎(SARS)的治疗与预防,强调了针对SARS在无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势,同时提出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SARS的关键.

    作者:蒲金华;孙锡萍;陈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从脏腑相关论胃脘痛的治法

    以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藏象学说为依据,讨论了胃腑与其它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指出在辨治胃脘痛时,尤其要注意到肝、胆、心、脾、肾及大肠的病机变化.

    作者:韩立国;邢召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提取工艺制备龙血竭的比较

    目的:把碱提工艺制备的龙血竭与现行醇提工艺制备的龙血竭进行比较.方法:把碱提龙血竭(前者)和醇提龙血竭(后者)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龙血素B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前者的外观颜色与后者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得率比后者的高,但龙血素B含量比后者低;药材、前者和后者的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基本一致,但前者紫檀芪、龙血素B、剑叶龙血素A、B的含量比后者的低.结论:碱提工艺制备的龙血竭与醇提工艺制备的龙血竭相比,在外观和内在质量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如要替代醇提工艺,尚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李学坚;黄海滨;覃振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烧伤Ⅱ号制剂的制备和临床观察

    目的:对我院自制制剂烧伤Ⅱ号进行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主要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鉴别.临床观察了200例患者使用情况.结果:薄层显示在对照品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临床观察对各类烧伤均有效.结论:可对其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控制.经临床观察,烧伤Ⅱ号治疗轻度烧烫伤疗效好.

    作者:李月梅;杨红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鹿茸海马壮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鹿茸海马壮阳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浸渍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按照酒剂常规制备.制定性状、总固体、乙醇量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张广求;刘文;王树平;张美祥;孙爱华;王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槲皮素制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寻找高效的制备槲皮素的方法.方法:直接采用水提方法提取芦丁,再进行酸水解得到槲皮素,并且核磁共振鉴定结果.结果:所得槲皮素的纯度达到97%以上.结论:直接水提取芦丁,再酸水解得到槲皮素的方法可得到高纯度的槲皮素.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丹剂类药物的沿革及药理作用浅析

    丹剂类药物历史悠久,有着特殊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而且均有毒性,本文试对几种常用的丹剂类药物作一浅显论述,以便我们在日常的调配工作中谨慎对待.

    作者:汪洪;张文叶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谈中药炮制质量与温度水量时间的关系

    通过在中药炮制中的各种实验,对温度、水量、时间进行探讨,认为温度、水量、时间的灵活掌握,对中药炮制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闫树真;董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消风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讨消风胶囊的主治病症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消风胶囊的组方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方法:根据中医药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组方设计,采用了经典的半浸膏制粒法制备复方内服胶囊.同时采用化学鉴别法、粉末显微鉴定法和规格检验法制定质量标准.结果:规格检验项下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结论:处方独特,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检验规范,成品疗效显著.

    作者:孙灌宁;张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对传统炭药止血理论与制炭工艺的剖析及建议

    综述传统制炭止血理论与现代研究报道制炭的有关文献资料,明确制炭原理及作用机制,改进制炭工艺与质量标准,依据临床疗效异同需要生用、制炭而达到止血效果,适应其制炭止血理论.

    作者:陈树山;陈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当归补血合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自制当归补血合剂.方法:采用蒸馏及水煮醇沉的制备工艺,经临床验证,并与常用升白药物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8%,对照组41.51%,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当归补血合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靠,是较好的治疗放、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作者:华西刚;牛桂玲;范培贤;袁惠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复方血竭膜的研制与疗效观察

    目的:研制复方血竭膜及疗效观察.方法:确立处方组成,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醇为载体制备复方血竭膜.收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0例,使用复方血竭膜局部贴敷溃疡面,对照组100例,用市售洗必泰溃疡膜局部贴敷溃疡面,两组均在用药后第3天及第5天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34%.该药膜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该药膜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传海;周洪青;刘媛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鼻鼽口服液的制备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鼽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证实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蒸馏法、煎煮法提取精制,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鼻鼽口服液制备合理,服用方便,疗效可靠.

    作者:徐旭红;蒋星;陆小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炮制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的炮制方法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材自身性质为辨证施治、用药、调剂、制剂的需要,对药材所采取的一套加工技术,对中医临床疗效有着直接影响.

    作者:梁青云;董元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浓缩消必丸的制备

    目的:改进消必丸的制备工艺,提高药物疗效,并对质量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部分药材粉碎,部分药材水提取,半浸膏粉以塑制法制丸;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与结论:浓缩消必丸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小服用量;薄层斑点明显,重现性好.

    作者:林世和;谢岱;余南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对《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中药薄膜衣片重量差异检查的改进建议

    《中国药典》[1]中规定中药薄膜衣片需做重量差异检查.薄膜衣片增重一般在3%~5%.参考文献[2]报道,笔者认为该方法存在不妥之处[3],本文提出改进建议,供同行商榷,有待下版药典予以完善.

    作者:周占业;牛艳阳;卢鹏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注射性静脉炎临床应用概况

    静脉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给药途径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不同程度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造成软组织肿胀、疼痛,甚至引起软组织坏死和静脉炎.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草药治疗注射性静脉炎的概况.

    作者:黄澜涛;兰小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常用中药剂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一些剂型正在或者需要努力的方向,预测了药物剂型研究的前景,并提出新工艺、新技术、新辅料的发展和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彩虹;王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黄连的研究新进展

    为了总结黄连研究成果,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现代化学研究等方面对黄连近10余年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智勇;李振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虫草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归纳冬虫夏草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实验研究及应用.

    作者:王玉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微量元素在动物药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20多年的文献资料发现,微量元素的测定在动物药的鉴别、炮制加工、质量评价、扩大药源、临床认识和应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指出在对动物药有效成分不甚明确的今天,可以通过对微量元素的研究来研究动物药的作用机理,并评价动物药的优劣,这种研究方法也为其他不明成分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罗兴洪;周进东;邹桢蕾;吴德康;安崇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症及治疗现状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新闻报道,从骨质疏松症的概述、分类、各类型的致病因素、目前发病情况及治疗进展进行了论述.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着重论述了目前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包括化学药和中医药疗法,并指出大力开发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李小进;郑津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槐角丸的研究进展

    槐角丸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的治疗,疗效确切.其处方组成为槐角(炒)、防风、地榆(炭)、当归、黄芩、枳壳(炒)等6味药,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近年来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新的适应证的临床研究、药理、不良反应等方面.

    作者:康阿龙;汤迎爽;庞来祥;刘小民;黄旭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进展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TP有较满意的疗效.笔者将近五年的临床治疗ITP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王斌;赵鸣芳;马俊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八厘麻与八棱麻的鉴别

    八厘麻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古代本草未收载果实入药,至今各个医院药房中几乎很难见到此药,但在一些药店或民间可见到.因八厘麻药源较丰富,毒性较大,应用极少,与八棱麻有相同的治疗跌打损伤的作用,笔者在工作中偶而见到以八厘麻代替八棱麻使用.由于发现较及时,杜绝了不良后果.二者药名虽一字之差,但成分不同,不可相互代用.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现将八厘麻与八棱麻鉴别如下:

    作者:刘邦强;王业发;余淑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水试火试荧光鉴别中药材分类举隅

    中药的鉴定已从传统的经验鉴别发展到显微、理化、光谱、计算机分析、指纹图谱等新领域,但在目前的中药材行业中,传统经验鉴别仍是广泛、实用的鉴别方法.水试、火试、荧光是常用来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经验鉴别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快捷的特点.

    作者:方彬;吕凤莲;宋吉莲;丛培军;桑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冬虫夏草与其伪品及混淆品的鉴别

    对冬虫夏草及其6种伪品的来源、性状、有无子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冬虫夏草及其4种混淆品的来源、性状、子座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冬虫夏草的正品、伪品、混淆品在性状、子座等方面各具特征,据此可以清楚地鉴别它们.

    作者:李德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瓜蒌子的真伪鉴别

    瓜蒌子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瓜蒌子的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及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润肺化痰,宽胸散结,滑肠通便的功效.是中医治疗胸痹之要药,亦用于治疗燥咳痰黏,肠燥便秘.笔者近年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用各种非正品冒充正品瓜蒌子销售、使用的现象.为确保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其正品及非正品的性状鉴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张宇;董丽萍;刘传玲;姜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半夏及混淆品的鉴别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 ternata (Thunb.)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市面上半夏的混淆品较多.现将常见的混淆品与正品作一比较.

    作者:宋培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贵州省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基源鉴别与处方应配

    对五加皮、木通、防己、桑寄生、天仙子等中药常用品种的基源进行考证,提出中药正品,即法定品种,指国家及相关药品标准收载的品种及特定药用部位.药材基源不同,势必造成有效成分不同,功效各异.特别是药材毒性的差异,极易给患者造成危害.故在临床使用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定标准,依法书写药名,依法应配处方,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赵海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槟榔青的应用价值

    介绍了槟榔青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要点及在药用、水果、蔬菜方面的利用价值.

    作者:马洁;管艳红;张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发育性髋脱位的护理

    我院在2001-06~2003-02收治发育性髋脱位的病人126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经术前、后精心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刘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对静脉输液的再认识

    静脉输液(下称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抢救和治疗病人方面可以说少不了的重要环节.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观念的转变,在新世纪下有必要重新认识静脉输液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输液质量.现根据医学护理学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对静脉输液的再认识.

    作者:陈军莉;廖丽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较大危害[1].易并发妊高征、羊水过多、胎儿畸形、早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等.2002-01~2002-12,,我们对4 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吉红;林春秀;金艳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卒中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指导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因起病急变化快,症状多似自然之风性,故古人称其为中风,或卒中.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可引起全身动、静脉血管的损害以及肝脏代谢紊乱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于一个卒中病人来说,如果发现同时患有糖尿病,那么再次中风或复发后病情的严重程度要比单纯的卒中病人严重的多.因此对于这样的病人怎样做好饮食控制,防止疾病的复发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毛志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谈整体护理中的老年保健

    随着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护理服务的范围在拓展,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已归入护理的范畴.了解老年人的生理、营养代谢特点,从而注意老年人的饮食宜忌,保证老年人的机体营养需要,对预防老年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金世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饮片的质量现状分析及建议

    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通过对目前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制定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GMP、GSP,才能增强中药饮片的疗效,保障人们用药安全.

    作者:刘雪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谈我院中药标本馆中药标本的养护经验

    介绍了甘肃中医学院中药标本馆自1990年建馆至今在中药标本特别是中药材标本和中药饮片标本方面的养护经验.从三个方面论述影响中药标本质变的因素,重点介绍了中药标本按分类管理的养护措施.指出这对于防止中药标本发生质变,保证中药标本在教学和对外交流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玲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方法:运用中医手法配合和硬膜外注药.结果: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方法.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达到腰腿疼痛消失的目的.

    作者:尹逸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病人服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病人用药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保障老年病人合理用药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交谈方式调查老年病人用药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判定相应措施,进行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结果:这组人群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结论:对老年病人进行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应引起医务界高度重视.

    作者:高萍;张兰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中西药不合理配伍

    如今,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已为临床广泛采用.联合用药大多提高了疗效,减少了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但因配伍不当以致降低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本文拟就临床上常见的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现象作一分析.

    作者:文窑先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深入研究颇见功夫--评王世民编著《中医方药手册》

    《中医方药手册》山西王世民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31万字.本书是以方为主,药为辅的一本常用备查的小册子,具实用性,可以备临床医生装于白大褂口袋中随时查用.方剂精选1千余个,分主方、附方,主方按组成及用法、主治、临床应用分栏叙述,附方即统叙不分段落.

    作者:谢海洲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