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陈峰;潘林梅;郭立玮
近年来,中药市场常有伪品混杂.笔者在药品监督过程中发现不法分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药品质量低劣影响医疗效果.现将紫苏子及枸杞子真伪品的鉴别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胡清银;卞瑞华;韦友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医早应用的剂型之一.素以组方灵活,起效迅速,可随证加减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在保证饮片质量和正确的调剂前提下,必须掌握正确的制备方法,才能保证汤剂质量.本文就提高汤剂质量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邵金治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介绍了超声提取的原理,系统阐述了超声提取在多糖、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各类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东;潘国凤;吕圭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冬葵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苘麻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古代医籍,均将二者分属于2种不同品名的药材.二者在性味功能上也完全不同.但现今市场上药用冬葵子,大多为苘麻的种子.现将二者的区别介绍如下:
作者:刘红延;陈代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2-06~2004-03,我科对17例晚期恶性肿瘤伴腹水的病人采用腹腔穿刺并灌注治疗,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逯文巧;李晓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山高粱水提物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给动物灌胃给药,用CCl4造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ST)的活性;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xidase,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山高粱水提物显著降低因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山高粱水提物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天洙;张学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烧伤系列宝加复方珠黄散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相同数量的常规疗法和烧伤系列宝加复方珠黄散对120例患者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法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疗效显著,优于其它治疗方法.
作者:刘珂;巩福恒;陈东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乌鸡白凤丸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鳖甲煎丸、乌鸡白凤丸口服,3个月一疗程.结果:取得显著疗效,临床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鳖甲煎丸、乌鸡白凤丸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方焱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从24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者中随机分成炎琥宁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分别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较对照组高,基本痊愈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云凌;徐同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扶正防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根据扶正防喘颗粒剂所含药材丹参、补骨脂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特性,以颗粒剂的成型性、溶化时间及口感为考察指标,试验优选颗粒剂的辅料.结果:优选辅料为β-CD,乳糖,甘露醇,CMS-Na,阿斯巴甜,PVP.颗粒剂成型制备工艺采用16目筛,湿法制粒,60℃以下真空干燥的制备工艺.结论: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作者:李德秀;程天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愈溃疡汤(黄芪、高良姜、毕澄茄、白芍、甘草、白及、白芷、海螵蛸、鹿角霜等)辨证增益,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结果:治愈62例,总有效率96%.结论:该方通过温阳散寒、祛腐生肌、敛溃止痛等功效,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杨乾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葛根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葛根素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范围内.结论: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葛根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作者:陆广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报道了地骨皮和荃皮的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比较鉴别.
作者:杨成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姜黄始载于<唐本草>,具有破血行气、痛经止痛之功.用于胸胁刺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近年来,临床上骨质增生患者增多,姜黄成为中医妇科、伤科、针炙、推拿等科的常用药,市场上常出现混淆品.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姜黄混淆品作简要的介绍.
作者:许树相;李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药品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药品是药品流通的终端,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药品质量管理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药品采购渠道不断拓宽,呈现出多渠道、少环节的局面.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严把药品质量关,杜绝假劣药品,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就成为药品零售企业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药品零售企业药品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作一探讨.
作者:张洪昌;刘超;徐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草果挥发油中桉油精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桉油精的含量.色谱柱:10%PEG20M(Shimalite W.60-80)不锈钢柱3 mm×3 m.载气:高纯氮流量:40 ml/min氢气:42 kPa 空气:42 kPa 柱温:100℃(3 min)10℃/min160℃气化室:180℃检测室:180℃桉油精在1.0244~5.12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1.81%,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3.33%,并对不同地区草果挥发油含量和挥发油中桉油精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草果挥发油中桉油精的含量在30%~50%之间,草果中桉油精的含量在0.4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重现性好,为草果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玉兰;于黎明;任玮;王君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中的助溶剂聚山梨酯80是否引起溶血.方法:对红细胞影响实验.结果:该品有明显溶血现象.结论:生产工艺中助溶剂应作调整,质量标准应增加溶血实验检查项目.
作者:张广求;王树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男,27岁,已婚,南安前峰人,经商小贩,于1975-02月间贩货用自行车运载枇杷,由永春往晋江往返数十公里,路上茶水供应缺乏,开始发病时双脚酸软,视力模糊,头晕.血压升高,时伴抽搐昏迷.曾入当地医院求治,诊为急进型高血压,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双眼瞳孔散大,双眼底出血.转某医院治疗,曾用过降压灵、心得安、碘化钾、维生素B、维生素C及中药四物加胆草等治疗.后诊断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住院号:9658.
作者:刘贤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机陶瓷膜精制工艺对半夏泻心汤成分的影响,并建立半夏泻心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应用薄层色谱法对半夏泻心颗粒中主要成分半夏、干姜、黄芩等进行了定性鉴别及膜精制前后的比较.结果:样品经无机陶瓷膜精制后,薄层层析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特征性强.结论:无机陶瓷膜精制工艺可使方中各主要化学成分得到保留.
作者:袁媛;陈峰;潘林梅;郭立玮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371医院门诊儿童患者抗生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1,2002,2003年的儿童患者的门诊处方,回顾性调查分析门诊患儿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218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平均高达67.4%,其中单用一种抗生素的处方占39.1%,两药联用占47.1%,三药联用占11.6%,四药、五药联用占2.2%.常用抗生素类药物有磺棕合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氨基苷类药物用量较少.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371医院门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无抗生素滥用现象.
作者:孙建华;李伟;刘俊亭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