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耀琦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范围从临床护理向社区、家庭、人群的全人护理扩展,社会护理已成为护理行业发展的方向,是以新的服务形式,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康复医学融于护理社会学之中.我院自1998年开始进行社区服务,在冠心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梅英;颜庭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晚期肝硬化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加上营养状况差,常易发生褥疮.作者经治了1例肝硬化褥疮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姚美华;杨裕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p27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探讨p27 LI(标记指数)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1992~1997年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星形细胞肿瘤患者73例的资料,包括病理学分级及术后生存时间.使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块的p27抗原并计算其LI.对比研究了不同组织级别中p27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判断p27 LI在星形细胞肿瘤患者中的可能的预后价值.结果:p27LI范围3.15%~86.4%,均值为24.7%±22.0%;在组织学分级WHOⅡ、Ⅲ、Ⅳ中分别为38.6%±19.8%、27.8%±24.7%、12.1%±13.3%,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p27LI与病理级别呈明显负相关.Kaplan-Meier生存概率曲线显示p27LI的高低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p27LI随着各病理级别增高而下降;p27LI下降提示预后较差.在同一病理级别(GradeⅢ、Ⅳ)中,p27LI不同(≥或<17.4%),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严耀华;刘道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使在诊治此病时降低误诊率.方法:对26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比率以百分率表示.结果:全血细胞减少常见症状是贫血、发热、出血;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79%(206/261),非造血系统疾病占21%(55/261),以慢性肝病常见占12.3%(32/261),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感染性疾病分别占3.4%(9/261)、2.3%(6/261)、1.9%(5/261).结论:临床常见的全血细胞减少除造血系统疾病外,非造血系统疾病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老年肠梗阻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高(4%~30%),原因为老年患者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病情严重.我科自1995~2002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肠梗阻患者127例,死亡26例(20.5%).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改革开放给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药品的价格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虽然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权限和作价办法的制度已进行了许多改革,但药价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在现行药价中存在不少问题.
作者:陆翠萍;刘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它主要是通过生长激素(GH)-IGF-Ⅰ轴对胎儿的发育及儿童骨骼生长起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中IGF-Ⅰ浓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严重创伤、感染等情况下其分泌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我们检测了1990~2000年住院30例新生儿感染时血浆中IGF-Ⅰ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亚平;金胜利;姜小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豆状核变性,首先由Wilson(1912)详细描述,故又称Wilson病(WD).群体中的年发病率为1/1万~1/10万,是少数可能有效治疗的神经遗传病.我们1994~2001年共收治20例WD患者.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董春华;邵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由于显像技术的发展,胆囊和胆道结石的发现逐年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将我院门诊住院均经B超证实的217例胆结石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印爱萍;顾锦平;查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我院收治2例皮肤创口与拇长屈肌腱断裂不在同一区内的手外伤者报告如下.例1,男,12岁.右手爆炸伤1小时入院,局部检查:食、中指末节缺如,残端不整齐,骨质外露.大鱼际肌外露,Ⅲ、Ⅳ区掌侧皮裂伤,创口不规则,右拇指不能屈曲.诊断:①右手皮肤裂伤;②食、中指末节缺如;③右拇长肌腱断裂.
作者:门士军;林宗春;吴天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现代化医院一整套复杂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医院院长作为首要的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医院院长能在办公室实时、动态、快捷、准确地把握医院的运行状况,高效地获取决策依据,有效地控制医院工作,实现医院管理目标.
作者:陈建伟;王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胃癌外科治疗理论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胃癌手术疗效提高,术后长期存活病例增多,因而胃癌术后5年以上复发问题引起关注.我院于1987~2001年收治胃癌794例,其中29例在术后5年以上又成功地进行了再次手术切除的残胃再发癌,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斌;严凤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近年来29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评价其外科治疗方法.结果:29例中手术27例,死亡2例;非手术2例,痊愈出院27例.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处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水来;汤小仲;谭明扬;陈卫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我院应用ALSS治疗81例(195次)重型肝炎病人,并选择73例常规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ALSS治疗能明显提高早、中期重型肝炎临床治愈好转率,治疗组为76.5%(52/68),对照组38.5%(25/6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01.晚期重型肝炎死亡率分别为92.3%(12/13)、100%(8/8).ALSS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面部发麻、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8.2%(94/195)、40.5%(79/195)、29.7%(58/195)、15.9%(31/195),但经适当处理,多数能顺利完成治疗.ALSS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对晚期重型肝炎,尚需开发接近人类肝脏功能的生物型人工肝或进行肝移植,以提高存活率.
作者:朱勇根;章幼奕;蒋文;顾菊兰;李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尤以4~7个月婴儿好发.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小儿急性肠套叠32例,男21例,女11例,发病年龄3月~6岁,其中3~12月26例(81.2%),1~3岁4例(12.5%),4~6岁2例(6.3%).发病时间4小时~3天,平均36小时.发病48小时内就诊27例,病程超过46小时就诊5例.有3例复发.
作者:李里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剖宫产单次硬膜外麻醉时局麻药低有效用量.对无宫缩性阵痛、行剖宫取胎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局麻药用量与硬膜外麻醉平面的关系.方法:48例产妇分A、B两组,同样的给药途径观察两组不同局麻药用量,所阻滞的神经节则相差三个分节左右.结果:A组局麻药用量小麻醉效果能满足剖宫手术.
作者:和耀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大剂量碘油肝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靶血管内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结果:大剂量碘油治疗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较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若飞;倪城;倪志权;季毕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CT的广泛应用,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但本病发展具有隐匿性,临床上容易忽视.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94年8月至今,共收治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旭伟;金同连;耿晓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启东市食管癌发病流行规律,为食管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启东市1972~2000年食管癌发病数据库及历年人口资料,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截缩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及年龄分布,应用X2、分3时段作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9年间,食管癌粗发病率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有上升趋势(P<0.01);男:女为2.16:1;标化发病率男高于女,但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以男性下降速度为快.食管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男性较女性提早3年.三个时期相比较,1991~2000年标化发病率及截缩发病率下降速度均快于1981~1990年与1972~1980年.结论:食管癌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作者:朱健;姚红玉;张永辉;陈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0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103例腹股沟疝,男93例,女10例,年龄61~87岁,平均67岁.斜疝98例,其中双侧斜疝18例,复发疝6例,3例为第3次复发;直疝5例.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性支气管疾病、慢性便秘47例.
作者:翟年宽;顾元龙;陆树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