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升;杜国安;欧阳昭
目的:探讨茯苓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茯苓对以上细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茯苓在体外均有抑菌作用.
作者:孙博光;邱世翠;李波清;张群;杨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肿瘤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肿瘤病人带病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旦怀疑自己得了肿瘤就会焦虑不安,甚至放弃治疗.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和健康的保护神,应当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主动向病人介绍肿瘤治疗的新成果,使他们消除盲目的悲观情绪,选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石海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比观察了中西药合用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4.44%和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和40%(P<0.05,P<0.01);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发现前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72.22%,而对照组仅为45%(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分别为8.8%,46.9%,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鹰;胡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为甲癣浸剂制定质量标准,控制其内在质量,观察甲癣浸剂的抗菌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对甲癣浸剂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研究.结果:甲癣浸剂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大的抗菌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杀作用.结论:甲癣浸剂临床用于治疗手足癣、甲癣有一定实验根据.
作者:俞小陶;朱育凤;陶开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雪芪肝康Ⅰ号方是湖北省黄石市传染病院临床治疗急性黄疸肝炎的经验方,临床应用6年余,疗效确切.为便于临床应用湖北省黄石市传染病院肝病研究所已将此方生产为糖浆剂.笔者1996-05~2001-04对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亚;谢晓玲;徐强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刺五加及其制剂中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的含量.结果: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刺五加苷B在1.472 8~7.364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100.7%,RSD为2.6%;刺五加苷E在1.305 6~11.750 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9%,RSD为2.0%.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
作者:王静;刘俐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养血安神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部分水提与部分粉碎的方法制成半浸膏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比色法测定片中1,8-二羟基蒽醌的含量.结果: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靠,比色法测定片中1,8-二羟基蒽醌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86%.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作者:潘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意外--中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除一部分病人急性死亡之外,绝大部分患者能安全度过危险期而存活下来,而这些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精神、经济压力.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使他们和健康人一样享受家庭和社会生活,残而不废,这就有待于康复治疗与护理的介入.
作者:邵小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alis 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寒的功能.由于巴戟天药源紧缺,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营利的目的,经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常见的假巴戟天有羊角藤、假巴戟天、铁散、恩施巴戟、线兰等.
作者:杨莹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减轻晚期肿瘤病人难以控制的疼痛带来的生命威胁.方法: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和非药物镇痛护理方法.结果:缓解了肿瘤疼痛,使疼痛降低到病人能够忍受的低程度.结论:药物镇痛护理和非药物镇痛护理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友光;袁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胸部闷痛,甚者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滞,呼吸欠畅,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病情顽固,治法繁多.近年来,中医对于胸痹的治法众说纷纭,本文就这一专题作一探讨.
作者:史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目前正在使用和进行试验的治疗艾滋病中药(单味中草药和中药方制剂)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庆宪;侯安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速透消肿止痛外用泡腾片的药效实验研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生理盐水组、速透消肿止痛外用泡腾片组、活血止痛散组、扶他林组(阿斯匹林组或吗啡组).采用大鼠足跖甲醛致炎法、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试验、(热板法)镇痛实验.比较各组用药前后变化.结果:速透消肿止痛外用泡腾片组与活血止痛散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明显抗炎消肿、镇痛作用.结论:速透消肿止痛外用泡腾片具有消肿、镇痛作用.
作者:张传义;李光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双层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兔Arthus反应,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进行雷公藤双层片治疗SLE的实验研究.结果: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Arthus反应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以及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雷公藤双层片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继发病变,使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重量减轻,肾上腺重量增加,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结论:雷公藤双层片对SLE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降低血清IL-2水平,抑制Th细胞和B细胞功能,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减少有关,亦与其通过类激素样抗炎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杨德森;陈汇;曾繁典;杨道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注射用穿琥宁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的无菌冻干粉针.该制剂有解热、抗炎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细胞病毒有灭活作用.体外抑菌试验提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11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肺炎、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及胆道感染等症[1,2].
作者:王高升;杜国安;欧阳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实验观察三七化痔丸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三七化痔丸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两个剂量组(2.4 g/kg,4.8 g/kg)都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减少扭体次数.结论:三七化痔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陈芳;廖闵闽;邓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喘息型肺炎发病年龄小,病情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死亡率高.
作者:黄惠珍;严金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乌芍制剂抗风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观察乌芍制剂对关节炎大鼠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及关节病理改变.结果:乌芍制剂(常规剂量和大剂量)能改善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理改变,对PGE2有明显抑制作用(P=0.009-0.000),但主要在致炎的2周左右作用为明显,而氨甲喋啶(MTX)对PGE2无明显影响(P=0.104);乌芍制剂及MTX能明显地抑制TNFα和IL-1β的分泌(P=0.051-0.000和P=0.011-0.000),这种作用一直延续至致炎后4周.结论:乌芍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和抑制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而发挥抗风湿作用.
作者:张育;薛永骥;梁虹;王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半枝莲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作了综述性研究,为半枝莲的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彭伟文;吴惠妃;曾聪彦;张瑜;钟希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对52例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进行心肌酶谱和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心酶谱采用CK、CK-MB速率法、乳酸脱氢酶采用乳酸基质速率法,患儿均作心电监护及常规心电图.结果:心酶谱异常42例,阳性率达80%,尤以CK,CK-MB升高显著;CK>1 000 u/L有13例,1例重症肠炎,2例败血病,2例有机磷中毒,1例溺水,7例有机氯中毒,其中2例有机氯中毒CK高达19 855 u/L和17 500 u/L,CK-MB高达257 u/L和175 u/L.心电图检测41例,异常33例,阳性率80.5%,其中各种心律失常占68.3%,ST-T改变占31.7%.4例严重心律失常,分别为1例败血病,1例重病肺炎均合并高血钾,2例有机氟中毒,这4例CK都>1 000 u/L.结论:MODS儿童其心脏损害是严重的,CK、CK-MB同时升高对心肌损害具有特异性,心酶谱和心电图可作为预测和判断心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徐翠琼;邵红;黄佩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