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森;陈汇;曾繁典;杨道华
目的:探讨雷公藤双层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兔Arthus反应,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进行雷公藤双层片治疗SLE的实验研究.结果:雷公藤双层片对家兔Arthus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Arthus反应家兔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以及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雷公藤双层片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继发病变,使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重量减轻,肾上腺重量增加,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结论:雷公藤双层片对SLE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降低血清IL-2水平,抑制Th细胞和B细胞功能,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减少有关,亦与其通过类激素样抗炎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杨德森;陈汇;曾繁典;杨道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养血安神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部分水提与部分粉碎的方法制成半浸膏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比色法测定片中1,8-二羟基蒽醌的含量.结果: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可靠,比色法测定片中1,8-二羟基蒽醌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86%.结论: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作者:潘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自1999-01~2001-12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30例,同时以30例仅用综合治疗作对照,观察两组临床表现的转归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刘会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减轻晚期肿瘤病人难以控制的疼痛带来的生命威胁.方法:选择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药物镇痛方案和非药物镇痛护理方法.结果:缓解了肿瘤疼痛,使疼痛降低到病人能够忍受的低程度.结论:药物镇痛护理和非药物镇痛护理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友光;袁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综述了中药配伍的化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中药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鲁佳慧;江滨;曾元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对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mRNA(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RT-PCR技术观察不同药物对脑组织IL-1βm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和尼莫通组IL-1β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中药(麝香、冰片)组IL-1βmRNA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尼莫通组而接近于假手术组.结论:麝香、冰片抗缺血性脑损伤可能与有效抑制了白细胞介素-1β的产生及表达,减少白细胞向缺血脑组织的浸润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沈强;刘亚敏;张赐安;徐秋英;吴智兵;彭胜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应用中药熏洗加手法按摩治疗跟痛症108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汪泳;汪义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对半枝莲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作了综述性研究,为半枝莲的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彭伟文;吴惠妃;曾聪彦;张瑜;钟希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芽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由于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及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引起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诸多因素,以期更好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作者:王瑞芳;杜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自1998-02~2002-02我科以自拟扶正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腹胀患者53例,疗效满意.
作者:公衍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alis 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寒的功能.由于巴戟天药源紧缺,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营利的目的,经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常见的假巴戟天有羊角藤、假巴戟天、铁散、恩施巴戟、线兰等.
作者:杨莹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门诊调剂室是医院药房对外开放的窗口,调剂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医药改革的发展和需要,医药分业管理势在必行,药剂调剂工作也应进行转变.随着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调剂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门诊调剂室的工作职能已由经营供应型向技术咨询型转变.这个转变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调剂工作中.笔者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分述如下.
作者:刘建民;马玲;张桂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本地区喜食大枣及柿子,胃石症发病率较高.以往对胃石的处理多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自1998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经内镜观察证实疗效显著.
作者:肖礼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痛风是由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1],以关节红肿热痛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改善,体力劳动强度减轻,患病率逐年增高,患病率随年龄渐增.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0∶1.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湿热痹阻,湿称留痹,脾肾不足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范锦娣;励如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茯苓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茯苓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茯苓对以上细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茯苓在体外均有抑菌作用.
作者:孙博光;邱世翠;李波清;张群;杨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作用.头孢拉啶适用于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症.2000-09~2001-03,我们观察了两药联合用药对多种呼吸系感染性病症的疗效.
作者:曾秀清;李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氯氮平为60年代中期出现的三环结构抗精神病药,有明显中枢和外周抗肾上腺素和抗胆碱作用,镇静作用强,是一种广谱抗精神病药.近年来,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氯氮平的心血管副作用陆续有报告,我科对28例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氯氮平前后全部作心电图描记,进行动态观察,其中15例(53.06%)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喘息型肺炎发病年龄小,病情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死亡率高.
作者:黄惠珍;严金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对52例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进行心肌酶谱和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心酶谱采用CK、CK-MB速率法、乳酸脱氢酶采用乳酸基质速率法,患儿均作心电监护及常规心电图.结果:心酶谱异常42例,阳性率达80%,尤以CK,CK-MB升高显著;CK>1 000 u/L有13例,1例重症肠炎,2例败血病,2例有机磷中毒,1例溺水,7例有机氯中毒,其中2例有机氯中毒CK高达19 855 u/L和17 500 u/L,CK-MB高达257 u/L和175 u/L.心电图检测41例,异常33例,阳性率80.5%,其中各种心律失常占68.3%,ST-T改变占31.7%.4例严重心律失常,分别为1例败血病,1例重病肺炎均合并高血钾,2例有机氟中毒,这4例CK都>1 000 u/L.结论:MODS儿童其心脏损害是严重的,CK、CK-MB同时升高对心肌损害具有特异性,心酶谱和心电图可作为预测和判断心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徐翠琼;邵红;黄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第3位.起病大多缓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常因其它原因查外周血象或因左上腹包块就诊而被发现.发病年龄老少均可,但以20~40岁居多.脾脏肿大为本病显著特征.笔者于1998-06收治1例巨脾症,经过一年的中西医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林珍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