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

张德华;朱国忠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心绞痛型冠心病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60例给予丹参片.观察两组用药后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3%,对照组有效率为53.3%(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本科教育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对成人函授本科学员在面授阶段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者:谢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目的:制定五味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可靠,可作为五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检测标准.

    作者:周继政;陈庆辉;徐以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分组法,一组为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另一组为桂附地黄胶囊.结果:从中医证候、细胞免疫检测、发病率及疗程改变情况看,联合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桂附地黄胶囊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付晓辉;朱晓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番泻叶颗粒剂的研制及应用

    参照<中国药典>及相关文献,考察了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对活性成分番泻苷的浸出率.结果发现以50%乙醇为溶媒浸出率高.从而确定了番泻叶颗粒剂的制剂工艺.同时制定出番泻叶颗粒剂的相关定性、定量及剂量标准.

    作者:杨元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将61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加化疗组(简称黄芪组31例)及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明显提高,但黄芪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增进疗效.

    作者:余向东;严发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珍珠梅提取物对肝癌初期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珍珠梅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方法:按略改良Solt-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用珍珠梅提取物饲养大鼠6周后处死,取肝脏,用比色分析法检测NO,NOS的含量.结果:珍珠梅给药组血清NO含量(μmol/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P<0.05);草苁蓉给药组血清NOS活力(U/m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P<0.05).结论:珍珠梅提取物可降低NO,NOS水平,而这可能是其抗致癌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张学武;孙权;张良和;金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谈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意义及内容方式

    目的:提高药效,降低药源性疾病出现,节约药品资源.方法:通过分析中药处方,收集整理中药情报,开展中药效期及中西药联用的研究.结果: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探索出临床中药合理利用的多种途径.结论: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改善了药品资源浪费的状况.

    作者:刘玲;刘长英;张晓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五味消毒饮临床运用举隅

    五味消毒饮是清*吴谦<医宗金鉴>中的一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组成.笔者根据该方随证加减,治疗各种疾病,竟获奇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喻红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太子参栽培技术简介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又名孩儿参、童参等,为石竹科假繁缕属多年生草本,以块根入药.太子参有类似人参益气生津、补益脾胃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症.

    作者:汤华芹;徐同印;闫仁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先天性大疱型表皮松解症1例护理体会

    先天性大疱型表皮松解症是新生儿期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本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时即有严重广泛性分布的大疱和大面积的剥脱,可于数日至数月内死亡.皮损散后不留疤痕而痊愈,或有粟粒疹形成,有的地方发生不能痊愈的肉芽组织,口腔有严重溃疡及出牙困难情况等.婴儿如幸存,其后可发生生长迟缓及中、重度的顽固性贫血,多数患儿于2岁内死亡.发病与皮肤腹膜胶原酶活性增高有关.近从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病变位于真皮或基底细胞层,基底腹膜和乳突部,导致病儿在轻度摩擦甚至无明显诱因下表皮与真皮分离,形成大疱.以下介绍的新生儿病例属单纯型,发生于胎内.

    作者:谢保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老年失眠58例

    目的:治疗老年病患失眠.方法: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为主方,辨证加味.结果:治疗老年失眠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老年失眠可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严锋;王克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分析探讨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更有部分病例由此演变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因此,防治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中医药工作者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显示了中医药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如何纠正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药理及临床的研究,为脂肪肝治疗寻求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方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有关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孔祥廉;梅全喜;高玉桥;钟希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7例,用自拟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对照组23例,用思密达粉剂治疗.均4周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3.0%,总有效率为81.5%,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不换金正气散加味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具有研究及推广价值.

    作者:曹福凯;钱峻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炎1号片的薄层鉴定

    目的: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薄层鉴定.结果:当归对照品在365 nm处呈现蓝紫色斑点.结论:该法简便,重复性好.

    作者:叶卯祥;龚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芎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芎术胶囊的质控标准.方法: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控制质量.结果: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通过对处方中主药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可有效的控制芎术胶囊质量.

    作者:雷茂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

    神经衰弱是以神经过程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为特点,伴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体征的神经症.精神科门诊中常见,且病程长,症状复杂.笔者采用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运用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本病颇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艾灸照海穴治疗不寐124例

    笔者临床艾炙照海穴治疗不寐1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家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辨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方法:中药二陈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率50%,显效39.40%.结论:中药对酒精肝疗效可靠.

    作者:李新华;范坚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脑血通颗粒对脑缺血缺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通颗粒对脑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断头缺血,耐常压缺氧及微循环测验,测定脑缺血小鼠呼吸次数,维持时间,测定脑组织中LDH,CK,ATP酶含量,观察脑缺血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脑血通6.5 g/kg,13.2 g/kg和26.0 g/kg,ig可明显延长小鼠急性脑缺血、断头喘气时间和喘气次数,使小动脉血管口径增大,V/A血管口径比减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明显提高LDH和CK活力,26.0 g/kg可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提高脑组织中ATP酶含量.结论:脑血通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耗氧,增加供氧量,促进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对急性脑缺血缺氧具有较好保护作用.

    作者:张忠华;朱萱萱;陈德芝;彭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简述了近10年来有关丹参的研究进展,包括丹参的剂型、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邓翠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