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朱宏志;沈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用BPRS、SANS观察疗效,以TESS记录副反应.结果:以BPRS评定疗效,有效率为86.67%,以SANS评定疗效,有效率为63.33%.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时机的选择

    为探讨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时机的选择.对256例妊娠37~43周的孕妇经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头拨露和行会阴切开后,软产道损伤情况及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瑛;周海燕;吴学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胸部手术麻醉中RO-DLT的应用体会

    双腔支气管导管(简称DLT)插管后可将左、右肺分别通气,使术侧肺萎缩而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我们对70例行胸部手术患者于麻醉中应用Robertshaw-DLT(简称RO-DLT),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波加奥平联合治疗重症宫颈糜烂

    已婚女性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达50%以上(1).过去认为慢性宫颈炎与物理、化学刺激、损伤或细菌及原虫感染有关,治疗以物理治疗为主.近年来,资料表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糜烂关系密切,因此,针对这一病因研制的奥平(α-干扰素栓)亦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近年我院应用微波加奥平联合治疗重症宫颈糜烂1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夏爱华;郭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40例分析

    胆囊癌预后差,90%病人死于术后一年内,五年治愈率不及5%.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尤其是腺瘤与胆囊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愈加引起人们关注.我院自1990~2000年手术治疗PLG4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蒋建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重肝伴消化道溃疡穿孔或出血术后治疗的体会

    我院外科自1990~1999年共收治了30例慢重肝伴消化道溃疡穿孔或出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27~42岁,平均33岁.其中,胃镜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伴活动出血13例,胃溃疡伴活动出血10例,都经胃镜下局部止血治疗及其它的内科保守止血治疗24小时后仍无效;予以急诊手术治疗.另7例为急性胃溃疡穿孔,也予以急诊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术后肝组织的病理诊断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型),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作者:丁海;刘新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室性早搏88例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

    室性早搏的发病机制中,心肌病变引起的异位兴奋灶是发生室性早搏的重要原因,但心肌病变与心肌形态学改变的关系尚无定论,许多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心室扩大及室间隔、心室壁异常,而另一些室性早搏则无上述改变,因此通过超声心动图探讨和了解室性早搏和心肌形态学变化两者内在联系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徐小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肝胆管结石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随着胆汁酸(TBA)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试剂盒生产趋于商品化、标准化,测定的方法也较简便.我们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血清TBA测定,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非;王正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妇女恶性肿瘤262例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妇女患恶性肿瘤也增多,如何让老年妇女安全渡过肿瘤手术期,仍是一个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对262例老年妇女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云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院内临床分离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院内各种标本检出病原菌的类型及构成比,以及各致病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为抗生素的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分离出的1424株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4.8%,革兰阳性菌感染占30.2%,真菌感染占15%,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葡萄球菌属25.65%,大肠埃希菌15.66%,克雷伯菌属13%,假单胞菌属10.9%,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总检出率为10.5%,仅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其次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为15%,耐药率高是复方新诺明为66%,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低的是泰能,为3%,其次是头孢他定和丁胺卡那霉素,均为19%;耐药率高的为氨苄青霉素(86%).结论:MRS和真菌高检出率及MRS多重耐药性提示加强临床抗生素使用和管理,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柏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阴侧切硬节250例

    产后会阴侧切硬节临床比较常见,其原因多为切口内异物(肠线、血凝块)及穿透表皮的缝线不吸收或感染所引起,其中肠线不吸收为主要原因.我院自1995~1997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阴侧切硬节2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颈椎病体会

    早期治疗颈椎病采用后路探查减压治疗颈椎病,效果不理想,直到五十年代末才出现前路手术.近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颈椎手术进展较快,疗效比过去有明显提高.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治疗颈椎病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科军;朱国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子宫浆膜下囊肿1例

    患者,50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5个月于2000年11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妇检:外阴正常,阴道畅,可见血迹,宫颈Ⅰ°糜烂,宫颈管有一1cm×1cm大小囊肿,子宫及右附件包块不易分离,约孕2个月大,囊实性,质软,压痛(±),左附件无异常.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右附件区囊肿,宫颈囊肿.宫颈涂片:巴氏Ⅰ级.入院诊断:①子宫肌瘤;②右卵巢囊肿;③宫颈炎.术中见子宫略大,结节感,宫底大小不等数个泡状物,大者直径4cm,小者直径1cm,内为清亮液体,双附件可见数个泡状物,作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浆膜下囊肿,双附件囊肿,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病理报告:①官底多发浆膜囊肿,考虑源自中肾管;②增殖期子宫内膜并息肉;③宫颈慢性炎;④双侧卵巢泡件;⑤子宫前壁肌壁间肌瘤,直径1.5cm.

    作者:丛培霞;刘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CEA对前列腺手术后膀胱激惹症的预防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病人自控镇痛(PCEA)用于前列腺手术后膀胱激惹症的预防效果.方法:40例前列腺手术病人: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PCEA组;对病人镇痛效果及膀胱激惹症像进行比较.结果:吗啡组、PCEA组镇痛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23.1%;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吗啡组膀胱激惹症发生率分别为92.3%、69.2%;PCEA组为7.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EA组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能预防膀胱激惹症的发生.

    作者:沈洪;唐桂圣;杨以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观察--附207例分析

    目的:对20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析,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按血糖水平分为四组.Ⅰ组(血糖正常,<5.8mmol/L)78例;Ⅱ组(5.8~7.8mmol/L)29例;Ⅲ组(7.9~9.8mmol/L)27例;Ⅳ组(>9.8mmol/L)73例.并对各组AMI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发生率Ⅳ组60.27%与Ⅰ组35.90%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Ⅳ组15.07%与Ⅰ组5.12%相比较(P<0.05).各组的病死率随血糖升高而增多,Ⅳ组病死率32.89%与Ⅰ组8.97%相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结论:AMI患者血糖>9.8mmol/L时,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应同时给予降糖治疗.

    作者:陆洪发;葛军;郑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老年眩晕患者相关疾病与TCD异常改变的关系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中老年眩晕患者TCD异常率与原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中老年真性和假性眩晕患者58人接受TCD检查.其中13人患有高血压伴脑梗死、糖尿病等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TCD异常率72.4%,各类血管TCD异常率按序排列为PCA>VA>BA>ACA>MCA.眩晕患者中血压正常和高血压者之间比较(P<0.05),正常CT和CT阳性之间比较(P<0.01),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对比(P<0.01),TCD异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老年眩晕发作与脑循环异常有关,原发病在真假性眩晕发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吕志勤;钟鲜华;韩胜利;孙万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胶质肉瘤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为探讨胶质肉瘤成分的来源,对11例胶质肉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显示:胶质成分GFAP呈阳性反应,肾小球样血管内皮细胞对ⅥERF呈阳性反应,肉瘤的间叶细胞对SMSA呈阳性反应,证明胶质肉瘤的间叶成分起源于血管平滑肌.

    作者:王东林;鄂群;施公胜;黄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如皋市1995~1999年婴儿死亡监测分析

    分析婴儿死亡监测报告对指导优生优育和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我市近5年婴儿死亡监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蔡余英;丁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体感诱发电位评价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意义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急性脑血管疾病(CVD)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判定,发现脑梗死患者SEP表现正常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SEP表现缺如或异常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SEP对脑卒中神经功能的预后判定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巢建新;容海鹰;殷建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伴心脏损害24例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变为主的出血性疾病;是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无菌性血管炎的一种表现;临床上可累及多脏器,常伴有心肌损害.本文将我院1991~1997年住院10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心脏受损的24例进行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翟长华;朱卫元;陈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p5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研究p53抑癌基因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胰腺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1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0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采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1例胰腺癌中p53的表达率为71.4%(15/21).与非肿瘤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p53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无关.结论:p53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西3的蛋白产物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

    作者:蔡宏刚;顾元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