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升降理论临证体会

闫安;李静

关键词:升降理论, 李东垣, 气机
摘要:介绍在临床中运用升降理论治疗一些五官科疑难杂病经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B超在孕妇产前诊断畸形胎儿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762例产妇中32例产有畸形儿童产前B超进行检查.结果:比较严重畸形儿诊断率83.4%.脚趾、手指、口鼻的畸形产前诊断率为7.6%,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在众多畸形胎儿中,神经系统畸形患几居多.占62%;这个病症产前诊断率也高,高达93.5%.对于无脑儿和脊柱断裂患儿诊断时间快,一般在16~20周就能确诊.胸腹水、四肢畸形只要图像明显一般能在产前作出诊断.食道系统和肛门以及肠等消化系统诊断率为16%.先天性痴呆患儿诊断比较困难.孕妇羊水量和癫痫等一系列病症导致患儿畸形率比较高.结论:B超是一种安全的诊断胎儿畸形办法,在怀孕中后期开始,要通过B超检查观察胎儿的每个器官是否正常,以提高检查率.对于高危孕妇的检查更应当细致.B超诊断率和医生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有密切联系.

    作者:郭上海;王东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颈髓损伤并完全性瘫患者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颈髓损伤并完全性瘫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颈髓损伤并完全性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髓损伤并完全性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并发症多且严重,有些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如呼吸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等.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并发症的预防,入院时认真做好高危因素的评估,早期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尹继红;马凤华;徐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学服务理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关注的不仅是治病救人,还有人们的健康.社区卫生服务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贯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导线就是全科医学服务,特别是它以人们的健康为中心的科学服务理念深得人们的认可.本文主要从全科医学的概念、服务特征及全科医学理念的实施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作者:吴宁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做后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行联合伤椎内植骨术后路手术,B组则行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之比、Cobb角、伤椎改善情况(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均得到良好恢复,有效矫正后凸成角畸形.随访一年半,A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矫正与改善情况明显好于B组.结论:后路手术可以有效恢复患者伤椎高度,减小丢失其后凸矫正角度,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张国平;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穴位埋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部慢性疼痛性病症[1].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长期伏案人员,临床主要表现为:项背强直、疼痛、肩胛困重,腰背部酸重不适感等.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本文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4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茂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病临床观察

    眩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常伴发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笔者与老师近年来采用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裁治疗眩晕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全方平肝、清肝、养肝同用,化痰和胃与益气健脾同使,寒热并用使肝阳得以潜降,脾胃和而痰湿无所化生.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化痰熄风之功.

    作者:李维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中西结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38例

    目的:通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38例的分析观察,研究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对自拟中医方疏肝醒脾汤联合赛乐特抗焦虑/抑郁辅以心理疗法治疗.结果:患者的主观感受大大改善,心理量表前后也有根本的改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皮璐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舒适护理在微创治疗儿童OSAHS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微创治疗儿童OSAHS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治疗儿童OSAHS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文莉;张建新;侯晶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体位护理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中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80%[1],同时其继发障碍,如肌萎缩、关节痉挛、足下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良姿摆放及被动体位变换)是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丽;谢文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病人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将22例ICU综合征病人采用NEECHAM意识模糊量表进行评价,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ICU综合征22例,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结论:王不留行籽耳压治疗在ICU综合征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丽月;曾梅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不同固定方式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固定方式,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得出结论: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固定方式可以减轻患者带管期间的疼痛,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舒适度,有效降低导管局部感染率.

    作者:朱娓;许崇明;程棣群;朱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整体效果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恢复阶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连同家属一起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整个治疗过程中采取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并发肺炎3例,深静脉血栓2例,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全部采取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非常高.

    作者:罗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7例体会

    目的:探讨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疝环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疝环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对47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25~80分钟,术后6~12小时下床活动,切口疼痛2~3天,切口红肿1例,腹股沟区疼痛3例,复发1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手术步骤简化,具有创伤小、下床早、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并且可以放宽手术指征,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濮国定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质子泵抑制药的特点

    1 PPIS结构上的不同点1.1 奥美拉唑是一种单烷氧基吡啶化合物,是S体(埃索美拉唑)和R体的消旋体混合物.与H+/K+-ATP酶有2个结合部位,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HVK+-ATP酶.1.2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一样同属苯并咪唑类,但兰索拉唑因在吡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F3),因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30%,可作用于HUK+-ATP酶的3个部位,亲脂性较强,可迅速透过壁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而发挥作用.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5例患者行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呼吸运动、肢体及关节功能锻炼以及训练床上排便,术后保持合适体位、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康复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能顺利通过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是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成功和早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作者:苏荣锦;杨媛媛;马志燕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祛痰药的比较

    1 盐酸溴己新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症状.药效学:①本药是从鸭咀花碱得到的拌合成品,具有减少和断裂痰液中黏多糖纤维的作用,使痰液黏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②它能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的唾液酸含量减少,痰液黏度下降,有利痰咳出.药动学: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溴索以及其他10余种代谢产物.消除半衰期是6.5小时,口服本药后的24小时内和5日内,经尿液排出的药量大约为口服量的70%和88%,大部分为代谢物形式.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颈外静脉穿刺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四肢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96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对96例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88例,成功率92%.其中6例患者属于肥胖型,颈部较粗,穿刺失败.另外2例患者烦躁穿刺失败.结论: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充液量、纠正休克治疗.不仅恢复了血压,而且改善患者的危重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科室护士操作使用.

    作者:冯红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士的职业危害与对策

    基层医院护士,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及受条件的限制,工作中更容易发生职业危害.通过查找分析基层医院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及工作流程的调整,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对降低基层医院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率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蔡岱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0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法和《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评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手术前视频健康教育对胃癌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前视频健康教育对胃癌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制作胃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健康教育的视频,如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室的准备工作等.实验组随机选100例,除进行原有传统健康教育外,还组织观看健康教育视频.对照组100例,采用原有传统方法(即护士个别指导、宣传手册、宣传展板、集体讲课)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视频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护患沟通,调动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保证健康教育内容传递的准确性,提高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消除或减少了影响术后康复的危险因素,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有效地配合、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舒玉珍;曾红玲;王锦;瞿紫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