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江建军;吴延昊

关键词: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 心肾综合征,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西药治疗基础之上予以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CRP、左室内径、心胸比率、射血分数以及脑钠素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肌酐、血尿酸以及尿素氮指标与治疗后7d、14d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疗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疗效显著、确切.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对其MMSE评分、ALD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痴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对其MMSE评分、ALD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病患者120例,展开随机分组,60例行常规疗法,作为本次研究参照组;60例给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作为试验组.对两组MMSE评分、ALD评分等指标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经治疗,两组总有效率、MMSE评分、ALD评分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67%(49/60),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自理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利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射阳县临海中心卫生院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西医和西药加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半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为(3.89±1.34)天、药物不良反应为13.33%,小于单纯西医组的(5.54±1.89)天、30.00%(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纯西医组的83.33%(P<0.05).结论:与西药相比,清金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因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皓如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穴位敷贴联合中西药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中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保胎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穴位敷贴配合中药寿胎异功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中药寿胎异功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以7d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随访至妊娠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清E2、P、β-HCG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腹痛及腰酸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妊娠相关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用药前后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测均无明显异常,亦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辅助中西药物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研究越鞠丸改良配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越鞠丸改良配方在乳腺癌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术后化疗)和试验组(25例,化疗的同时采用越鞠丸改良配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0度+1度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0度+1度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改良配方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蒲艳;邹庆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乌鸡白凤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乌鸡白凤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乌鸡白凤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鸡白凤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明显改善症状,使患者身体状况相对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17(G-17)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CAG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EGF、G-17、ET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3.45±0.11)ng/ml、ET(43.24±1.05)ng/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其G-17水平为(11.59±1.17)pg/ml,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5.7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可有效改善CAG患者血清EGF、G-17、ET水平,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捷;叶文平;刘云雅;邓小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50例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为10.67%,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给予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使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韩雪教授浅谈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法则体会

    本文简述韩雪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经验,且附医案一例,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赵丽娜;韩雪;葛国岚;刘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钢丝环扎联合加长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钢丝环扎联合加长PFNA治疗粗隆下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3月治疗的2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先采用小切口C形钢丝导引器导引,使用钢丝环扎维持骨折对位,再使用加长PFNA固定,术后X线评估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尤其是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病例.结果:本组术后X线片显示21例骨折端获得良好复位.术后所有患者获得10~25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病例,未发现感染病例,末次随访按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结论:钢丝环扎操作安全、简单,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不影响骨折愈合,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瑞雄;陈夏平;吴天然;叶志强;敖庆芳;吴成专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医药干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的运动神经元病.临床上常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构音不清、进食呛咳、肌张力增高等不同表现.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利鲁唑是现阶段临床治疗ALS的首选药物,但价格昂贵,中医药手段干预在治疗成本及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优势,现对中医药治疗ALS的进展情况进行归纳,为ALS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毛亚瑞;韩冠先;赵凰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养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养胃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17及内皮素-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17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皮素-1指数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效提升疗效,促进胃泌素分泌,降低血清内皮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情况.

    作者:杨绪枫;李道鸿;吕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谈调理脾胃治未病

    未病指亚健康的状态.合理膳食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本文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论述调理脾胃的重要性和方法.

    作者:石志乔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头凹陷的产妇分成两组,分别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措施,再对两种护理方法预防乳腺炎和乳头破裂情况的效果进行对比和探讨.结果: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为4%(2/50),护理满意度为96%(48/50);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为22%(11/50),护理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患者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乳房的全面护理预防乳腺炎效果显著.结论:产后乳房的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减少乳头破裂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非常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借鉴和使用.

    作者:刘雅丽;张家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柴胡桂枝汤新用

    柴胡桂枝汤主治太阳和少阳两经病变,主治范围广泛,本文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柴胡桂枝汤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方简效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路英;王文耀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心脏神经症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对照组分别为72.7%、6.8%,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神经症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药物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朝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配合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医手法整复、高分子夹板固定配合我院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治疗;对照组行中医手法复位加高分子夹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愈合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7±3.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7±4.1)天,P<0.05.骨折愈合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周、4周、6周RU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RU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行中医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并配合我院中药外敷散剂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伤后功能评分,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李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联合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治疗)和对照组(49例,仅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幅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也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勇;傅研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读经典有感:金元四大家对于泄泻的论治

    本文对金元四大家对于泄泻一病的认识进行探讨,重在探讨四大家各自的治疗特色,张从正以攻法为主治疗泄泻;刘完素用药以寒凉为主;朱丹溪治泻中加入养阴的药物;李东垣重视脾胃与泄泻的关系,这些理论给予现代治疗泄泻很大的启示.

    作者:马亦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6例内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活血化瘀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医内科收治的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医学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