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徐泽鹤
邬某,女,38岁,农民.1995年秋始作间断阵发性偏头痛,遇劳累或情志不畅而诱发.头痛甚时右半侧似劈欲裂,或如针锥刺,伴有恶心呕吐.曾多处诊治,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遍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初尚能缓解,继罔效且症情逐渐加重,深感痛苦,丧失劳力,思欲轻生,后有家人陪伴求治于吾.
作者:王维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防己及其混伪品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明显、可靠.
作者:苏瑛;熊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出率.方法:将提取丹参常用的乙醇提取法与超临界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出率明显高于乙醇提取法.结论: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丹参的提取中可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查道成;贾书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鱼腥草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调节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临床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日渐增多.笔者查阅了1994~2001年公开发行的杂志(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光盘版),有关鱼腥草的不良反应报道共38例,皆为鱼腥草过敏所引起.其中较严重的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
作者:胡洁;曹惠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注射用穿琥宁、穿琥宁注射液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经化学半合成的广谱抗菌、抗病毒新品种,化学成分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C28H35KO10)[1].目前临床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多种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治疗[2].在临床使用中,为了提高疗效,与其它抗感染药物配伍逐渐增多,配伍不当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毒副作用增加,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有的药物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穿琥宁针剂与抗感染药物合理配伍是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穿琥宁针剂与抗感染药物
作者:李文杰;曹力;李红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医院门诊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医院一般用大剂量多种抗生素治疗,其毒副作用大,安全性差.我们在2001年,用中成药心肝宝胶囊(虫草菌粉)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与抗生素先锋6号胶囊合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并以先锋6号胶囊单独使用作为对照,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建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复方小儿退热栓具有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的作用.用于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惊悸不安、咽喉肿痛等症,临床应用广泛.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150 mg,人工牛黄10 mg,南板蓝根浸膏.收载于部颁标准,但标准中人工牛黄的鉴别采用一般的显色反应,由于受其它药品辅料的干扰,反应不明显.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工牛黄中的胆酸,专一性强,斑点明显,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生;翟红;杨惠民;占风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房是医院对外的一个窗口,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保证并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中药调剂工作不仅仅是收方、发药,而是要把好中药质量的后一关.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它要求药房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把好中药调剂关.
作者:郭荣;董元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火把花根片是一种具有与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不同特点的新型药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治疗自身免疫病的高效低毒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该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王莉;相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对羚羊丝浸出物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热浸法将不同浸出时间得到的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浸出时间分别为1 h,2 h,3 h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51%,0.11%,0.01%.结论:通过此方法,可以证明不同煎煮时间对羚羊丝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显著.
作者:吴志敏;孙世君;杨令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为制定其质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惠州中药厂的双黄连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8.9%,RSD=2.5%(n=5).结论:结果准确无干扰,可为该制剂制定新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麦惠环;许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肺心病急性期病例22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及处理并发症等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20 ml+5%葡萄糖250 ml~500 ml静脉点滴,1次/d,共15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期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细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药配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依照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11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药结合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59~74岁;病程8~10 a者33例,10~15 a者18例,15 a以上者13例;治疗前平均收缩压(23.3±2.2)kPa,平均舒张压(14.9±1.52)kPa.西药组18例,男11例,女7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关于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
作者:邢福桑;冯锦东;刘凌峰;郑焕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赛若金)联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赛若金和大黄(庶/虫)虫丸)60例在护肝基础上,同时应用赛若金3×106u,肌注,1次/d,连用2周,改为1次/2 d;大黄(庶/虫)虫丸,3 g/次,3次/d,口服.对照组60例一般护肝治疗.均3个月1疗程,连用2疗程.结果:观察组在疗程结束时HBeAg及HBV-DNA阴转率为63.3%和6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透明质酸和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赛若金联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增强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周杰;王晓丽;蔡根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黄通络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或鼻饲大黄通络合剂,50 ml/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12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变化等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5%,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大黄通络合剂在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又可以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仓库是中药贮藏重地,中药流通的重要环节,中药仓库保管员担负着储存、保管、进出流动以及质量把关的重要责任.特别是新的药品管理法,以及有关药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中药的质量标准、保管措施要求更严.管理好中药仓库并非只是简单地收收发发,而是需要全面的技术知识.
作者:姚章记;孟月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急性脑梗塞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并和西医常规治疗3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刘大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一般医院常仿照中药汤剂的制法,用水煎出两次,浓缩过滤,或做成口服液,或再浓缩,加入辅料,制备成固体制剂.这些制剂的质量控制,一般只做定性检查,没有对主要有效成分作含量检测,工艺各阶段(如提取,浓缩,干燥等)的工艺条件选择也有一定盲目性.为了得到质量好,疗效佳的制剂,有必要对中药提取液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就影响中药提取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潘莹;江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彼此达到有效的沟通,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真实地了解患者身心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估,写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以达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的目的.现就笔者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舒琴;桂志雄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