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健;尹琪华;方央;寿卫清;张聪聪
目的 探讨NF-κB基因启动子区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对胚胎移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9例胚胎种植失败患者(观察组)和395例健康女性(对照组),检测两组基因分布情况,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两组NF-κB基因SNP位点rs28362491、rs230521、rs464806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根据连锁不平衡分析,NF-κB基因有3个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块(block),即block1、block2和block3(D'>0.9,r2>0.8),两组block1A-C和A-G单倍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block2和block3单倍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F-κB基因rs28362491、rs230521和rs4648068多态性位点可能与胚胎移植有关,携带有A-C单倍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胚胎种植失败.
作者:罗莉;王明珠;符乔珊;赵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计算机辅助牙颌模型螺旋CT扫描测量分析系统,并检验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牙颌模型20副,采用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石膏牙颌模型获得其断层图像,利用CT工作站完成三维图形重建,分别采用CT工作站测量工具与游标卡尺对20副牙颌模型进行牙弓长度及宽度、基骨长度及宽度测量.比较两次螺旋CT三维测量指标结果及螺旋CT三维测量指标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螺旋CT扫描测量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 两次螺旋CT三维测量牙弓长度及宽度、基骨长度及宽度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三维测量和手工测量两种方法测量牙弓长度及宽度、基骨长度及宽度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扫描测量系统可靠性合乎临床要求,具有较高准确度.结论 牙颌模型螺旋CT扫描测量分析系统作为计算机辅助诊疗系统,结果可靠,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昆;刘超;胡小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留置胃管对术中反流误吸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先行置入胃管,术毕拔除;B组不插胃管.行食管下段pH值监测,记录气腹平卧位时(T1)和气腹头低足高位后10 min时(T2)的pH值.记录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和血压,并行VAS-PONV评分.结果 A组T1和T2时的食管下段pH值高于B组(7.33±0.08 vs.7.20-±-0.09和7.21±0.11 vs.6.98±0.12)(P<0.05).A组患者VAS-PONV评分低于B组(2.44±1.22)分vs.(4.02±1.53)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时的血压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置入胃管可以减少反流误吸与PONV的发生.
作者:江钦玉;缪长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MRI测定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RI检测24例ax-SpA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并分析骶髂关节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CRP、ESR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9、0.442、0.453和0.429,P<0.05),而与IL-8、IL-17、IL-21、IL-23、TNF-α、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无关(r=0.016、0.147、0.196、0.049、0.096、0.333和0.224,P>0.05).结论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水平和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IL-6可作为监测骶髂关节病变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魏禺;王凤仙;梁军;华冰珠;周正阳;赵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产生的影响.方法 75例老年MHD患者(≥65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分别在第0、1、6、9个月肌肉注射重组乙肝疫苗20 μg;对照组36例,不注射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1年后采集血样,测定乙肝两对半及抗-HBs滴度(>10 mIU/ml为阳性).结果 1年后,试验组抗-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对照组[38.46% vs.8.33%和(298.90±190.87) mIU/ml vs.(170.56±118.98) mIU/ml](P<0.05).试验组无HBsAg转阳患者,对照组1例患者HBsAg转阳.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能促使老年MHD患者体内产生抗-HBs,降低HBV感染的风险.
作者:张晓波;周敏;陈连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pSS合并PAH的患者(PAH组)和30例未合并PAH的pSS患者(非PAH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PAH组雷诺现象、发热、咳嗽咳痰、胸闷、进展性呼吸困难和肺间质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非PAH组(P<0.05或P<0.01).PAH组外周血WBC、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PAH组,PAH组补体C3、白蛋白、TG低于非PAH组(P<0.05或P<0.01).PAH组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降压治疗,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结论 PAH是pSS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经常出现延迟诊断,且治疗和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季蓉;周红霞;杭元星;任天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化疗21例(常规化疗组),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化疗联合移植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58岁,男女比例为8∶1.首发部位累及淋巴结21例(58.3%),累及胃肠道10例(27.8%).疾病分期以Ⅲ期和Ⅳ期为主;25例有完整骨髓形态结果的患者中,骨髓累及16例(64.0%).全组2年和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3%和53.3%.年龄>58岁是MCL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常规化疗组中年龄>58岁和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MIPI)≥6分提示预后不良(P<0.05);化疗联合移植组中单核细胞计数≤0.5×109/L和sMIPI≤3分提示预后不良(P<0.05).结论 MCL多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明显改善sMIPI中高危患者的预后,可作为一线巩固治疗方案.
作者:王超;刘丹丹;陈苏宁;薛胜利;王婧婧;闫晓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85例HCC患者TLR3的表达,同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血管生成相关指标,TUNEL法检测HC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CC中,TLR3阳性表达率为58.8%(50/85),TLR3的表达与生存素和Bcl-2呈负相关(P<0.01),与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呈正相关(P<0.05或P<0.01).TLR3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MMP-2、微血管密度和内皮干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HCC中TLR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有关,提示TLR3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作者:袁明明;任晓燕;谢慧君;王伟伟;陈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 心衰患者108例均分为两组.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地高辛,试验组加用地高辛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 vs.81.48%)(P<0.05).治疗后,两组HR、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9.26% vs.7.41%) (P>0.05).结论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衰较单一应用地高辛疗效更佳.
作者:齐旭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6只小鼠分为五组:A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B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小鼠构建高Hcy模型,C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同时用叶酸0.8mg/kg灌胃,D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同时用瑞舒伐他汀0.8 mg/kg灌胃,E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同时用瑞舒伐他汀1.6mg/kg灌胃.小鼠经眼静脉采血,检测各组Hcy含量.留取小鼠主动脉标本,HE染色并用图像分析测定主动脉斑块的相对面积.培养小鼠单核细胞系,分别采用Hcy、Hcy+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MK-2206、Hcy+瑞舒伐他汀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Akt、MMP-9的表达.结果 A、E组小鼠无动脉斑块形成.B、C、D组分别有2、1、1只小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面积/血管腔面积比例分别为56.38%、20.92%、18.30%,C、D组较B组小(P<0.05);C、D、E组Hcy低于B组(P<0.05).在Hcy诱导小鼠单核细胞实验中,小鼠单核细胞随着Hcy处理时间的延长,MMP-9的表达及p-Akt水平逐步增强(P<0.01).用Akt抑制剂抑制其磷酸化后,Hcy不能诱导MMP-9的上调;用瑞舒伐他汀处理细胞后能抑制由Hcy诱导的Akt磷酸化(P<0.01),致MMP-9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Hcy诱导的Akt磷酸化来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刘爱宁;杨文刚;鞠树红;聂丹凤;孙一鸣;马骏;周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7例予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30 min,每周1次,共5周,予调强放疗照射主要危及器宫.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行PET/CT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变化率(ΔSUV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中晚期胰腺癌原发病灶治疗后的SUVmax低于治疗前(8.96±3.14 vs.12.40±4.65) (P<0.05),而其治疗后代谢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仿(99.46±33.77 vs.97.48±22.92)(P>0.05).ΔSUVmax%灵敏度、特异度和阈值分别为100%、53.3%和25.4%.以ΔSUVmax%为25.4%划分为两个亚组,两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腹腔淋巴转移、治疗前后SUVmax以及ΔSUVmax%均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SUVmax指标可用于评估中晚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及预后.
作者:杨航;张清波;杨静;尹预真;朱蔚友;庞丽俊;周虹;闵艳艳;李丹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下斜入路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B组术后使用静脉PCA;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侧TAP阻滞,每侧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比较两组术后2、24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以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术后24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肋下TAP阻滞能提高开腹手术患者术后PCA镇痛效果.
作者:田伟千;汤洋;张杰;詹伟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维A胶囊口服,每次10mg,每天2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浴;再给予窄谱UVB治疗仪光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口服,每天15~30 mg,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10% vs.76.19%) (P<0.05).观察组出现皮肤干燥1例,腹部不适2例,肝功能异常1例;对照组出现皮肤干燥1例,腹部不适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好.
作者:金京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单发肺磨玻璃影不同性别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方法 收集126例明确为肺腺癌并且TNM分期为T1N0M0的单发肺磨玻璃影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78例.对不同性别患者中p5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Ki-67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间p53、TTF-1、Napsin A、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单发肺磨玻璃影不同性别患者免疫组化结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杰;孙岳军;刘澄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析影像学在IPMN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55例患者中,分支胰管型(BD-IPMN) 36例,主胰管型(MD-IPMN) 14例,混合胰管型(MT-IPMN)5例.良恶性BD-IPMN患者的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主胰管(MPD)直径、囊壁增厚或强化以及胆管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良恶性MD-IPMN及MT-IPMN患者的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以及MPD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诊断BD-IPM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1.4%,准确率为75.5%;诊断MD-IPMN和MT-IPM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62.5%,准确率为78.9%.结论 影像学对不同分型IPMN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宇;许秦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宫腔粘连患者80例,随机分为球囊加人工周期组(A组)和宫内节育器加人工周期组(B组),每组40例.两组均按宫腔镜手术操作诊疗规范实施宫腔粘连分离术.术毕A组宫内置入球囊,球囊中注入3~5 ml生理盐水,留置5~7d;B组置入宫内节育器.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后行宫腔镜复查,了解宫腔粘连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A组宫腔粘连程度轻,复发率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97.5% vs.80.0%) (P<0.05).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加人工周期疗法对预防宫腔再粘连临床效果好.
作者:张晓兴;陈云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效果及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48例食管狭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2周后评估治疗效果,随访预后.结果 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功能等级评分和饮水试验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 vs.66.67%) (P<0.05).随访3~7周,观察组校正后预后不佳率低于对照组(18.82%vs.81.18%) (P<0.05).治疗后食用坚硬或油腻食物和治疗后饮酒为影响食管狭窄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讨论 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狭窄临床效果好.治疗后食用坚硬或油腻食物和治疗后饮酒为影响食管狭窄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吴先杰;袁珑;韦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莲慈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C组)和莲慈颗粒治疗组(D组).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 与B组相比,C组和D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和TGF-β1系膜区表达降低,肾脏病变改善(P<0.05或P<0.01);而C组与D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莲慈颗粒可显著减轻肾纤维化,降低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作者:赵静;赵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肾小管间质的急、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主要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肾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至关重要,MSCs移植虽然促进了肾损伤修复,但并未检测到移植的MSCs分化为肾脏固有细胞,提示MSCs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肾损伤修复.本文将围绕MSCs及其来源的微泡对CKD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娟;姜亚丽;王妍;朱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组合性抗体检测在鉴别诊断转移性肺腺癌和胸膜恶性间皮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常规涂片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患者胸水样本;免疫组化检测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间皮细胞(MC)、钙网膜蛋白(CR)、细胞角蛋白5/6(CK5/6)、广谱细胞角蛋白(p-CK)和CK7的表达.结果 常规涂片法诊断转移性肺腺癌35例,恶性肿瘤细胞6例及可疑恶性肿瘤细胞19例;免疫组化染色后诊断为转移性肺腺癌53例和胸膜恶性间皮瘤7例.TTF-1、Napsin A、CEA、CK7和p-CK在转移性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MC、CR及CK5/6在胸膜恶性间皮瘤组织中阳性表达,免疫组化组合性抗体检测法鉴别诊断优于常规涂片法(P<0.05).结论 组合性抗体检测在转移性肺腺癌和胸膜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优势.
作者:魏亚敏;郑锦花;马秦榕;钟玲玲;胡洁;金美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