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刘超;胡小蓓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85例HCC患者TLR3的表达,同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血管生成相关指标,TUNEL法检测HC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CC中,TLR3阳性表达率为58.8%(50/85),TLR3的表达与生存素和Bcl-2呈负相关(P<0.01),与Caspase-3、Caspase-8 和Caspase-9呈正相关(P<0.05或P<0.01).TLR3的表达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MMP-2、微血管密度和内皮干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HCC中TLR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及血管生成有关,提示TLR3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作者:袁明明;任晓燕;谢慧君;王伟伟;陈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析影像学在IPMN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55例患者中,分支胰管型(BD-IPMN) 36例,主胰管型(MD-IPMN) 14例,混合胰管型(MT-IPMN)5例.良恶性BD-IPMN患者的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主胰管(MPD)直径、囊壁增厚或强化以及胆管扩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良恶性MD-IPMN及MT-IPMN患者的壁结节或囊内实性成分强化以及MPD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诊断BD-IPM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1.4%,准确率为75.5%;诊断MD-IPMN和MT-IPM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62.5%,准确率为78.9%.结论 影像学对不同分型IPMN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宇;许秦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RI)值对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经阴道超声脉冲多普勒技术检测93例早孕流产患者宫内异常回声子宫螺旋动脉RI值.患者分为不全流产组(74例)和完全流产组(19例);比较两组子宫螺旋动脉RI值,并行ROC曲线分析,计算其诊断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RI值与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不全流产的诊断效能.结果 不全流产组子宫螺旋动脉RI值低于完全流产组(P<0.01).取佳诊断界值0.58,RI值诊断不全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67%、72.92%和79.57%.子宫螺旋动脉RI值诊断不全流产的灵敏度稍低于二维超声及CDFI(P>0.05),但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二维超声及CDFI(P<0.01).结论 子宫螺旋动脉RI值可用于不全流产和完全流产的鉴别,其诊断不全流产的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二维超声及CDFI.
作者:陈英;李静云;何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鼠颈静脉插管的方法.方法 制备小鼠颈静脉插管专用硅胶导管,小鼠麻醉后分离右侧颈外静脉,将导管插入颈外静脉并结扎固定,通过皮下隧道将导管从项背部皮肤穿出,以肝素帽封闭.结果 插管佳位置为颈横静脉与肩胛上静脉汇入点之间.插管后小鼠存活率为96.7%,术后7、14、21和28d导管通畅率分别为96.6%、93.1%、86.2%和86.2%.结论 成功建立小鼠颈静脉插管模型,为小鼠长期静脉给药、采血带来便利.
作者:宋文煜;张辰宇;殷冲冲;孙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IS-TLIF(MIS-TLIF组)与传统TLIF(Open-TLIF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末次随访行三维CT检查显示,MIS-TLIF组椎间融合率为96.4%(27/28),Open-TLIF组均融合.MIS-TLI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重返工作时间均少于Open-TLIF组(P<0.05),重返工作率高于Open-TLIF组(89.3% vs.82.1%)(P<0.05).MIS-TLIF组术后腰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Open-TLIF组(P<0.05).结论 与Open-TLIF比较,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吕游;陈鸣;秦入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患者,男,90岁,因“反复头晕10余年,加重1d”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头昏,无黑曚、晕厥,诊断为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多次出现3s以上长间歇,患者入院前1d再次出现胸闷、心慌、乏力,伴大汗明显,心电监测示快速房颤,快达150次/分.患者于2017年3月22日在局部麻醉下行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术后予以每日1次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47.5 mg控制心室率.
作者:钱进;许健;王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常住和流动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为昆明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昆明地区常住妇女22 240例,流动妇女18 960例,年龄20~65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型检测HPV,共检测23个型别;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HPV-DNA.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比较常住和流动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结果 常住妇女HPV感染率9.82%(2183/22 240),流动妇女HPV感染率17.09%(3240/18 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64,P<0.05);其中常住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低于流动妇女(7.84%vs.14.18%)(P<0.05).常住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检出率低于流动妇女(0.18% vs.0.31%)(P<0.05).常住妇女检出宫颈癌3例,流动妇女检出宫颈癌5例.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初次性行为年龄、性伴侣个数、妊娠次数等均影响HPV感染(P<0.05).结论 昆明地区流动妇女HPV感染、高级别宫颈病变发病率较常住妇女高,应加强流动妇女宫颈癌健康宣教及筛查.
作者:秦茂华;安红梅;邓继红;张雯;谭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MRI测定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RI检测24例ax-SpA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并分析骶髂关节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CRP、ESR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9、0.442、0.453和0.429,P<0.05),而与IL-8、IL-17、IL-21、IL-23、TNF-α、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无关(r=0.016、0.147、0.196、0.049、0.096、0.333和0.224,P>0.05).结论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水平和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IL-6可作为监测骶髂关节病变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魏禺;王凤仙;梁军;华冰珠;周正阳;赵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单发肺磨玻璃影不同性别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方法 收集126例明确为肺腺癌并且TNM分期为T1N0M0的单发肺磨玻璃影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78例.对不同性别患者中p53、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Ki-67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间p53、TTF-1、Napsin A、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单发肺磨玻璃影不同性别患者免疫组化结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杰;孙岳军;刘澄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产生的影响.方法 75例老年MHD患者(≥65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分别在第0、1、6、9个月肌肉注射重组乙肝疫苗20 μg;对照组36例,不注射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1年后采集血样,测定乙肝两对半及抗-HBs滴度(>10 mIU/ml为阳性).结果 1年后,试验组抗-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对照组[38.46% vs.8.33%和(298.90±190.87) mIU/ml vs.(170.56±118.98) mIU/ml](P<0.05).试验组无HBsAg转阳患者,对照组1例患者HBsAg转阳.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能促使老年MHD患者体内产生抗-HBs,降低HBV感染的风险.
作者:张晓波;周敏;陈连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 心衰患者108例均分为两组.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地高辛,试验组加用地高辛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 vs.81.48%)(P<0.05).治疗后,两组HR、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9.26% vs.7.41%) (P>0.05).结论 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衰较单一应用地高辛疗效更佳.
作者:齐旭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肾小管间质的急、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主要病理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肾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至关重要,MSCs移植虽然促进了肾损伤修复,但并未检测到移植的MSCs分化为肾脏固有细胞,提示MSCs可能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肾损伤修复.本文将围绕MSCs及其来源的微泡对CKD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娟;姜亚丽;王妍;朱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35例在胸痛发病12 h内就诊,终诊断为AMI患者168例(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B组)和非缺血性胸痛患者32例(C组).入院后10 min内(T1)、2 h(T2)、4h(T3)和8 h(T4)时分别抽取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血浆sFlt-1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结果 T1时,A组血浆sFlt-1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T2时,A组血浆sFlt-1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C组(P<0.05);T3、T4时,三组血浆sFlt-1水平相仿(P>0.05).T1时,A组血浆cTnI高于B组和C组(P<0.01).T1时采用sFlt-1与cTnI联合诊断AMI的AUC[0.962,95%CI(0.930~0.983)]高于sFlt-1和cTnI单独诊断AMI的AUC[0.825,95%CI(0.770~0.871)和0.867,95%CI(0.817~0.908)](P<0.01).结论 在AMI发生早期检测sFlt-1,有助于提高AMI的早期诊断.
作者:龚杰;罗园园;殷莹;张能;羊镇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6只小鼠分为五组:A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B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小鼠构建高Hcy模型,C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同时用叶酸0.8mg/kg灌胃,D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同时用瑞舒伐他汀0.8 mg/kg灌胃,E组采用高蛋氨酸喂养同时用瑞舒伐他汀1.6mg/kg灌胃.小鼠经眼静脉采血,检测各组Hcy含量.留取小鼠主动脉标本,HE染色并用图像分析测定主动脉斑块的相对面积.培养小鼠单核细胞系,分别采用Hcy、Hcy+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MK-2206、Hcy+瑞舒伐他汀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Akt、MMP-9的表达.结果 A、E组小鼠无动脉斑块形成.B、C、D组分别有2、1、1只小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面积/血管腔面积比例分别为56.38%、20.92%、18.30%,C、D组较B组小(P<0.05);C、D、E组Hcy低于B组(P<0.05).在Hcy诱导小鼠单核细胞实验中,小鼠单核细胞随着Hcy处理时间的延长,MMP-9的表达及p-Akt水平逐步增强(P<0.01).用Akt抑制剂抑制其磷酸化后,Hcy不能诱导MMP-9的上调;用瑞舒伐他汀处理细胞后能抑制由Hcy诱导的Akt磷酸化(P<0.01),致MMP-9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Hcy诱导的Akt磷酸化来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刘爱宁;杨文刚;鞠树红;聂丹凤;孙一鸣;马骏;周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莲慈颗粒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C组)和莲慈颗粒治疗组(D组).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 与B组相比,C组和D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和TGF-β1系膜区表达降低,肾脏病变改善(P<0.05或P<0.01);而C组与D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莲慈颗粒可显著减轻肾纤维化,降低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作者:赵静;赵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留置胃管对术中反流误吸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先行置入胃管,术毕拔除;B组不插胃管.行食管下段pH值监测,记录气腹平卧位时(T1)和气腹头低足高位后10 min时(T2)的pH值.记录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和血压,并行VAS-PONV评分.结果 A组T1和T2时的食管下段pH值高于B组(7.33±0.08 vs.7.20-±-0.09和7.21±0.11 vs.6.98±0.12)(P<0.05).A组患者VAS-PONV评分低于B组(2.44±1.22)分vs.(4.02±1.53)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时的血压和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置入胃管可以减少反流误吸与PONV的发生.
作者:江钦玉;缪长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维A胶囊口服,每次10mg,每天2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药浴;再给予窄谱UVB治疗仪光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口服,每天15~30 mg,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10% vs.76.19%) (P<0.05).观察组出现皮肤干燥1例,腹部不适2例,肝功能异常1例;对照组出现皮肤干燥1例,腹部不适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好.
作者:金京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pSS合并PAH的患者(PAH组)和30例未合并PAH的pSS患者(非PAH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PAH组雷诺现象、发热、咳嗽咳痰、胸闷、进展性呼吸困难和肺间质病变的发生率均高于非PAH组(P<0.05或P<0.01).PAH组外周血WBC、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PAH组,PAH组补体C3、白蛋白、TG低于非PAH组(P<0.05或P<0.01).PAH组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降压治疗,2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结论 PAH是pSS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经常出现延迟诊断,且治疗和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季蓉;周红霞;杭元星;任天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予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10 ml/kg灌胃联合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3 ml/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及腹腔注射,每周2次.建模成功后,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10 ml/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G和TC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G、TC和COX2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ALT、AST、TG、TC和COX2蛋白表达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无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情况;模型组大鼠肝小叶边界模糊,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变清晰,脂肪变性减轻.结论 姜黄素可降低COX2蛋白表达,减轻NAFLD大鼠的肝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
作者:黄婷婷;赵丽娟;姜双燕;杨洋;李敏;陈莎莎;朱明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应答cDNA7 (TIRC7)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单核细胞(MN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收集24例CML患者(CML组)及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新鲜骨髓或外周血,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IRC7基因在MNC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应用TIRC7引物可扩增出大小约210 bp的片段,与理论值相符.CML组TIRC7扩增条带亮度较弱,而对照组TIRC7条带明亮.CML组TIRC7相对表达量为0.085(0.032,0.197),低于对照组的0.960(0.715,2.027)(P<0.01).结论 TIRC7在CML患者MNC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可能在CM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尹玲玲;朱锋;赵恺;徐开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