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艳
目的:探讨手法加中药熏蒸对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及对腱-骨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渐进性负重、逐渐加大屈曲幅度、等长肌力锻炼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海桐皮汤熏蒸和手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腱-骨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RI胫骨、股骨骨隧道增宽在矢状位、冠状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手法加中药熏蒸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及腱-骨愈合.
作者:孙丕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与椎枕肌痉挛、椎动脉血流变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20~51岁,平均29.57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19~52岁,平均30.82岁.治疗组患者使用SDS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椎枕肌厚度、椎枕肌表面电位波幅、颈椎动脉第3段口径及血流指数和症状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椎枕肌厚度为(15.11±0.11)mm、椎枕肌表面电位波幅均值为(23.12±3.15)μV、波幅峰值为(22.79±4.12)μV、颈椎动脉第3段口径为(2.72±0.15)mm,血流速度为(34.25±9.15)cm/s,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枕肌厚度为(9.02±0.13)mm、椎枕肌表面电位波幅均值为(10.52±1.09)μV、波幅峰值为(15.56±3.45)μV、颈椎动脉第三段口径为(3.81±0.27)mm,血流速度为(49.07±8.79)cm/s,治疗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颈性眩晕与椎枕肌痉挛关系密切且予肌肉解痉或镇痛治疗后眩晕症状缓解明显.
作者:黄素芳;王朝亮;刘翠翠;张绪翠;葛庆玲;李靖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针刺加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152例风湿关节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加身痛逐瘀汤联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廖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药组,各48例,单纯西药组选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应用左氧氟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用药期间禁止剧烈活动,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止性生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45±1.03)天,短于单纯西药组的(9.78±2.14)天;治疗两周以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单纯西药组的83.33%(P<0.05);两组ADR发生率无差异(22.92%VS 20.83%,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针灸康复护理应用在肢体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针灸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康复护理应用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改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笔者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与西医对症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显著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4%、90%,明显高于对照组(44%、54%),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家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加味柴苓汤治疗肝癌腹水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肝癌腹水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顺铂和白介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柴苓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77% 和46.51%,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3+、CD4+、CD8+、NK四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四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柴苓汤辅助治疗肝癌腹水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适合推广.
作者:李卓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研究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0例的疗效.方法: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到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成参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参照组患者给予丙磺舒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妙散加味联合丙磺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胡娟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疗法的为治疗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的为对照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舒乐安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明华;章新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microRNA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mi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高血压相关信号传导网络的调控,广泛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刘思管;孔凡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选择68例免疫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ALT、AS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理与自由基清除、肝损伤组织SOD活性、调节免疫机能有关.
作者:徐晓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辨证及非辨证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效果展开观察.方法:将我院8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对照组则接受非辨证中药注射剂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相比于对照组的17.5% 显著下降,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继亮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92%,对照组为72.88%,两组相对比,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疗效佳,值得运用.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新诊断标准下中医体质类型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发挥中医药特色提供新的思路及一定的循证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定期行围产保健检查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录入有效问卷182份,统计分析提示①GDM组主要的偏颇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正常孕妇组主要偏颇体质为阳虚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验证了痰湿体质与偏嗜肥腻、甜食及肥胖有关.结论:①痰湿体质为GDM的易感偏颇体质;②可从调整饮食偏嗜、适当减重及适龄生育等入手调整GDM易感体质.
作者:谷云鹏;翟凤霞;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固本通络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诊治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本通络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晨僵等临床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通络汤能够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赵家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基础组(n=32)与实验组(n=32).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积分、晨僵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腰背疼痛积分、晨僵时间均优于基础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基础组的84.3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快速恢复.
作者:石红军;蒲祥虎;徐绍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本文旨在阐述近10余年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研究经验.不同医家对于血府逐瘀汤的临床体会不尽相同,本文就不同医家的治疗方法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提高我们今后运用血府逐瘀汤在临床上运用的有效率,并且更加熟练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鹏飞;王彦晖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讨论滋肾通阳活血方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滋肾通阳活血方与常规西药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复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前后IL-6和hs-CRP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显著(P<0.05);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IL-6和hs-CRP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滋肾通阳活血方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昊为;湛红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疗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温针灸疗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合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度(ROM)综合评定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温针灸疗法治疗以及温针灸疗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均有效,但后者疗效优于前者.采用温针灸疗法结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玉爱;兰亚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5例口服氯雷他定及复方甘草酸苷,观察组25例口服中药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自血疗法,疗程均为8周,观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3个月后随访.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临床上中药当归饮子合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荨麻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蒋婷;耿立东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