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钱明华;章新玲

关键词:背部走罐, 悬灸, 失眠, 涌泉穴
摘要:目的:观察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疗法的为治疗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的为对照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舒乐安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加身痛逐瘀汤对风湿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针刺加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152例风湿关节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加身痛逐瘀汤联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廖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天麻醒脑胶囊合脑得生颗粒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醒脑胶囊合脑得生颗粒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出血后遗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醒脑胶囊合脑得生颗粒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麻醒脑胶囊合脑得生颗粒治疗脑出血后遗症安全可靠,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国旗;房志鑫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92%,对照组为72.88%,两组相对比,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疗效佳,值得运用.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滋肾通阳活血方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滋肾通阳活血方与常规西药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复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前后IL-6和hs-CRP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显著(P<0.05);心绞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显著(P<0.05);用药前后IL-6和hs-CRP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滋肾通阳活血方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昊为;湛红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辨证与非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别采取辨证及非辨证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效果展开观察.方法:将我院8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对照组则接受非辨证中药注射剂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相比于对照组的17.5% 显著下降,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继亮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辨证分期推拿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中辨证分期推拿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5例,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和实验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以辨证分期推拿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通过JOA量表、Oswe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价患者的腰部功能,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腰腿痛改善情况,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JOA评分、Oswetry指数、VAS评分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Oswetry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Oswetry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以辨证分期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沙洪标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针灸推拿联合挑治对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挑治对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头针、体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挑治,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腘窝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肌张力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肌张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挑治对小儿痉挛型脑瘫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的肌张力,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连芬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0%,对照组为65.52%,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焦虑评分对比,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运用.

    作者:陈西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专科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腹痛、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症状积分,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腹痛、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8%,大于对照组的6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协同缓解上腹痛、腹胀、嗳气、反复出血症状,对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蒲应炎;潘奔前;殴宛新;周俊亮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择取医院收治的85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意愿分为两组,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接受蒙脱石灌肠治疗,观察组45例应用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便潜血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平均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确切,可广泛应用.

    作者:都业馨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经积极救治及护理可痊愈.

    作者:赵莉;马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疗法的为治疗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的为对照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舒乐安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明华;章新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胃息肉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及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下胃息肉典型改变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探寻与幽门螺杆菌、病理组织学改变、舌象等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内镜下胃息肉的辨证规律.方法:选择我院胃息肉患者131例,观察患者内镜下黏膜像的特点,以及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内镜下四种中医证型与息肉分型及病理分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与息肉形态、黏膜色泽、Hp感染、舌质、舌苔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胃虚寒患者内镜下息肉表面粗糙或呈颗粒状改变;息肉表面充血或糜烂在气滞痰阻证、痰热郁结证、痰瘀互结证三个证型中明显高于脾胃虚寒证型;Hp感染在痰热郁结证与痰瘀互结证两种证型多见;舌淡苔薄白多见于脾胃虚寒证;舌红苔黄腻多见于痰热郁结证;舌质紫在痰瘀互结证型多见;气滞痰阻证型多见舌淡白或暗,苔白腻.结论:胃息肉中医证型与息肉黏膜形态、黏膜色泽、Hp感染、舌质、舌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规律性.

    作者:魏茂桂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马丹阳十二穴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临床中马丹阳十二穴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性眩晕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A(57.19±10.33)cm/s、RVA(58.57±12.30)cm/s、BA(38.04±7.35)c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2.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异常情况,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马丹阳十二穴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渲芸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重庆北碚区北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0例COPD患者随机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另一组按照常规的疾病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防治知晓率、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康复锻炼率、医疗费用等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别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显著效果.

    作者:丁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为73.21%,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结论: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西医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应用.

    作者:姜德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药组,各48例,单纯西药组选择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应用左氧氟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用药期间禁止剧烈活动,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禁止性生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45±1.03)天,短于单纯西药组的(9.78±2.14)天;治疗两周以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单纯西药组的83.33%(P<0.05);两组ADR发生率无差异(22.92%VS 20.83%,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左肝升法在顽固性血管性头痛中的临床运用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顽固性血管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常见的一种.临床实践中发现相当多的顽固性血管性头痛患者并非单纯由于肝经风火、肾精亏虚引起头痛,而是由于肝阳不足,阴寒凝滞,疏泄失常,升发不及所致,此类患者往往脉弦细或沉细无力,以反复发生的巅顶、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受凉、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多发,伴有呕吐痰诞,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采用平肝潜阳、补养阴血等方法效果不理想,根据中医五脏图辨证施治原则,在治疗上注重扶阳抑阴,调枢机,畅中焦,引导气机升降,以左肝升法温通肝阳,升发肝气,疏肝柔肝,散寒止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莉芳;毛嘉媛;韦柳艳;陈晓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观察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基础组(n=32)与实验组(n=32).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积分、晨僵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腰背疼痛积分、晨僵时间均优于基础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基础组的84.3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快速恢复.

    作者:石红军;蒲祥虎;徐绍德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云南红药胶囊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病久易导致贫血,给患者带来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影响.临床治疗方法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本院运用云南红药胶囊联合妈富隆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作者:赵素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