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胰腺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陈巧;黄伟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胰腺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对胰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百草枯中毒后患者胰腺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 该患者入院后血淀粉酶指标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予综合治疗后呈现动态下降,腹胀缓解.终因病情加重死亡.结论 胰腺损伤是急性百草枯中毒后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研究1组30例,采用PROLIFT装置行全盆底重建术;研究2组30例,采用Gynemesh聚丙烯网片行全盆底重建术.根据主诉及妇科检查对手术前后脱垂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定期随访.结果 (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时间方面,研究1组和研究2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术后保留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照组阴道长度较术前缩短(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阴道长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3)术后随访时间(37.37±12.52)个月,对照组随访率96.67%,研究1组和研究2组随访率100%.研究1组1例患者复发(3.33%),研究2组2例患者复发(6.67%),对照组6例患者复发(20.00%);研究1组和研究2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 采用PROLIFT装置或Gynemesh聚丙烯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均安全、可行,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在保留患者子宫的同时可以进行全盆底结构的重建和盆底功能恢复,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谭青青;许培箴;张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拉莫三嗪过量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例癫痫患者服用抗癫痫药拉莫三嗪过量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1例癫痫患者过量服用拉莫三嗪,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检测患者HLA-B*1502基因型及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治疗方法:停用拉莫三嗪,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予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泼尼松龙80mg/d冲击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甲泼尼松龙用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1 ·d-1.结果 患者HLA-B* 1502基因型阳性,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为13μg/ml.治疗10 d后,患者皮肤红疹基本消退,口腔、外阴等黏膜恢复好转,溃疡面结痂逐渐脱皮消退,眼结膜无脓性分泌物,视力正常,血常规复查显示正常,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基于癫痫患者的治疗具有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的特点,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增加服药依从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戴柔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胰腺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对胰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合文献复习探讨百草枯中毒后患者胰腺损伤的可能机制.结果 该患者入院后血淀粉酶指标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予综合治疗后呈现动态下降,腹胀缓解.终因病情加重死亡.结论 胰腺损伤是急性百草枯中毒后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

    作者:陈巧;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

    目的 观察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3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排尿次数、单次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及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排尿次数、单次大排尿量、残余尿量、LUT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次数、单次大排尿量、残余尿量、LUTS评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龙华;操敏;江宇;章方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02例晚期NSCLC患者和98例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对晚期NSCLC化疗效果预测的价值.结果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人群[(1949±1313) μg/L vs.(705±455) μg/L](P<0.05);化疗无效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高于化疗有效患者[(2444±1385) μg/L vs.(1297±862)μg/L](P<0.05).取D-二聚体1755 μg/L为预测化疗效果的临界值时,AUC为0.804[95%CI(0.716~0.892)],预测化疗效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82.2%.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预测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单霞;朱颖;杨健;张秀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兰索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损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应激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损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HICH后应激性溃疡患者108例均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兰索拉唑30 mg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40 mg治疗;兰索拉唑或奥美拉唑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激反应及胃黏膜损伤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89% vs.72.22%) (P<0.05).治疗后,两组活性氧、丙二醛、黏着斑激酶、黏附连接相关蛋白纽蛋白、IL-2、表皮生长因子及pH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兰索拉唑治疗HICH后应激性溃疡较加用奥美拉唑效果更好.

    作者:叶峰;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4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4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4例PTL患者甲状腺腺叶切除标本,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粗针穿刺活检检查、冰冻切片、HE染色及免疫表型等综合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4例中,3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性淋巴瘤.术前,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考虑为恶性肿瘤,1例粗针穿刺活检检查考虑为恶性肿瘤,但不除外淋巴瘤.术中4例冰冻切片均诊断为淋巴瘤,术后HE染色及免疫表型均证实为淋巴瘤.结论 结合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粗针穿刺活检检查、冰冻切片、HE染色、免疫表型综合应用,可以减少PTL漏诊和误诊.

    作者:盖俊芳;白宝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分析

    目的 分析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方法 测定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A组,84例)、因女方输卵管阻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男性患者(B组,41例)和同期健康男性(C组,52例)的精液常规及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 三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精子形态率和精子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于C组[(30.21±9.45) IU/106和(19.26±3.02) IU/106 vs.(70.61±26.97) IU/106](P<0.05).结论 特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低下.

    作者:王洪华;俞红英;江世文;林孟远;顾晔;张怡璇;付锦艳;陈道桢;杨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效率

    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率.方法 经手术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80例.术前均同时接受了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两种影像学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结果 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78例均诊断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97.50%;而术前经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仅65例,诊断符合率81.25%,低于经阴道超声(P<0.05).结论 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准确率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经腹部超声检查难以发现和不能明确异位妊娠诊断的病例应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提高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率.

    作者:朱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的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 接受分娩镇痛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B和C组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和0.2%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行硬膜外分娩镇痛,D组未接受镇痛分娩作为对照.比较分娩期VAS疼痛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 A、B和C组分娩镇痛效果均较满意,VAS疼痛评分依次为C组<B组<A组(P<0.05).B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D组(P<0.05);C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其他组延长(P<0.05),且产后出血量也多于其他组(P<0.05).B组和C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于D组(P<0.05),但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四组顺产率、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相仿(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镇痛效果满意,推荐镇痛药物为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

    作者:聂鑫;孙彩凤;王慧艳;褚国强;居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颈长度测量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对早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长度测量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测定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ELISA定量测定28~34周先兆早产孕妇阴道分泌物中的fFN水平,同时经阴道B超测量宫颈长度.分析fFN定量及测量宫颈长度对7d内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353例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中,34例(9.6%)在7 d内发生早产.在宫颈长度<20 mm的孕妇中,当取25 ng/ml作为fFN临界值时,31例被认为是低风险,其中1例(3.2%)在7d内发生早产.fFN≥25 ng/ml者的7d早产率高于<25 ng/ml者(29.3%vs.3.2%)(P<0.01).在宫颈长度≥20 mm的孕妇中,当fFN临界值取200 ng/ml时,63例被认为是高风险,其中6例(9.5%)在7d内发生早产.fFN≥200 ng/ml者的7d早产率高于<200 ng/ml者(9.5%vs.2.7%)(P<0.05).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7d早产率与宫颈长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fFN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fFN定量检测联合宫颈长度测量能够提高先兆早产孕妇在7d内早产的预测价值.

    作者:吴海燕;王锡梅;黄春燕;余进进;俞筠;林亚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卵巢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卵巢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6~8周龄小鼠24只按不同X射线照射剂量0、2、4、8 Gy均分A、B、C、D组,每天照射10 min.于照射当天和照射10、30和60 d,提取各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用HE染色观察卵泡细胞数及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X射线照射导致6~8周龄小鼠卵巢损伤病理模型成功建立.D组照射后,2只小鼠死亡,2只小鼠致残且60 d时症状仍无好转.照射10、30和60 d闭锁卵泡数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P<0.05).照射30和60 d非闭锁卯泡数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减少(P<0.05).D组病理变化重,表现为卵巢间质严重纤维化.结论 在小鼠卵巢损伤病理模型,X射线4 Gy照射后30 d取材是小鼠卵巢结构发生稳定病理变化的小有效剂量和合适时间.

    作者:王越男;杨立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CL20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CC趋化因子配体20 (CCL20)在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例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及对应缓解期肠黏膜标本和30例溃疡性结肠炎伴上皮内瘤变肠黏膜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L20蛋白的表达.结果 CCL20蛋白在急性期肠黏膜中高表达,在缓解期肠黏膜表达较弱或不表达,在伴上皮内瘤变的肠黏膜中显著表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免疫组化评分高于缓解期[(6.5±0.9)分vs.(0.5±0.5)分](P<0.05);溃疡性结肠炎伴上皮内瘤变的肠黏膜免疫组化评分为(10.1±2.0)分,高于急性期和缓解期(P<0.05).结论 CCL20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伴上皮内瘤变肠黏膜中显著表达,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洁;王耀辉;高丽丽;王剑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微小RNA-502-3p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小RNA-502-3p (miR-502-3p)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0例肾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502-3p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786-O肾癌细胞,采用miR-502-3p抑制剂(下调组)、功能类似物(过表达组)或乱序(对照组)转染细胞,Transwell实验以及划痕实验检测肾癌细胞迁移能力,CCK-8实验检测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肾癌组织miR-502-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miR-502-3p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下调组细胞迁移细胞数增加,过表达组迁移细胞数量减少(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下调组肾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过表达组增殖能力降低(P<0.01).结论 miR-502-3p在肾癌组织中低表达.miR-502-3p能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陈俊泳;韩耕宇;徐雅;陈星星;聂奇伟;张征荣;邓健;谢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脂代谢水平及其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孕妇血脂、脂蛋白代谢水平及其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MS)的关系.方法 依据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选择妊娠晚期SCH孕妇334例(SCH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670例(对照组),检测血清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和游离脂肪酸(FFA),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脂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CH组血清TC、LDL-C和FF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H组高血压、肥胖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MS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CH组患者的TSH与舒张压、TC、LDL-C和FFA呈正相关(P<0.05或P<0.01),FT3/FT4与BMI、收缩压和ApoA/ApoB呈正相关(P<0.01),与TC、HDL-C、LDL-C和FFA呈负相关(P<0.01).SCH组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TPOAb阴性者,LPa水平高于TPOAb阴性者(P<0.05).结论 妊娠晚期SCH患者存在血脂异常,TC、LDL-C、FFA水平升高,高血压、肥胖发病率上升.TPOAb阳性SCH患者的HDL-C水平下降,LPa水平升高.

    作者:佘广彤;孙彩凤;王慧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乳腺癌中环状RNA功能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的癌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它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所以靶向治疗难度明显加深.因此,发现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已变得愈加迫切.近已有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癌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从而间接参与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然而,circ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有深入研究.本综述主要介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治疗现状,circRNA的结构、功能以及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寻找乳腺癌的新型有效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林方方;冯凡;张玉梅;许文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进展期胃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疑似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术前先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然后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比较.采用ROC曲线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102例中,89例病理确诊为进展期胃癌,13例为胃部良性疾病.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转运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和速率常数均高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当扩散敏感因子为400和800 s/mm2时,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弥散加权信号强度值及表面弥散系数值均低于胃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进展期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方法(P<0.05).结论 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较单一方法更为确切.

    作者:李伟;周超;汪云超;赵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沉默CXCR4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 讨沉默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将细胞分为三组:空白组不转染质粒,对照组转染含无义质粒的腺病毒载体,观察组转染含靶向CXCR4-siRNA的腺病毒载体.RT-PCR检测CXCR4 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空白组和对照组CXCR4 mRNA表达较高(P<0.05).观察组细胞增殖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细胞侵袭数少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 沉默CXCR4基因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CXCR4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陈建荣;朱光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瘫高危儿230例早期康复训练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230例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方法 收集230例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给予药物、运动功能训练及作业疗法等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并进行跟踪随访至1岁,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评估疗效.结果 230例患儿经康复训练后,正常化182例,好转4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6.52%,随访观察治愈率为79.13%.治疗后GDS各项评分及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结论 综合性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瘫高危儿的发育商,改善其预后,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作者:王海英;安宁;钱丽娟;尹莉萍;唐洪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辛伐他汀对小鼠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肺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MCMV组和辛伐他汀组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和MCMV悬液0.8 ml;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50 mg/kg灌胃,连续7d;对照组及MCMV组分别予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Toll样受体2(TLR2)蛋白表达、IFN-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以及MCMV DNA含量.结果 对照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正常;MCMV组肺泡间质水肿,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内有蛋白渗出,符合MCMV间质性肺炎的表现;辛伐他汀组间质性炎症浸润较MCMV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MCMV组TLR2蛋白表达、IFN-γ和MCP-1含量以及MCMV DNA含量增加(P<0.05);与MCMV组比较,辛伐他汀组TLR2蛋白表达、IFN-γ和MCP-1含量以及MCMV DNA含量下降(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MCMV肺炎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TLR2的表达、减少IFN-γ和MCP-1分泌以及抑制MCMV DNA的复制来发挥作用.

    作者:孙思;陈玉玲;左丽娜;张文辉;乔月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