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红;张雪梅;付开聪
智力低下(MR)的防治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问题之一.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我们曾使用养心益肾中药给智商(IQ)较低(70~100)的在校儿童服用,获得了较明显的效果[1].继而又在原方基础上添加了益肾药物,对MR患儿进行了治疗观察并获效,兹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王小超;冯栋年;朱戈宁;戴约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研制的安己口服液具有益气生血、滋补肝肾、养胃健脾、通便的功效,用于头昏耳鸣、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消化呆滞、老年肠燥便秘以及对放疗、化疗引起的造血障碍等有效.经我院临床应用多年,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旭祥;吴汉斌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黄芪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炎等均有良好的疗效[1].黄芪含有多种皂甙、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亚油酸、胆碱、生物碱、β-谷甾醇等复杂的化学成分.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黄芪对病窦综合征(轻型)也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乔丽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在药品管理系统中药品编码应该直接反应药品的各种特征,其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往药品编码多将中药、西药、中成药分别编码,即编码原则不统一,而且缺少管理所需的很多信息.针对上述缺点,我们研制了中医院药品通用编码.简介如下:
作者:费逸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红花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价格又较为昂贵,因而在市场流通中,掺伪掺杂现象时有发现,近我们在采购药材时发现了一例红花掺伪的新现象;即在红化中掺有红色或红黄色细砂子,此种情况至今尚未见有报道,在此笔者将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石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老年性瘙痒证,究其原因,大多因年老体弱,肾气渐衰,气血不足,风邪易袭,日久缠绵难愈,治疗困难.余结合临床体会,从肾论治,取得较好效果,特作介绍.
作者:孙元亮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采用薄层荧光扫描法测定天江中药(免煎饮片)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中医药人员正确认识和评价天江中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唐波;朱彩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医院中药制剂是医院根据医疗需要而自行配制的中药制剂,主要是本院临床常用而疗效确切的协定处方制剂,临床教学、科研设定的制剂及市场上无供应或供应不足的中药制剂.
作者:陈金素;张静;连红兵;吴恒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喘息性支气管炎为一种支气管炎症引起的发作性痰鸣喘咳病患.发作时病人可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面青唇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不能平卧等症状.本病死亡率很高.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和加强发作期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志贞;袁令双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控制蛇床子浓缩颗粒质量,建立蛇床子素的HPLC法;方法:色谱条件为C-18柱,甲醇-水磷酸(375:125: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结果:平均回收率99.3%,RSD为1.86%;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其它成分对其测定无干扰,可用于该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松;徐以亮;徐海波;焦广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车前子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利水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之功效[1].近年来,由于供不应求,其价格上扬,随之出现了伪品.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笔者将市场上近来出现的伪品和掺伪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作者:周彦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阿胶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作用,其性阴柔粘腻,有滞邪之弊.为缓其性,扩大其作用范围,临床常用蛤粉炒之,可使其补而不腻,长于清肺.但目前多种版本的炮制规范书中,对阿胶珠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的叙述不够具体.笔者根据在我院多年的炮制经验,对蛤粉炒阿胶的炮制及质量监控方法,拟作探讨,诚望斧正.
作者:孟少成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介绍了黄芪在历代医学诸多文献中的记载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并探讨了黄芪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前景.
作者:秦伟;程金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别名青菜七(土家族)、土香薷(土家族)等,为唇形科植物,地上部分入药,几乎分布于全国各地.本品味苦、辛、性凉.用于咳嗽、吐血、痢疾、腹泻、外伤.外用治跌打青肿、疮毒.本文对荔枝草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研究,为临床用药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谢诲;孟黎明;崔运良;高运学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胆道蛔虫是农村常见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观察治疗30例.
作者:谢秋祥;叶翠仪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有毒,归肺、胃经.常用量为3~9 g,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近来山豆根的临床应用日趋扩大,本文简述山豆根的应用概况及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葛红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 Br.的干燥成熟种子[1],始见于<临证指南医案>,曾以白蒺藜、沙苑蒺藜、沙苑白蒺藜、潼蒺藜等名称收入历代诸家本草[2].
作者:李昌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鼻渊冲剂是我院五官科的科研制剂,经临床运用多年,对于急慢性鼻窦炎等鼻腔及咽喉部炎症具有显著的疗效.方中主要有生黄芪、鱼腥草、制附片、黄芩、辛夷、苍耳子、白芷、白术、桑白皮、野菊花、薄荷等19味中药组成.
作者:蔡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病证之一.以视物昏花,旋转不定,站立不稳,甚则昏仆为特征.临床主要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四种证型.然而作者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性眩晕属瘀血阻络型者颇为常见.故对其采取活血通络的方法治疗.经28例患者临床观察,疗效颇为满意,现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丁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对中药连翘伪品紫丁香的果实形态和组织特征(包括果皮、果柄横切面以及粉末)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描述,并列表比较了连翘与紫丁香果实的鉴别点.
作者:李晓燕;傅茂东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