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京卫;孟宪宁;石林
1990年,我国医药工业决策部门曾经决定我国医药工业将向五个方面转移,重点是应用高科技创新高效药物,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医药工业,中医药方面则要逐步实现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由独立并存向两者结合的方向转移,这是我国医药工业包括中药制剂工业的战略方向.就中草药制剂而言,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是否以质量求效益、以科技为先导、合理利用资源;是否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归结到一点就是:是否是高质量的产品.
作者:胥法领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归属于祖国医学中的泄泻范畴.其病程长,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特点.
作者:傅莉先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颗粒剂在我国诞生于70年代.30年来生产工艺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在日本的汉方制剂中尤以颗粒剂为常用.它继承了汤剂的综合疗效,易吸收,显效快,又具备了成药易贮存、易携带、易服用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服用量大、工艺不合理、成分破坏严重等缺点,深受临床喜爱.
作者:石美琴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条件的改善,高脂血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脂质代谢紊乱,尤其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加绞股蓝总甙对16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况佩君;陈国唤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药煎膏剂是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其制剂过程为药料处理、煎煮浓缩、收膏等步骤.关于浓缩程度,传统方法是采用滴于桑皮纸上检验无渗润水迹为度,或用棒挑起成片状落下为度,现多采用相对密度方法来确定.我国药典(2000年版)中测试方法为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2倍,精密称定,混匀作供试液,按相对密度测定方法测定:即精密称定20℃时(除另有规定)比重瓶内样品液和新沸冷水的重量比,然后用下式计算:
作者:胡大裕;马绪先;殷喜永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考证了太子参的药用历史,并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太子参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训红;阚毓铭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ch) Bge.为常用中药,以根供药用,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主治表虚自汗和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痈疽不溃或溃不收敛以及一切元气不足等证.黄芪种植按习惯在春分前后播种(3月10日至25日),寒露前后收获(9月25日至10月10日).由于高邮气温较高,阳光、雨水充足,收获黄芪药材为干枯状、柴性大、木质化、韧性小、豆腥气微、呈鸡爪样,又算鸡爪黄芪,调到四川、湖南等地误认为伪品,经常退货.为了提高地产黄芪夏种的质量,进行黄芪夏种试验.
作者:居明秋;金玲;居明乔 刊期: 2000年第12期
1994~1999年我们科共收治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同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陆晓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白花蛇舌草是近代新开发的常用中药,其性凉,味甘、淡,归胃、小肠、大肠经,具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疮疖痈肿、急慢性胆囊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伤等病症.<中国药典>(1995年版)Ⅰ部附录拟定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一种,但经部分地区调查及文献记载,几乎多数地区使用的白花蛇舌草实为同科同属植物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 (L.) Lam.(又名水线草)或两者混在一起药用[1].本文就其品种调查、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王丽;周诚 刊期: 2000年第12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润肠液中大黄素和苍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肖红兵;王业皇 刊期: 2000年第12期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8~10月发病率高,约占同期儿科门诊就诊人数的70%.由于病因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现将我们对153例(脓血便及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的除外)单纯性腹泻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未经治疗者多于6个月内死亡[1].积极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1994-10~1999-02间应用鱼腥草注射液胸腔内注射配合中药五草汤口服,消除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尚佳,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梅;张全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习惯性便秘系指排便间隔2 d以上,粪便干燥难解,已形成习惯者.生活紧张、节奏加快、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残渣是造成习惯性便秘患者日益增多的原因.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常随年龄增长而便秘程度逐渐加重.据报道,约30%~50%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习惯性便秘可因结肠、直肠功能性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所引起.本文主要介绍辨证施食治疗功能障碍导致的习惯性便秘的经验.
作者:唐锦洪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肛门病术后,由于手术使肛门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损害,加上肛门结构特殊及手术野神经敏感而疼痛较甚,术中、术后病人较痛苦.祖国医学认为其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属于瘀血,瘀毒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我们对133例痔瘘病人术中、术后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医护质量,效果满意.
作者:刘萍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干燥叶,产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性味苦凉,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风热燥火等引起的多种咳嗽及胃热呕吐.我院地处盛产枇杷叶的闽中地区,使用的枇杷叶为本市医药公司饮片加工厂生产的产品.长期以来,市医药公司饮片加工厂将枇杷叶扎只后进行蜜炙,即将收集的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把枇杷叶纵向两边向里折成长条形,再将长条形对折成小长方形,用细线扎成小只,再晒干,蜜炙,分装成小袋,备用.笔者认为枇杷叶扎只后蜜炙有以下几项不宜,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坤全;张屏梅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我科1998-10~1999-12共收治血尿病人16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桂枝茯苓丸方出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5味药组成,主治妊娠宿有症病.以其化瘀消症之功,后人广泛应用于由血瘀引起的多种疾病,尤其在妇科临床应用甚广.
作者:吴宗群;解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2期
脑外伤综合征是头部外伤后遗的一种常见症,其痛多经久难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常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或情绪激动而诱发或加重.自1997-02~2000-02采用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脑外伤综合征32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刘鲁明;景忠良 刊期: 2000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独活及其伪品的理化鉴别依据.方法:利用显微切片检识,化学试剂颜色检识,紫外光谱检识,比较了独活及其伪品的性质.结果:独活及其伪品在荧光检识、紫外光谱下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结论:紫外光谱、荧光检识可以作为鉴别独活及其伪品的根据.
作者:陈雷;周晓英;周稚川;田树革 刊期: 2000年第12期
中药房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上等级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中药对疾病的早期预防、治疗、保健和延缓衰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加强中药房的管理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临床医教服务,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李宏 刊期: 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