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警惕中草药引起急性肾衰

肖丽明;庄志铨

关键词:药引, 中草药, 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防与治疗, 医学事业, 国内, 毒副作用, 肾损害, 应用, 文献, 疾病
摘要: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草药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草药的广泛应用中,某些中草药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引起肾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已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本文就国内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道法自然-糖尿病食疗基本准则

    饮食疗法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措施,日益受到重视.如果病人饮食控制不好,药物治疗就事倍功半.目前,临床上仍存在许多不妥当之处,下面笔者略陈管见,就正于方家.

    作者:孙立亭;王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祛银擦剂研制与临床应用

    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物制剂,就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来看并不多见.软膏剂因其固有的缺点,使病人难以接受和坚持治疗.祛银擦剂不污染衣物,不影响汗液的分泌与排泄,稳定性好,久贮亦澄明,无浑浊,无沉淀.不仅克服了软膏剂的一些缺点,且在治疗效果上又略优于同处方之软膏制剂.

    作者:王洪德;董蜀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柴胡的本草研究

    对柴胡的原植物、药用部位及功效作了本草考证与调查,认为历史上早记载柴胡的时期为汉代,其原植物为伞形科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 DW ensee sham et Y.Li和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ohotoma L.Var larlameoate Bge.的干燥根;宋代以来柴胡同属的数种植物逐渐被发现并使用,到了清代银柴胡才从柴胡项下列出,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药物;近现代有将蔷薇科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根误作柴胡记载.清代以前柴胡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近现代则载为干燥的根、全草、茎叶、苗及幼苗全草等,极不统一,造成了药用部位的混乱,今正本清源.

    作者:刘灿坤;李文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两种掺伪冰片鉴别

    冰片,根据其来源可分为3种,即梅片、艾片和机制冰片.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机制冰片.因其具开窍醍神、清热止痛之功效[1],一直是临床上的常用药.近我们连续发现了两种掺伪冰片,现将其鉴别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杨咏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蟾蜍抗癌作用简介

    蟾蜍分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和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两个品种.可夏秋二季捕捉,并可饲养供随时用.

    作者:王翠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保婴镇惊丸质量标准研究

    保婴镇惊丸系儿科用药,原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具有清热、镇惊、导滞之功.用于急热惊风、实热痰盛、目赤口疮、大便燥结、小便赤黄.目前尚无鉴别方法.由于组方中的3味药均具显微特征,因此,采用显微鉴别方法,便可鉴别出来(见图1,即显微特征图).

    作者:温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重楼与拳参混用之我见

    多年来,中药市场上对重楼和拳参的供应存在着混乱现象.药材公司把重楼和拳参混为一种药.我们曾多次提出异议,未能引起重视.1985年、1990年<中国药典>都已明确列出,重楼和拳参是两种不同的药材,仍如此混用,明显是错误的,理应及早澄清.为杜绝再混用,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见解.

    作者:周法尧;潘保华;秦银刚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紫杉醇治疗中晚期肺癌56例疗效观察

    紫杉醇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56例患者均经影象学诊断,并由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中晚期肺癌患者,用紫杉醇治疗,并设单药治疗组和联合化疗组.结果:单药治疗28例,有效率为57.1%;联合化疗28例,有效率为42.8%.结论:通过控制延长给药时间及在化疗前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和抗组胺类药物,可明显降低紫杉醇副反应的发生;紫杉醇是目前有希望的新的化疗药物之一,但目前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作者:张旋华;王素如;李凤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虫草及其常见混伪品鉴别

    虫草,学名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于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和虫体的干燥复合体,分布于海拔3 000~4 500 m的高山草甸区.其功能补肺益肾、化痰止血、益精气等,是传统药用和滋补佳品.由于虫草的应用历史悠久,功效显著,来源稀少,市价居高不下,故假冒伪品时常出现.现将常见的虫草混伪品和虫草的主要鉴别简介如下.

    作者:冯燕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人工虫体菌丝体开发与临床应用

    冬虫夏草系麦角科虫草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我国传统名贵滋补药材,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作者:于自净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急证闭脱痉厥辨

    临床闭、脱、痉、厥证,是危重症候,很多疾病可见,伤寒病中有之,杂病有之,温热病中尤多见.温热病易伤津耗液,治不得法,病至后期,由于阴精亏损,多演变为闭脱痉厥危候.对其认识,必须首先辨明温病发热、汗出、口渴、斑疹、昏谵、痉厥等症状,从而能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肖唐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经方验案三则

    1 小青龙截喘案李某,女,45岁,1994-12-16初诊.患者罹患慢性反复发作性喘咳5 a余,3 d前因外感风寒而诱发,经服头孢氨苄等药物治疗罔效而来诊.

    作者:苏玉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商陆多糖研究进展

    对商陆多糖PEP-Ⅰ,Ⅱ的提取分离、基本组成、结构特征和药理研究的进展,以及多聚酶a、NK细胞、骨髓细胞、脾细胞和LAK细胞的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学建;张俊慧;马爱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影响探讨

    从4个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即水提醇沉法使用已久,虽然使单服剂量缩小,但对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大,使原方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高速离心法、超滤法、101果汁澄清法等是近几年报道较多,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各有特点,既能单独,也可结合应用,能保证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不受损失,是值得推广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作者:白海生;张凤珍;张长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妇康热敷灵质量标准研究

    对妇康热敷灵进行显微、理化及薄层鉴别以及挥发油含量测定,制定热敷灵的质量标准.

    作者:吴增文;马卓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鉴别

    对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进行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比较鉴别,为两者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严承林;臧开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瓜霜润喉片质量标准研究

    对西瓜霜润喉片中冰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对硫酸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为完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崔波;金佩芬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浅谈药物姜制

    用姜汁炮制药物是传统的炮制方法的一部份.1995年版<中国药典>1部收载姜制的药物计有7种,包括竹茹、厚朴、黄连、草果仁、半夏、南星、白附子,说明对姜制药物的方法是给予肯定的.我们学习整理研究提高这种制药的方法同样是有意义的.

    作者:蒋泽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制备中药露剂的经验介绍

    露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主要以芳香新鲜药材为原料经蒸馏而制得的内服澄明药液.其状如朝露,澄明馨香,清冽之气可清达脏腑,药物组成虽多为单一,但在治疗上却性专力速,且含芳香挥发性成分多,可较长时间保存.

    作者:叶代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七物降下汤与高血压有关研究概况

    1 高血压的危害性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91年抽样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近10 a来,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1/4.目前,我国人群中至少有9 000万高血压患者,意味着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随着人们饮食营养的改善,高血压患病率还可能进一步升高.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从人口死亡原因来看,1995年卫生部统计表明,心血管病和脑卒中都成为我国城乡死因的首位.而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发病增多主要是由于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增多,而死于心血管病的也主要与高血压有关的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增多有关[1].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日趋严重,积极防治高血压是政府和群众的当务之急,积极开展研究防治高血压的新方法和新措施是卫生研究部门的重要任务.

    作者:韦衮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