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咏琳
医院中药房和中药店的配方发药绝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卖,从事调剂的工作人员有审方、调剂、复核、给药的职责,不仅要做到药物正确、数量准确,并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如对药物质量真伪、炮制是否得当、药品是否清洁、处方是否正确、毒性药物是否过量、是否有妊娠禁忌或配伍禁忌等,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目前从事中药调剂人员在知识、敬业精神等方面有待提高,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徐仪方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柴胡的原植物、药用部位及功效作了本草考证与调查,认为历史上早记载柴胡的时期为汉代,其原植物为伞形科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 DW ensee sham et Y.Li和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ohotoma L.Var larlameoate Bge.的干燥根;宋代以来柴胡同属的数种植物逐渐被发现并使用,到了清代银柴胡才从柴胡项下列出,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药物;近现代有将蔷薇科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根误作柴胡记载.清代以前柴胡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近现代则载为干燥的根、全草、茎叶、苗及幼苗全草等,极不统一,造成了药用部位的混乱,今正本清源.
作者:刘灿坤;李文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用药,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品种多数量大的中药资料.然而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和药材量却远远低于世界水平[1].纵观我国中药资源的开发现状,一方面资源不足,一些蕴藏丰富的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破坏,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合理地开发中医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和光辉的前景[2].
作者:刘卫华;王志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多年来,中药市场上对重楼和拳参的供应存在着混乱现象.药材公司把重楼和拳参混为一种药.我们曾多次提出异议,未能引起重视.1985年、1990年<中国药典>都已明确列出,重楼和拳参是两种不同的药材,仍如此混用,明显是错误的,理应及早澄清.为杜绝再混用,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见解.
作者:周法尧;潘保华;秦银刚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中药剂量,贵在适量.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病安全有效,准确掌握中药用量,不可忽视.本人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藉以抛砖引玉.
作者:詹锦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采用多学科测试手段对能代表山东紫石英商品药材状况的21个样品进行了质量研究.结果表明,71.4%的药材质量符合药典规定,9.5%药材含CaF2的量低于规定,19.0%药材的原矿物为二氧化硅,属混乱品种.
作者:张贞丽;谢鸿霞;韩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露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主要以芳香新鲜药材为原料经蒸馏而制得的内服澄明药液.其状如朝露,澄明馨香,清冽之气可清达脏腑,药物组成虽多为单一,但在治疗上却性专力速,且含芳香挥发性成分多,可较长时间保存.
作者:叶代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近年来西洋参的各种鉴别方法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西洋参的真伪鉴别和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作者:孙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作者:宋景龄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妇康热敷灵进行显微、理化及薄层鉴别以及挥发油含量测定,制定热敷灵的质量标准.
作者:吴增文;马卓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 高血压的危害性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91年抽样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近10 a来,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1/4.目前,我国人群中至少有9 000万高血压患者,意味着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随着人们饮食营养的改善,高血压患病率还可能进一步升高.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从人口死亡原因来看,1995年卫生部统计表明,心血管病和脑卒中都成为我国城乡死因的首位.而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发病增多主要是由于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增多,而死于心血管病的也主要与高血压有关的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增多有关[1].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日趋严重,积极防治高血压是政府和群众的当务之急,积极开展研究防治高血压的新方法和新措施是卫生研究部门的重要任务.
作者:韦衮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进行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比较鉴别,为两者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严承林;臧开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草药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草药的广泛应用中,某些中草药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引起肾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已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本文就国内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肖丽明;庄志铨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很多.质量不合格,引致疗效极不稳定,造成目前中药使用过程中中毒(或不良反应)现象呈增加趋势.除了加工炮制、贮存方法、合理用药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基源.只有基源质量控制得当,方能作深入研究.
作者:吴忠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心绞痛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多年来,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诸多心绞痛的病人进行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丽娟;吴立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锁阳是补阴药,以导师的一次意外实验结果为据,从功用主治、使用宜忌、临床应用、产地及药材进行了论证.但锁阳可以用于阳虚病证中,其性非温,属平或凉.
作者:汪运富;李军艳;李举;李广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采用正交法对消乳痈颗粒剂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经两项指标综合评价,得出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3次,每次3 h.
作者:施亚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对五灵脂及其9种伪品进行性状特征研究和报告,为五灵脂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作者:唐生斌;王劲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制备中药板蓝根冲剂的溶媒选择和配制工艺,有些省市的药品标准采用水煎煮、醇沉淀提取法.应用这种方法,乙醇消耗量较大,使工序增加,且将一部分有效成份沉淀后弃去,影响疗效.因此板蓝根冲剂的工艺改进很有必要,下面谈几点认识供同道们商讨.
作者:丁孝坤;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生脉饮口服液为<中国药典>方,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但生脉饮口服液在生产贮存过程中,时间太长,就会发生混浊、沉淀,经振摇后,许多微粒被悬浮在药液中.作者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了这一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云生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