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楼与拳参混用之我见

周法尧;潘保华;秦银刚

关键词:重楼, 拳参, 用药安全, 药材, 混用, 混乱现象, 中药, 中国, 药典, 市场, 病人
摘要:多年来,中药市场上对重楼和拳参的供应存在着混乱现象.药材公司把重楼和拳参混为一种药.我们曾多次提出异议,未能引起重视.1985年、1990年<中国药典>都已明确列出,重楼和拳参是两种不同的药材,仍如此混用,明显是错误的,理应及早澄清.为杜绝再混用,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见解.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受潮生石膏烘制温度研究

    对3批受潮生石膏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烘制并考察其失水率.分析结果表明,受潮生石膏在80 ℃温度烘制下,受潮的水分失去较完全,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曹泰山;杨庆胜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论中药资源开发途径

    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用药,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品种多数量大的中药资料.然而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和药材量却远远低于世界水平[1].纵观我国中药资源的开发现状,一方面资源不足,一些蕴藏丰富的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破坏,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合理地开发中医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和光辉的前景[2].

    作者:刘卫华;王志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浅谈药物姜制

    用姜汁炮制药物是传统的炮制方法的一部份.1995年版<中国药典>1部收载姜制的药物计有7种,包括竹茹、厚朴、黄连、草果仁、半夏、南星、白附子,说明对姜制药物的方法是给予肯定的.我们学习整理研究提高这种制药的方法同样是有意义的.

    作者:蒋泽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双柏炎痛喷雾剂薄层色谱鉴别

    采用TLC法对双柏炎痛喷雾剂中大黄、黄柏、侧柏叶、冰片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单,结果满意.

    作者:柯雪红;魏刚;方永奇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怎样去除生脉饮口服液混浊沉淀

    生脉饮口服液为<中国药典>方,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等.但生脉饮口服液在生产贮存过程中,时间太长,就会发生混浊、沉淀,经振摇后,许多微粒被悬浮在药液中.作者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了这一问题,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云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山东紫石英商品药材调查及质量研究

    采用多学科测试手段对能代表山东紫石英商品药材状况的21个样品进行了质量研究.结果表明,71.4%的药材质量符合药典规定,9.5%药材含CaF2的量低于规定,19.0%药材的原矿物为二氧化硅,属混乱品种.

    作者:张贞丽;谢鸿霞;韩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输液型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研制及质量标准研究

    对输液型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进行定性、定量的实验研究,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内容之我见

    目前,现有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大多只有简单的炮制过程,而对饮片的炮制工艺、成品性状和理化检验等项目少有具体规定,以致于中药饮片的生产、检验和使用者不能按其统一标准控制其质量优劣,因此在当前中药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中尤以饮片为.根据目前的饮片基本情况,饮片标准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作者:吕桂月;王维真;曹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洋参在其制剂中薄层色谱鉴别

    用薄层色谱法对西洋参进行了鉴别,为鉴别不同制剂中西洋参成份提供一简易方法.

    作者:吴建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保婴镇惊丸质量标准研究

    保婴镇惊丸系儿科用药,原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具有清热、镇惊、导滞之功.用于急热惊风、实热痰盛、目赤口疮、大便燥结、小便赤黄.目前尚无鉴别方法.由于组方中的3味药均具显微特征,因此,采用显微鉴别方法,便可鉴别出来(见图1,即显微特征图).

    作者:温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板蓝根冲剂工艺改进

    制备中药板蓝根冲剂的溶媒选择和配制工艺,有些省市的药品标准采用水煎煮、醇沉淀提取法.应用这种方法,乙醇消耗量较大,使工序增加,且将一部分有效成份沉淀后弃去,影响疗效.因此板蓝根冲剂的工艺改进很有必要,下面谈几点认识供同道们商讨.

    作者:丁孝坤;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双黄连临床新用途

    双黄连粉针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中药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一种新剂型,具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之功能.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轻型肺炎等外感热病的治疗.随着双黄连的广泛使用,其临床用途日趋扩大,现综述如下.

    作者:郑才友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猪苓饮片的一种新伪品-荆三棱片鉴别

    猪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Polyporus umbellalus(Per.)Fries.的干燥菌核,有利水渗湿之功效[1].笔者近日多次在药品质量检查中发现猪苓饮片中掺杂一种伪品,经鉴定系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的块茎.荆三棱功效破积行气,消积止痛,削去外皮后在吉林、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作三棱使用[2].但用未去黑色外皮的荆三棱切片后伪充猪苓饮片销售尚未见报道.由于两者功效迥异不能混淆使用.为确保临床用药准确和安全有效,笔者对两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国华;魏艳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影响探讨

    从4个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即水提醇沉法使用已久,虽然使单服剂量缩小,但对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大,使原方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高速离心法、超滤法、101果汁澄清法等是近几年报道较多,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各有特点,既能单独,也可结合应用,能保证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不受损失,是值得推广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作者:白海生;张凤珍;张长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用量大有讲究

    中药剂量,贵在适量.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病安全有效,准确掌握中药用量,不可忽视.本人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藉以抛砖引玉.

    作者:詹锦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基源质量探讨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很多.质量不合格,引致疗效极不稳定,造成目前中药使用过程中中毒(或不良反应)现象呈增加趋势.除了加工炮制、贮存方法、合理用药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基源.只有基源质量控制得当,方能作深入研究.

    作者:吴忠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消肿膏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对消肿膏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70例急性盆腔炎并有盆腔炎性包块的患者中,A组36例,治疗方法为抗生素静滴加消肿膏腹部外敷;B组34例,治疗方法为单用抗生素静滴.结果:A组比B组止痛效果好,炎性包块消失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孙永康;高苏堤;高燕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人工虫体菌丝体开发与临床应用

    冬虫夏草系麦角科虫草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我国传统名贵滋补药材,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

    作者:于自净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补血复明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

    补血复明糖浆是由19味中药煎煮过滤浓缩后制成的糖浆.对其主药何首乌、白芍中所含成分进行定性鉴别,方法快速灵敏、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夏崇才;肖红兵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两种掺伪冰片鉴别

    冰片,根据其来源可分为3种,即梅片、艾片和机制冰片.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机制冰片.因其具开窍醍神、清热止痛之功效[1],一直是临床上的常用药.近我们连续发现了两种掺伪冰片,现将其鉴别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杨咏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