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检索(Ⅰ基原性状)

陈吉炎;陈黎;陈师西;安志斌;童玉玺

关键词:何首乌, 混伪品, 基原, 性状, 索引
摘要:经过对何首乌及其4种混淆品、1种伪品的鉴定,分别从原植物、性状、组织、粉末显微特征4方面编制成检索表,使其更趋系统性和实用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论中药资源开发途径

    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用药,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拥有世界上品种多数量大的中药资料.然而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和药材量却远远低于世界水平[1].纵观我国中药资源的开发现状,一方面资源不足,一些蕴藏丰富的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和破坏,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合理地开发中医药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和光辉的前景[2].

    作者:刘卫华;王志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两种掺伪冰片鉴别

    冰片,根据其来源可分为3种,即梅片、艾片和机制冰片.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机制冰片.因其具开窍醍神、清热止痛之功效[1],一直是临床上的常用药.近我们连续发现了两种掺伪冰片,现将其鉴别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杨咏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影响探讨

    从4个方面对中药复方制剂工艺中澄清技术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即水提醇沉法使用已久,虽然使单服剂量缩小,但对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大,使原方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高速离心法、超滤法、101果汁澄清法等是近几年报道较多,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法,各有特点,既能单独,也可结合应用,能保证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不受损失,是值得推广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作者:白海生;张凤珍;张长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输液型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研制及质量标准研究

    对输液型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进行定性、定量的实验研究,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经方验案三则

    1 小青龙截喘案李某,女,45岁,1994-12-16初诊.患者罹患慢性反复发作性喘咳5 a余,3 d前因外感风寒而诱发,经服头孢氨苄等药物治疗罔效而来诊.

    作者:苏玉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用正交法探讨罗汉果止咳冲剂制粒工艺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罗汉果止咳冲剂制粒时的白糖粉投料量、用水量、乙醇用量以及混合时间等对合格颗粒的收率影响.结果表明:白糖粉投料量170 kg,总用水量为6 000 ml,乙醇用量为800 ml,混合时间为8 min,为较佳工艺,使合格颗粒的收率达到80%以上.

    作者:贺小荣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板蓝根冲剂工艺改进

    制备中药板蓝根冲剂的溶媒选择和配制工艺,有些省市的药品标准采用水煎煮、醇沉淀提取法.应用这种方法,乙醇消耗量较大,使工序增加,且将一部分有效成份沉淀后弃去,影响疗效.因此板蓝根冲剂的工艺改进很有必要,下面谈几点认识供同道们商讨.

    作者:丁孝坤;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七物降下汤与高血压有关研究概况

    1 高血压的危害性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91年抽样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近10 a来,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1/4.目前,我国人群中至少有9 000万高血压患者,意味着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随着人们饮食营养的改善,高血压患病率还可能进一步升高.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从人口死亡原因来看,1995年卫生部统计表明,心血管病和脑卒中都成为我国城乡死因的首位.而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发病增多主要是由于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增多,而死于心血管病的也主要与高血压有关的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增多有关[1].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日趋严重,积极防治高血压是政府和群众的当务之急,积极开展研究防治高血压的新方法和新措施是卫生研究部门的重要任务.

    作者:韦衮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注意北柴胡饮片中掺有白头翁

    北柴胡和白头翁均是常用中药.两者饮片外观性状很相似,掺在一起很难分辨.近几年,在中药材市场上北柴胡常常出现供需失调,价格直挺不下的现象,市场价格比白头翁高出2倍多.因此,有些不法药贩为了谋取暴利,常在北柴胡中掺入白头翁向外销售.北柴胡和白头翁的植物来源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功能及主治更是相差悬殊,这种掺伪现象对临床用药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为确保临床用药有效,现将两种药材的主要鉴别特征提供中药经营单位、医疗单位采购和使用时作参考(见表1).

    作者:姜店春;张晓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川乌中毒致死1例报道

    作者:宋景龄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地奥心血康胶囊质量标准浅析

    地奥心血康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的根茎提取物,制剂为地奥心血康胶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等.

    作者:蒋响玲;姜德长;毛红姣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浅谈银柴胡与细梗石头花鉴别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具有退虚热之功效,为清虚热的常用药.近年来由于资源之短缺,故市场上常有伪品出现,细梗石头花则是其伪品之一.为在性状上加以区别,列表如下.见表1.

    作者:吴桂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喷润法切制黄连小经验

    用喷润法切制黄连能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确保药物的疗效.现介绍如下.取黄连剪去须根,筛去灰屑,置入竹萝中,用小喷壶把水喷在黄连上,边喷边翻,反复数次,使黄连受水均匀,再盖上半干半湿的毛巾或置入缸内加盖闷润,待润至黄连有软性为度.

    作者:张广利;徐杰;徐同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中药用量大有讲究

    中药剂量,贵在适量.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病安全有效,准确掌握中药用量,不可忽视.本人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藉以抛砖引玉.

    作者:詹锦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检索(Ⅰ基原性状)

    经过对何首乌及其4种混淆品、1种伪品的鉴定,分别从原植物、性状、组织、粉末显微特征4方面编制成检索表,使其更趋系统性和实用性.

    作者:陈吉炎;陈黎;陈师西;安志斌;童玉玺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山东紫石英商品药材调查及质量研究

    采用多学科测试手段对能代表山东紫石英商品药材状况的21个样品进行了质量研究.结果表明,71.4%的药材质量符合药典规定,9.5%药材含CaF2的量低于规定,19.0%药材的原矿物为二氧化硅,属混乱品种.

    作者:张贞丽;谢鸿霞;韩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猪苓饮片的一种新伪品-荆三棱片鉴别

    猪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Polyporus umbellalus(Per.)Fries.的干燥菌核,有利水渗湿之功效[1].笔者近日多次在药品质量检查中发现猪苓饮片中掺杂一种伪品,经鉴定系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的块茎.荆三棱功效破积行气,消积止痛,削去外皮后在吉林、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作三棱使用[2].但用未去黑色外皮的荆三棱切片后伪充猪苓饮片销售尚未见报道.由于两者功效迥异不能混淆使用.为确保临床用药准确和安全有效,笔者对两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国华;魏艳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西洋参在其制剂中薄层色谱鉴别

    用薄层色谱法对西洋参进行了鉴别,为鉴别不同制剂中西洋参成份提供一简易方法.

    作者:吴建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太行山区地产漏芦原植物调查及鉴定

    对太行山区地产漏芦的原植物和商品药材进行了调查与鉴定,确认在该地区收购和使用的漏芦为菊科罗罗葱的根,祁州漏芦作白头翁使用,禹州漏芦和白头翁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作者:张洪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妇康热敷灵质量标准研究

    对妇康热敷灵进行显微、理化及薄层鉴别以及挥发油含量测定,制定热敷灵的质量标准.

    作者:吴增文;马卓 刊期: 199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