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秀萍;侯沧
经考证,较早载于<神农本草经>的白蒿应为菊科植物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Ehrh.ex Willd..
作者:张树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计算机在我国医药事业中的应用报道始于80年代初.当时由于经验不足,多为低水平的重复,实际应用效果较差;直到1991年以后,随着一批高水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计算机应用又开始升温,且从单项应用走向系统应用,从单机应用向网络发展,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使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1996年初,我院为加强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病区、药房、器械、财务、病案、科研等各个领域,采用电脑联网管理.药库管理电脑化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者:李正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医中药为主辨证分型,配合局部对症处理,治疗口腔溃疡80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33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
作者:施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1],临床上常用于精血不足、虚劳精亏、目暗不明等证.它的特点是既能补阴又能养血.
作者:李逢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吴义堂;谢友如;杨庆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陈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综述了红景天的抗衰老、抗缺氧、对肌体双向调节、抗不良刺激、抗病毒、抗肿瘤、抗疲劳作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毒性及致突变性致畸的研究.
作者:王亮;游冬青;陈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补精1号口服液是我院自制制剂,是由原来的丸剂改剂型而来,其制备工艺根据药性、临床、生产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分析比较而得来.根据方中药物有效成分及其溶解性能确定制备工艺是以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为基本路线.其若干特殊药物作了特殊处理,确定了其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简述如下.
作者:张志军;孙文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清咽糖浆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及佳工艺、检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南方;程士泉;金京娥;杨焰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mii Benth.的根,又名干葛、甘葛、葛条根、粉葛.性味甘,辛,平.入肺、胃经.功能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临证时按传统功效与相代药理相结合,灵活配伍,应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现将临床应用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苏春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采用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50例,取得一定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50例中,男32例,女18例;病程长为22a,短为1个月;年龄小者3岁,大者57岁,疗程短为3个月,长为1a,平均为6个月.病例分型:肾阴虚型31例,肾阳虚型19例,共50例.
作者:王贵侠;童圆圆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刺五加又称五加参,它在中国民间很早就供药用,是中药五加皮的一种.具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补肾健脾等功效.
作者:刘起华;朱礼;李文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上的复合体.别名: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冬虫夏草相似的品种常混作正品使用,后经鉴定为亚香棒虫草菌Cordyceps hawkesii Gray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实体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俗称:霍克斯虫草,为冬虫夏草的伪品.本文从二者的性状、显微、理化作对比鉴别,以供参考.
作者:秦伟华;李建民;徐春玲;李学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葵子,苘麻子都具有清热的作用,同属植物,但冬葵子是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苘麻子是锦葵科植物苘麻子的种子,功能与主治大不相同.<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已收载.在药品监督普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中药房两者混用.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有效.现将两种药品性状鉴别与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供鉴别时参考.
作者:苗兴满;郑秀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根据胆总管结石并有痰瘀郁结于胆管的病机,在利胆排石的基础上,配以散瘀软坚化痰的瓦楞子,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术.临床观察胆总管结石147例,治愈60例,显效59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达100%.其中结石小于2cm的治愈率为49.47%(47/95).认为胆总管结石小于2cm应优先考虑体外震波碎石术加排石治疗.
作者:王树声;白遵光;彭棣华;张策;王志伟;林恩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张春梅;陈华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羚羊角粉的新制备法处方调配羚羊角粉时,药房均临时制备.一般用锉刀锉成细粉,既费时费工,还会造成药粉的浪费.此法用钢刀(为工厂报废的钢锯片制成)顺羚羊角由上往下刮,刮成薄细丝状,放入乳钵中研成细粉即成.如若制剂时大量需要,则可将刮成的细丝放入电研船中研粉.此法省时省力.
作者:周世康;王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王素如;李凤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如何开发利用小兴安岭植物药材资源优势提出对策建议,为振兴林区经济提出新的设想.
作者:计桂香;李萍;李建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临床上使用氨苄青霉素引起皮疹较为多见,1990-01~1997-10间,笔者自拟安敏汤治疗氨苄青霉素皮疹8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陈革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