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如;李凤阁
作者:侯燕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中药炮制中理论、方法、炮制工具设计的内容与美学的关系,以期发掘中药炮制的美学内涵,促使中药炮制向更美的方向发展.
作者:孔增科;武克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蒙药地锦草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优于水提取法;用6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 h后回流提取1.5 h,共提取3次为佳方案;提取液经石油醚脱色正丁醇萃取即得精制总黄酮.
作者:巴根那;赵贤芳;白玉霞;张昕原;孙福详;乌日娜;王志民;李宝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近10余a来国内采用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电位法等测定麻黄碱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延峰;赵雪梅;王蕾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防感口服液在贮藏过程中出现的浑浊或沉淀现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醇沉方法、蔗糖的沸腾时间、 pH值、搅拌时间、成品灭菌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口服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源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羚羊角粉的新制备法处方调配羚羊角粉时,药房均临时制备.一般用锉刀锉成细粉,既费时费工,还会造成药粉的浪费.此法用钢刀(为工厂报废的钢锯片制成)顺羚羊角由上往下刮,刮成薄细丝状,放入乳钵中研成细粉即成.如若制剂时大量需要,则可将刮成的细丝放入电研船中研粉.此法省时省力.
作者:周世康;王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陈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5%氧化锌软膏是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及接触性皮炎等常见病的药物,我们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湿疹软膏,具有消炎、抗过敏、收敛、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皮肤湿疹、瘙痒、及各种过敏性皮肤病,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森;孙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葵子,苘麻子都具有清热的作用,同属植物,但冬葵子是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苘麻子是锦葵科植物苘麻子的种子,功能与主治大不相同.<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已收载.在药品监督普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中药房两者混用.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有效.现将两种药品性状鉴别与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供鉴别时参考.
作者:苗兴满;郑秀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补精1号口服液是我院自制制剂,是由原来的丸剂改剂型而来,其制备工艺根据药性、临床、生产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分析比较而得来.根据方中药物有效成分及其溶解性能确定制备工艺是以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为基本路线.其若干特殊药物作了特殊处理,确定了其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简述如下.
作者:张志军;孙文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介绍了消瘀乳膏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并对其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疖肿、无名肿毒、注射所致肿痛计182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发现,其显效率为73.1%,总有效率为94.5%.提示消瘀乳膏使用方便,为治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疖肿等的有效中药乳膏剂.
作者:刘云芳;陶荣芬;施忠;李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利用青黛蚤休饮治疗疱疹性口腔炎3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选择根据发热急骤、流涎,拒绝吃奶、进食、烦躁不安.颊、唇内粘膜及舌面布有疱疹,开始为小红点,从数个到几十个不等,很快变成淡黄色的表浅溃疡,溃疡逐渐被以膜状物.常并发颌下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者为治疗对象.
作者:任桂梅;张华;张美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近10a来,我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病9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与逍遥散20例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运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邵云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西红花,又名番红花.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及苏联中亚西亚一带.我国浙江、江苏、北京等地也有少量栽培.此药药源短缺,价格昂贵,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曾发现以其它植物花丝、花冠狭条或纸浆片染色后伪充.经药检证实,以红花伪充西红花的常见.又因西红花、红花两药药物名称、药材形状有些相似,很容易被混淆.为此,笔者就西红花与红花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成分、性味功能等方面加以鉴别,简述如下.
作者:王翠珍;王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清咽糖浆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及佳工艺、检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南方;程士泉;金京娥;杨焰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全蝎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Buthidae)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全体.全蝎药材分为淡全蝎和咸全蝎,盐制有去毒和防腐的作用,故市场上以咸全蝎为多见.但是近年来药材市场上的咸全蝎所含水分、盐分的量明显超出药材的炮制要求,且差异很大.鉴此,笔者在不同的供货单位取样观察分析,以期对市售药材的含水、盐量有比较确切的了解,并对此提出讨论,希望引起广大药材工作者对全蝎药材质量问题的重视.
作者:孙守祥;刘和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TLC对参葛胶囊中的人参、葛根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巫乾林;闫雪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药剂科协助妇产科根据中医理论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二黄消炎片,经临床应用表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疗效确切.现将该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介绍如下.
作者:段锦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张明德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