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芹;王玲;曹保云;高梅珍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抗感解毒胶囊剂中黄芩甙含量,经方法学考察,其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回收率为97.4%, RSD为1.7%,为该制剂质量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桂萍;王淑娟;王淑芬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从药材形状、显微镜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巴戟天与其伪品进行鉴别.为巴戟天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梅淑华;杨玉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为揭示儿童使用自拟哮喘散药物不良反应及体征,采用纯中药散剂,对医院110例门诊儿童进行3个月外治哮喘病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10例患儿中发生60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54.5%.提示对儿童外治药物不良反应予重视,对一些毒性药品应慎用或避免对儿童长期使用.
作者:刘立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秦艽及其混伪品的来源和形态特征进行鉴别,为同行鉴别秦艽伪品提供参考.
作者:杨秀梅;王慧春 刊期: 1999年第12期
金疮止血消炎药是我院经省科委立项的科研课题,是一种止血消炎促进组织愈合的新型中药止血制剂.该处方源于<金匮要略>,是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验方,经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千余例疗效观察,认定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本文对金疮止血消炎药进行了有关质量标准研究的探讨.
作者:张剑;程文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含丁香罗勒油的制剂卫生检查中所采用稀释剂进行实验对比.结果发现,如按规定采用吐温-80稀释,乳化不全,影响了控制菌的检出;如改用市售白猫洗洁精作乳化稀释,不但操作简便,且乳化充分,可明显提高控制菌的检出率.
作者:印德贤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芒果核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药源提供了鉴定资料.
作者:龙燕;图雅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皮肤病,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以下肢皮肤发生暗红色溃疡,疼痛,行走不便,影响工作,可反复发生为特点.我院1993年以来运用中草药黄连解毒汤治疗下肢溃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朱银仙 刊期: 1999年第12期
笔者常发现一些假劣中药材及其伪品在市场流通,尤其是贵重紧缺的品种中假冒现象较为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贵重中药材及伪品的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赵延斌 刊期: 1999年第12期
笔者于1990~1997年间对来自中医妇科门诊的45例不孕证病人(已排除男方疾患),均作治疗前超声检查,卵泡监测,受孕后超声复查,中医治疗继续观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其芳;俞亚虹 刊期: 1999年第12期
采用TLC法对麝香保心康片中麝香、冰片、延胡索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王俊香;李军勇;庄建红;简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云南白药是中外驰名的中成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腐生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以治疗跌打损伤出血疾患著称,而且主要作为内服之品.近年临床外敷治疗各种疾病有了新进展,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卢绍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中药醋制已有2200多年历史,其品种达250余种,其中植物药144种、动物药53种、矿物药54种.据文献记载,中药醋制始于先秦,用醋制药7种;到唐代增加到33种;宋代增加到99种,为品种增加多,发展快的年代.满清时代,发展中药醋制品2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39个品种.如先秦有商陆载于<五十二病方>,唐代有豉载于<新修本草>;艾叶、磁石载于<银海精微>;宋代有乌蛇肉、禹粮石、蛤蚧、虎骨、芫花、雄黄、巴豆、防风、五灵脂等,载于<太平圣惠方>;清代有射干、木鳖子、酸枣仁等,载于<得配本草>;解放后增五味子、没药、豹骨、载于<中药大辞典>.
作者:肖健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虫类药治疗男科疾病由来已久,其行走攻窜,通经活络,疏逐搜剔的特性擅治疑难杂症备受古代医家的重视.而今医家,更将虫类药物功效发挥淋漓尽致,现将学习所得,简述如下.
作者:裴军;王洪君 刊期: 1999年第12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能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及渗出性出血和水肿,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斑点、瘀斑、关节酸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等综合性症状和体征.笔者采用凉血地黄汤为主治疗本病,并对其中46例进行追踪比较、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现阐述如下:
作者:郭仪仙;郭素钦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作者:蒋纪洋;郝桂英;宋朝霞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20年来有关王不留行的炮制技术、技巧的专论进行简述,为王不留行炮制技术及饮片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孙永法;庄衍秀;徐建军;刘玉;李来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本草纲目>附方方简药精,乃李时珍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荟萃.笔者于多年之临床中曾广泛应用研讨之,现择其屡获佳效者简介如下.
作者:王彦秋;李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对浙江使用的功劳叶进行了品种调查,发现主要有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枸骨、华南十大功劳等4种植物,并对它们进行植物性状特征鉴别.
作者:陆维承 刊期: 1999年第12期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连红愈创灵中连翘甙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作者:刘爱华;张玲;单卫华;时延增;孙茂丽;李春玲 刊期: 199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