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1999年12期文献
  • 超声对中医药治疗不孕证疗效监测

    笔者于1990~1997年间对来自中医妇科门诊的45例不孕证病人(已排除男方疾患),均作治疗前超声检查,卵泡监测,受孕后超声复查,中医治疗继续观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其芳;俞亚虹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霜煎治疗48例胃食道反流性咽喉病疗效观察

    通过金霜煎治疗48例胃食道反流性咽喉病,与西医治疗45例作临床疗效对比观察,金霜煎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P<0.01).

    作者:范东;李忠民;叶朝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辨证治疗运动员急性腰扭伤临床小结

    腰脊柱是人体上半身体的支点,为整个脊柱负重大的部位,也是活动多频繁的部位.在大强度高对抗的竟技体育运动中,急性腰扭伤是各运动项目中极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损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肌肉、韧带损伤和关节扭伤等.损伤后主要由于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而影响其训练.笔者根据其不同的损伤部位分为腰肌拉伤、棘间韧带损伤、小关节损伤和骶髂关节扭伤等四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景林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

    笔者自1994-03~1999-03,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在4~10岁间16例,11~16岁之间5例;发病1 d就诊者4例,2 d就诊者15例,3 d以上就诊者2例;曾用抗生素治疗者8例.21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纳差和腮腺肿痛.其中单侧腮腺肿胀者17例,双侧腮腺肿胀者4例;有16例体温超过38℃.

    作者:肖斌;孔庆丽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中医药为主治疗白癜风38例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局部色素脱失,影响容颜,易诊难治.本人在临床上采用活血祛风法为主,配合补骨脂酊外涂及梅花针弹刺局部治疗38例白癜风,效果尚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华娣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耳穴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507例疗效观察

    近视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轴性近视,二是屈光性近视,三是假性近视.前两种已发生器质性变化,为器质性近视;后一种无器质性改变,多是因青少年用眼不当所致,如看电视时间过长,距离太近,或学习环境光线不良,体位不正,目标过近或使用目力不当,使调节太过以致视力过度疲劳,睫状肌长期痉挛,导致晶状体持续处于凸度增加的状态,而出现近视症状.在临床上,青少年近视多属此类.而耳穴压豆治疗此类近视疗效突出.对器质性近视也有明显疗效,需要的治疗时间较前者为长.近5 a,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治青少年近视507例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秀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黄连解毒汤治疗下肢溃疡306例

    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皮肤病,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以下肢皮肤发生暗红色溃疡,疼痛,行走不便,影响工作,可反复发生为特点.我院1993年以来运用中草药黄连解毒汤治疗下肢溃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朱银仙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深海鱼油制剂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因此,若能降低血中的脂质含量即可减轻上述两种疾病的病情或减少两病的发病率.笔者近年来应用深海鱼油制剂-多烯康胶丸治疗高脂血症145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遵贵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分型辨治肠道易激综合征84例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约占胃肠疾病的30%~50%.本病对症治疗虽可获效,但根治往往困难.笔者从1994-07~1996-12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84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奇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86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治疗40岁以上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8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按照国际阳痿学会的阳痿定义: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使性交不满意,且有3个月以上病史作为诊断标准.86例中年龄小的40岁,大的72岁,都为已婚,配偶健在;病程长20 a,短3个月;有8例承认夫妇关系不协调;合并有高血压11例,肺气肿17例,甲减8例;体检发现阴毛稀少,萎黄夹有白色阴毛的72例;睾丸纵径<3.5 cm66例;夜间及清晨阴茎很少勃起(10 d中0~1次勃起)的68例,阴茎海绵体注射 PGE1 15 μg 后能正常勃起的79例.

    作者:解小成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凉血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能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及渗出性出血和水肿,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斑点、瘀斑、关节酸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等综合性症状和体征.笔者采用凉血地黄汤为主治疗本病,并对其中46例进行追踪比较、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现阐述如下:

    作者:郭仪仙;郭素钦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心理及中西药综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

    1 材料及方法1.1 对象:本院体检及就诊病员800例,男410例,女390例;年龄大64岁,小10岁,平均32岁.1.2 诊断依据:1990年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3 实验室资料: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作肝功能,转氨酶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查.经酶标法查HBV.M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三阳),或其中的两项阳性,无明显自觉症状及肝病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或大致正常.

    作者:吴长俊;杨敏;胡健业;沈宏根;王书奉;印红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自拟哮喘散外治儿童哮喘病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

    为揭示儿童使用自拟哮喘散药物不良反应及体征,采用纯中药散剂,对医院110例门诊儿童进行3个月外治哮喘病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10例患儿中发生60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54.5%.提示对儿童外治药物不良反应予重视,对一些毒性药品应慎用或避免对儿童长期使用.

    作者:刘立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预结灵软膏防治肌注硬结临床观察

    随机选择110例行臀部肌注的病人,观察预结灵软膏防治肌注硬结的作用.结果发现:未敷预结灵的对照侧局部变化快,从轻度发展到重度所用时间短,且见欠均质团块;而治疗侧变化缓慢或无明显变化,硬结出现时间晚,未见包块.提示中药预结灵对肌注所形成的硬结有明显防治作用.

    作者:刘玉芹;王玲;曹保云;高梅珍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本草纲目>附方临床验证四则

    <本草纲目>附方方简药精,乃李时珍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荟萃.笔者于多年之临床中曾广泛应用研讨之,现择其屡获佳效者简介如下.

    作者:王彦秋;李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温中法临证运用心得

    温中法,即温运中阳法,是指用干姜、附子、吴茱萸、肉桂等温中祛寒之品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方法.脾胃虚寒证在中焦脾胃病证中为多见,临床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一般情况下,脾气虚损运化无权,用益气健脾法治疗;如同时伴有寒象,则用温中法.温中之品能振奋脏腑阳气,有助于脾胃运化,精气化生,气机通畅.我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并不囿于有无寒象,抓住脾失健运这一关键,有寒象者用之,无寒象者亦用之,甚至有热象者亦反佐之,这对提高诊治脾胃病的疗效,大有裨益.兹将点滴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孙家元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 62例中,男24例,女38例;年龄12~40岁;病程为1周~2 a.均有活动后胸闷心悸,全身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其中40例有典型上感病史;2例有胃肠病史.心脏检查:心电图异常59例.病原学检测用超敏的多聚酶链反应方法(PCR):其中检测用柯萨奇B组病毒阳性38例;腺病毒9例;轮状病毒1例;流感病毒4例;病毒检测阴性10例.62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座谈会拟定的心肌炎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心肌病变.

    作者:佟爱华;王永锋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痰瘀同治是治疗癫痫的发展方向

    追本溯源探讨痰瘀同治法在治疗癫痫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不可估量的前途,并就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简略讨论,旨在引起同仁们的兴趣和关注.

    作者:王一鹏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热熨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体会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腺体长期充血、腺小管阻塞和腺体功能低下等原因,可出现尿频、尿痛、小腹坠胀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疗效多不理想.笔者采用热熨法治疗慢性前腺炎21例,效果显著,兹介绍如下.

    作者:钱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清热糖浆治疗小儿上感发热100例疗效观察

    上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目前多用抗生素治疗.我院用自制的清热糖浆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菊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外敷临床应用

    云南白药是中外驰名的中成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腐生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以治疗跌打损伤出血疾患著称,而且主要作为内服之品.近年临床外敷治疗各种疾病有了新进展,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卢绍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虫类药在男科疾病中应用

    虫类药治疗男科疾病由来已久,其行走攻窜,通经活络,疏逐搜剔的特性擅治疑难杂症备受古代医家的重视.而今医家,更将虫类药物功效发挥淋漓尽致,现将学习所得,简述如下.

    作者:裴军;王洪君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速效救心丸临床新用

    速效救心丸是由川芎、冰片等组成的滴丸型中成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用于治疗其他多种疾病,亦取得良好疗效,现概述如下.1 治疗偏头痛 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川芎有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之功,又秉升散之性,为治头痛之要药;冰片辛香走窜,有通窍醒神定痛之功.李兆秋等[1]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偏头痛42例并与34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口服速效救心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硝苯啶10 mg/次,3次/d.3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66.7%),好转12例(28.6%),无效2例(4.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8例(23.5%),好转15例(44.1%),无效11例(32.6%),总有效率67.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石国宇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沙棘药理作用

    沙棘又名白醋酸柳或黄酸刺,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维生素类、黄酮类、萜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油、脂肪酸、有机酸以及15种微量元素.它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本文将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刁景丽;白在贤;李彩霞;刘占强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功劳叶品种调查及鉴别

    对浙江使用的功劳叶进行了品种调查,发现主要有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枸骨、华南十大功劳等4种植物,并对它们进行植物性状特征鉴别.

    作者:陆维承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几种常见贵重中药材及其伪品鉴别

    笔者常发现一些假劣中药材及其伪品在市场流通,尤其是贵重紧缺的品种中假冒现象较为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贵重中药材及伪品的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赵延斌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车前子与其伪品荆芥子

    车前子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的功效.近年来,在药品检验中发现有以唇形科植物荆芥的种子伪充车前子药用的,这两种药材外形细小,性状、颜色非常相似,外观不易区别.我们运用导数光谱法对正品车前子与其伪品荆芥子进行了一阶导数光谱图的测定,为药材鉴别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统康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巴戟天与伪品鉴别研究

    从药材形状、显微镜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巴戟天与其伪品进行鉴别.为巴戟天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梅淑华;杨玉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芒果核生药鉴定

    对芒果核进行性状、显微鉴别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药源提供了鉴定资料.

    作者:龙燕;图雅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钱白花蛇与伪品赤链蛇鉴别

    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别名白花蛇、寸白蛇、气微腥、味微咸、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商品中常有混杂,以游蛇科多种动物蛇伪充较为常见,其中有一种外观与正品十分相似,经笔者鉴定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Dinodin rufozonatum (Cantor)去内脏的干燥幼体.本文仅从性状作对比鉴别,以供参考.

    作者:李学彬;秦伟华;王慧敏;王颖;戴晓琪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巴戟天与四川虎刺鉴别

    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在我院购进的多批巴戟天中,全部混有同科植物四川虎刺Damuacanthus offioinarum Huang的根,由于二者的外观形状较为相似,不易鉴别.为此,特将二者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作一比较.

    作者:李永良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秦艽及其混伪品鉴别

    对秦艽及其混伪品的来源和形态特征进行鉴别,为同行鉴别秦艽伪品提供参考.

    作者:杨秀梅;王慧春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草豆蔻与蓬莪术种子团鉴别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种子团[1].为中医临床用之芳香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等功效.近,地区由药材部门购进的草豆蔻药材内掺有约20%的伪品,经鉴定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ma zedoaria (Berg.) Rosc的干燥种子团.为确保中医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将其简易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景芝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地奥心血康胶囊外观与显微鉴别

    地奥心血康胶囊为地奥心血康(薯蓣科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的根茎提取物)经加工制成的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功能,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近笔者在监督检查时发现三批地奥心血康胶囊(批号分别是980756、9910131、9808067)外观与正品有区别,又辅助于显微鉴别,发现为假药.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真伪地奥心血康胶囊的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宋吉莲;温明智;邢晔忠;刘传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麝香保心康片薄层色谱鉴别

    采用TLC法对麝香保心康片中麝香、冰片、延胡索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作者:王俊香;李军勇;庄建红;简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白花蛇舌草与其伪品蚤缀的鉴别

    介绍一种白花蛇舌草新伪品-蚤缀,并从性状、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几方面与白花蛇舌草进行了比较鉴别.

    作者:郑国平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蛤蚧及其伪品比较鉴别

    对蛤蚧的性状作了描述并与常见五种伪品的性状特征作了比较,供临床用药鉴别参考.

    作者:王金龙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中药药渣综合开发利用

    中药材经一定溶媒或方式提取后所剩残渣称为药渣,通常被作为废弃物.其实,药材经提取往往只是提出了部分成分,尚有许多有效或非有效成分残留在药渣中,有待进一步利用.

    作者:黄跃进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山药栽培研究

    笔者对近十几年来的山药栽培研究作系统的综合整理,并对<中国药典>所载山药、地方标准的山药作比较,以期待科技工作者对<中国药典>所载山药的栽培研究有正确的认识和突破.

    作者:钟仕强;冯世鑫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抗感解毒胶囊剂中黄芩甙含量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抗感解毒胶囊剂中黄芩甙含量,经方法学考察,其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回收率为97.4%, RSD为1.7%,为该制剂质量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桂萍;王淑娟;王淑芬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连红愈创灵中连翘甙含量测定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连红愈创灵中连翘甙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作者:刘爱华;张玲;单卫华;时延增;孙茂丽;李春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煎药用水与时间

    水,对中药材有较强的穿透力,可溶解中药材中的生物碱、甙类、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糖类、多糖类和无机盐等有效成分,是煎煮中药的常用溶媒.在实践中,笔者观察到煎药用水的质与量,煎煮的时间与方法,对药效均有较大的影响,简述如下.

    作者:林德元;徐锦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柴芩口服液稳定性考查

    以黄芩甙含量为指标,采用恒温加速实验法和留样观察法,对柴芩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考查.预测t25℃0.9为397 d.

    作者:蔡越秀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温度对灯盏花素注射液含量影响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灯盏花素注射液的吸收度,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加温破坏实验后其含量的变化,观察分析温度对该产品含量的影响.

    作者:陈丽;画红顺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含丁香罗勒油制剂卫生检验稀释剂改进

    对含丁香罗勒油的制剂卫生检查中所采用稀释剂进行实验对比.结果发现,如按规定采用吐温-80稀释,乳化不全,影响了控制菌的检出;如改用市售白猫洗洁精作乳化稀释,不但操作简便,且乳化充分,可明显提高控制菌的检出率.

    作者:印德贤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对小儿热毒清冲剂中主要组成药物金银花、大黄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冲剂中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含量.测得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7%, RSD为1.02%.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豪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咽舒合剂制备及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以往在治疗上采用消炎及对症处理.自1998-11以来,我院采用纯中药制剂咽舒合剂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咽舒合剂的制备方法及治疗结果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戈大春;张焕清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疮止血消炎药质量标准研究

    金疮止血消炎药是我院经省科委立项的科研课题,是一种止血消炎促进组织愈合的新型中药止血制剂.该处方源于<金匮要略>,是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验方,经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千余例疗效观察,认定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本文对金疮止血消炎药进行了有关质量标准研究的探讨.

    作者:张剑;程文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注射剂澄明度

    中药注射剂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等优点.在解决中医急症、重症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不少品种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特别是多味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大部分产品是中药材综合成分的提取物,往往因提取工艺不够完善,一些大分子的杂质未能完全除去,从而使中药注射剂在配液时、或灭菌后、或贮存过程中出现色泽变深、浑浊、沉淀等,使制剂澄明度不合格,给生产带来麻烦或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降低疗效,影响临床使用.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及生产经验,笔者就中药注射剂澄明度谈几点看法.

    作者:唐国胜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清宫冲剂中人参皂甙Rb1含量测定

    用薄层-比色法测定了中成药清宫冲剂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差为1.0%(n=5).可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王树实;姜鸿;邹桂欣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含量

    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流动相为70%甲醇,检测波长274 nm,平均回收率99.48%.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张忠春;管玉民;王健;王官连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黄膏研制及临床运用

    金黄膏是我院药剂科根据本院同名验方制成的便于临床使用的外用新剂型,经多年临床使用,本药不仅适应证广,而且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制备方法 称取白及、姜黄各1 000 g,白芷、生南星、黄柏、木香、生半夏、天花粉、苍术、生大黄、厚朴、陈皮、生黄芩、生甘草各500 g,丹皮400 g,黄连250 g.筛选干净,60℃烘干30 min,粉碎,过80目筛,混匀.按药粉∶凡士林=1∶4的比例调匀,灌装于盛膏缸中,备用.

    作者:张彩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的用药分析,旨在根据本院中医的用药特点,对中药实施计划采购、合理储备、量化管理,并为中药房药斗的合理排列提供依据.1 习用品与单张处方用药数量1.1 统计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药处方123578张,将每张处方中的每味中药及其剂量输入微机,用自编程序,统计出所用到的中药种数、每剂药平均含药味数与剂量.

    作者:叶世登;杨小平;李原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猪、牛、羊蹄甲可代替穿山甲药用及剂型探讨

    穿山甲来源于珍稀濒危动物,主要成分为角质蛋白,其资源越来越少.为不使这一动物资源枯竭,本文对其代用品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为使其角蛋白不浪费,对其剂型也做了探讨.请同行们积极参与,使这一工作逐步完善.

    作者:毕泗科;张孟蕊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应用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中西药配伍应用中所固有不良反应的累加或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而必须引起重视,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崔丽君;安丽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应加强对毒性中药炮制加工品监督管理

    通过1例乌头碱中毒死亡事件,说明加强对毒性中药炮制加工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将毒性中药炮制加工品纳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监督管理.

    作者:陈坚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计算机联网在我院药房中应用

    我院是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之一,随着医院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药学领域中,实现科学化管理已是必然趋势.为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高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查询及统计,简化取药过程,减少库存,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针对药局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软件,以满足各部门工作的需要.具体论述如下.

    作者:冷爱晶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冷藏法在医院中药贮藏保管中应用

    为探讨冷藏法在中药贮藏保管中的应用,取六种中药分别采用常规法、冷藏柜、冷冻箱贮藏,并定期观察其外观变化.发现常规法贮藏在3~6个月内各药品出现不同程度质量变化,冷藏法和冷冻法1~2 a药品外观基本无变化.表明冷藏柜或冷冻箱可用于医院易变质中药的保管.

    作者:曾建国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黑芝麻、火麻仁和亚麻子用途辨析

    黑芝麻、火麻仁和亚麻子3种药名古今都有变化,目前仍有一些中医中药人员对此不甚了解.古方系同原名或别名,而医生书写往往不注意规范,以致这3种药错用错配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从本草考证的角度,针对方剂应用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辨明.

    作者:沈莉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引入竞争机制确保降低药品价格

    药品价格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近年来,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医院药品采购这一角度,我建议应引入招标竞争机制,通过择优汰劣而选择较理想的进货单位.这样不仅能使所采购的药品更加质优、价廉,而且能体现药品采购活动中的公开、公平、公正;还能有效地消除多年来采购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彻底杜绝行贿受贿等各种腐败现象.

    作者:夏曦;刘玲;曾美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妊娠恶阻中医调护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有如阻隔之象,称为妊娠恶阻.若呕吐严重,不能进食,可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影响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临床应给予重视.护理中应首先注意区分妊娠恶阻重证、轻证,分别护理,且须特别注意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

    作者:高红莉;刘方永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加强脑出血病房管理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自1988年成立以来,现已能用微创脑室外引流法治疗脑出血病人.搞好脑出血病房管理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为了加强脑出血病房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秦庆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槐米不同制品中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为了解不同的制品槐米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利用硝酸铝在碱性条件下与黄酮络合呈色,510 nm测定吸收度方法.实验证明炒制品中黄酮含量高,回收率102.4%, RSD=4.22%.方法简单稳定.

    作者:田树革;肖新芳;周晓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水蛭古今炮制研究初探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作者:蒋纪洋;郝桂英;宋朝霞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炒王不留行操作技巧

    对20年来有关王不留行的炮制技术、技巧的专论进行简述,为王不留行炮制技术及饮片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作者:孙永法;庄衍秀;徐建军;刘玉;李来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枣仁山茱萸远志应遵古法炮制

    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类.在应用前都需要按照药物本身的性能,进行一系列炮制加工处理之后才能入药.中药遵古炮制法,是被我国历代医学家门所重视.特别现代医药科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人们对其炮制原理极为重视.中药炮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作者:孙爱华;郭宏建;洪秋华;周继先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中炒、炙、煅、蒸、煮与疗效关系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味,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趋向,归经是药物用于不同脏腑经络治疗的依据.因为每味药都包含着气和味、升和降、浮和沉.有些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加入辅料共制使药物作用趋向和归经不同,因此药物生熟,加入辅料共制,炒、炙、煅、蒸、煮等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冬萍;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醋制

    中药醋制已有2200多年历史,其品种达250余种,其中植物药144种、动物药53种、矿物药54种.据文献记载,中药醋制始于先秦,用醋制药7种;到唐代增加到33种;宋代增加到99种,为品种增加多,发展快的年代.满清时代,发展中药醋制品2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39个品种.如先秦有商陆载于<五十二病方>,唐代有豉载于<新修本草>;艾叶、磁石载于<银海精微>;宋代有乌蛇肉、禹粮石、蛤蚧、虎骨、芫花、雄黄、巴豆、防风、五灵脂等,载于<太平圣惠方>;清代有射干、木鳖子、酸枣仁等,载于<得配本草>;解放后增五味子、没药、豹骨、载于<中药大辞典>.

    作者:肖健 刊期: 199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