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

肖斌;孔庆丽

关键词:中药外敷治疗, 就诊者, 流行性腮腺炎, 现报告如下, 腮腺肿痛, 临床资料, 仙人掌, 抗生素, 中单, 体温, 年龄, 疗效, 患者, 发热, 发病
摘要:笔者自1994-03~1999-03,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在4~10岁间16例,11~16岁之间5例;发病1 d就诊者4例,2 d就诊者15例,3 d以上就诊者2例;曾用抗生素治疗者8例.21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纳差和腮腺肿痛.其中单侧腮腺肿胀者17例,双侧腮腺肿胀者4例;有16例体温超过38℃.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本草纲目>附方临床验证四则

    <本草纲目>附方方简药精,乃李时珍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荟萃.笔者于多年之临床中曾广泛应用研讨之,现择其屡获佳效者简介如下.

    作者:王彦秋;李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疮止血消炎药质量标准研究

    金疮止血消炎药是我院经省科委立项的科研课题,是一种止血消炎促进组织愈合的新型中药止血制剂.该处方源于<金匮要略>,是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验方,经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千余例疗效观察,认定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本文对金疮止血消炎药进行了有关质量标准研究的探讨.

    作者:张剑;程文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抗感解毒胶囊剂中黄芩甙含量

    采用双波长扫描法测定抗感解毒胶囊剂中黄芩甙含量,经方法学考察,其重现性、稳定性均良好,回收率为97.4%, RSD为1.7%,为该制剂质量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桂萍;王淑娟;王淑芬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辨证治疗运动员急性腰扭伤临床小结

    腰脊柱是人体上半身体的支点,为整个脊柱负重大的部位,也是活动多频繁的部位.在大强度高对抗的竟技体育运动中,急性腰扭伤是各运动项目中极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损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肌肉、韧带损伤和关节扭伤等.损伤后主要由于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而影响其训练.笔者根据其不同的损伤部位分为腰肌拉伤、棘间韧带损伤、小关节损伤和骶髂关节扭伤等四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景林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黄膏研制及临床运用

    金黄膏是我院药剂科根据本院同名验方制成的便于临床使用的外用新剂型,经多年临床使用,本药不仅适应证广,而且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制备方法 称取白及、姜黄各1 000 g,白芷、生南星、黄柏、木香、生半夏、天花粉、苍术、生大黄、厚朴、陈皮、生黄芩、生甘草各500 g,丹皮400 g,黄连250 g.筛选干净,60℃烘干30 min,粉碎,过80目筛,混匀.按药粉∶凡士林=1∶4的比例调匀,灌装于盛膏缸中,备用.

    作者:张彩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中药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

    笔者自1994-03~1999-03,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在4~10岁间16例,11~16岁之间5例;发病1 d就诊者4例,2 d就诊者15例,3 d以上就诊者2例;曾用抗生素治疗者8例.21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纳差和腮腺肿痛.其中单侧腮腺肿胀者17例,双侧腮腺肿胀者4例;有16例体温超过38℃.

    作者:肖斌;孔庆丽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草豆蔻与蓬莪术种子团鉴别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种子团[1].为中医临床用之芳香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等功效.近,地区由药材部门购进的草豆蔻药材内掺有约20%的伪品,经鉴定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ma zedoaria (Berg.) Rosc的干燥种子团.为确保中医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将其简易鉴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景芝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醋制

    中药醋制已有2200多年历史,其品种达250余种,其中植物药144种、动物药53种、矿物药54种.据文献记载,中药醋制始于先秦,用醋制药7种;到唐代增加到33种;宋代增加到99种,为品种增加多,发展快的年代.满清时代,发展中药醋制品2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39个品种.如先秦有商陆载于<五十二病方>,唐代有豉载于<新修本草>;艾叶、磁石载于<银海精微>;宋代有乌蛇肉、禹粮石、蛤蚧、虎骨、芫花、雄黄、巴豆、防风、五灵脂等,载于<太平圣惠方>;清代有射干、木鳖子、酸枣仁等,载于<得配本草>;解放后增五味子、没药、豹骨、载于<中药大辞典>.

    作者:肖健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的用药分析,旨在根据本院中医的用药特点,对中药实施计划采购、合理储备、量化管理,并为中药房药斗的合理排列提供依据.1 习用品与单张处方用药数量1.1 统计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药处方123578张,将每张处方中的每味中药及其剂量输入微机,用自编程序,统计出所用到的中药种数、每剂药平均含药味数与剂量.

    作者:叶世登;杨小平;李原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加强脑出血病房管理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自1988年成立以来,现已能用微创脑室外引流法治疗脑出血病人.搞好脑出血病房管理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为了加强脑出血病房的管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秦庆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痰瘀同治是治疗癫痫的发展方向

    追本溯源探讨痰瘀同治法在治疗癫痫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不可估量的前途,并就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简略讨论,旨在引起同仁们的兴趣和关注.

    作者:王一鹏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枣仁山茱萸远志应遵古法炮制

    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类.在应用前都需要按照药物本身的性能,进行一系列炮制加工处理之后才能入药.中药遵古炮制法,是被我国历代医学家门所重视.特别现代医药科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人们对其炮制原理极为重视.中药炮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

    作者:孙爱华;郭宏建;洪秋华;周继先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对小儿热毒清冲剂中主要组成药物金银花、大黄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冲剂中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含量.测得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7%, RSD为1.02%.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豪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山药栽培研究

    笔者对近十几年来的山药栽培研究作系统的综合整理,并对<中国药典>所载山药、地方标准的山药作比较,以期待科技工作者对<中国药典>所载山药的栽培研究有正确的认识和突破.

    作者:钟仕强;冯世鑫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预结灵软膏防治肌注硬结临床观察

    随机选择110例行臀部肌注的病人,观察预结灵软膏防治肌注硬结的作用.结果发现:未敷预结灵的对照侧局部变化快,从轻度发展到重度所用时间短,且见欠均质团块;而治疗侧变化缓慢或无明显变化,硬结出现时间晚,未见包块.提示中药预结灵对肌注所形成的硬结有明显防治作用.

    作者:刘玉芹;王玲;曹保云;高梅珍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清热糖浆治疗小儿上感发热100例疗效观察

    上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目前多用抗生素治疗.我院用自制的清热糖浆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菊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蛤蚧及其伪品比较鉴别

    对蛤蚧的性状作了描述并与常见五种伪品的性状特征作了比较,供临床用药鉴别参考.

    作者:王金龙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几种常见贵重中药材及其伪品鉴别

    笔者常发现一些假劣中药材及其伪品在市场流通,尤其是贵重紧缺的品种中假冒现象较为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贵重中药材及伪品的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赵延斌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中医药为主治疗白癜风38例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局部色素脱失,影响容颜,易诊难治.本人在临床上采用活血祛风法为主,配合补骨脂酊外涂及梅花针弹刺局部治疗38例白癜风,效果尚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华娣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连红愈创灵中连翘甙含量测定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连红愈创灵中连翘甙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作者:刘爱华;张玲;单卫华;时延增;孙茂丽;李春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