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瘀同治是治疗癫痫的发展方向

王一鹏

关键词:癫痫, 痰瘀同治, 中医药疗法, 剂型改革
摘要:追本溯源探讨痰瘀同治法在治疗癫痫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不可估量的前途,并就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简略讨论,旨在引起同仁们的兴趣和关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黄膏研制及临床运用

    金黄膏是我院药剂科根据本院同名验方制成的便于临床使用的外用新剂型,经多年临床使用,本药不仅适应证广,而且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制备方法 称取白及、姜黄各1 000 g,白芷、生南星、黄柏、木香、生半夏、天花粉、苍术、生大黄、厚朴、陈皮、生黄芩、生甘草各500 g,丹皮400 g,黄连250 g.筛选干净,60℃烘干30 min,粉碎,过80目筛,混匀.按药粉∶凡士林=1∶4的比例调匀,灌装于盛膏缸中,备用.

    作者:张彩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计算机联网在我院药房中应用

    我院是一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国百佳医院之一,随着医院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药学领域中,实现科学化管理已是必然趋势.为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高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查询及统计,简化取药过程,减少库存,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针对药局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软件,以满足各部门工作的需要.具体论述如下.

    作者:冷爱晶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自拟哮喘散外治儿童哮喘病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

    为揭示儿童使用自拟哮喘散药物不良反应及体征,采用纯中药散剂,对医院110例门诊儿童进行3个月外治哮喘病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10例患儿中发生60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54.5%.提示对儿童外治药物不良反应予重视,对一些毒性药品应慎用或避免对儿童长期使用.

    作者:刘立干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巴戟天与伪品鉴别研究

    从药材形状、显微镜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巴戟天与其伪品进行鉴别.为巴戟天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指标.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梅淑华;杨玉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疮止血消炎药质量标准研究

    金疮止血消炎药是我院经省科委立项的科研课题,是一种止血消炎促进组织愈合的新型中药止血制剂.该处方源于<金匮要略>,是在胶艾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验方,经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千余例疗效观察,认定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本文对金疮止血消炎药进行了有关质量标准研究的探讨.

    作者:张剑;程文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槐米不同制品中总黄酮含量变化研究

    为了解不同的制品槐米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利用硝酸铝在碱性条件下与黄酮络合呈色,510 nm测定吸收度方法.实验证明炒制品中黄酮含量高,回收率102.4%, RSD=4.22%.方法简单稳定.

    作者:田树革;肖新芳;周晓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柴芩口服液稳定性考查

    以黄芩甙含量为指标,采用恒温加速实验法和留样观察法,对柴芩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考查.预测t25℃0.9为397 d.

    作者:蔡越秀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本草纲目>附方临床验证四则

    <本草纲目>附方方简药精,乃李时珍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荟萃.笔者于多年之临床中曾广泛应用研讨之,现择其屡获佳效者简介如下.

    作者:王彦秋;李华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水蛭古今炮制研究初探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作者:蒋纪洋;郝桂英;宋朝霞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清热糖浆治疗小儿上感发热100例疗效观察

    上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是由多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目前多用抗生素治疗.我院用自制的清热糖浆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菊英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云南白药外敷临床应用

    云南白药是中外驰名的中成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腐生肌、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以治疗跌打损伤出血疾患著称,而且主要作为内服之品.近年临床外敷治疗各种疾病有了新进展,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卢绍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 62例中,男24例,女38例;年龄12~40岁;病程为1周~2 a.均有活动后胸闷心悸,全身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其中40例有典型上感病史;2例有胃肠病史.心脏检查:心电图异常59例.病原学检测用超敏的多聚酶链反应方法(PCR):其中检测用柯萨奇B组病毒阳性38例;腺病毒9例;轮状病毒1例;流感病毒4例;病毒检测阴性10例.62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座谈会拟定的心肌炎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心肌病变.

    作者:佟爱华;王永锋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心理及中西药综合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

    1 材料及方法1.1 对象:本院体检及就诊病员800例,男410例,女390例;年龄大64岁,小10岁,平均32岁.1.2 诊断依据:1990年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3 实验室资料: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作肝功能,转氨酶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查.经酶标法查HBV.M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三阳),或其中的两项阳性,无明显自觉症状及肝病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或大致正常.

    作者:吴长俊;杨敏;胡健业;沈宏根;王书奉;印红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清宫冲剂中人参皂甙Rb1含量测定

    用薄层-比色法测定了中成药清宫冲剂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差为1.0%(n=5).可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王树实;姜鸿;邹桂欣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引入竞争机制确保降低药品价格

    药品价格是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近年来,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医院药品采购这一角度,我建议应引入招标竞争机制,通过择优汰劣而选择较理想的进货单位.这样不仅能使所采购的药品更加质优、价廉,而且能体现药品采购活动中的公开、公平、公正;还能有效地消除多年来采购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彻底杜绝行贿受贿等各种腐败现象.

    作者:夏曦;刘玲;曾美章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应用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中西药配伍应用中所固有不良反应的累加或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而必须引起重视,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崔丽君;安丽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金霜煎治疗48例胃食道反流性咽喉病疗效观察

    通过金霜煎治疗48例胃食道反流性咽喉病,与西医治疗45例作临床疗效对比观察,金霜煎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 P<0.01).

    作者:范东;李忠民;叶朝兴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注射剂澄明度

    中药注射剂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等优点.在解决中医急症、重症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不少品种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特别是多味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大部分产品是中药材综合成分的提取物,往往因提取工艺不够完善,一些大分子的杂质未能完全除去,从而使中药注射剂在配液时、或灭菌后、或贮存过程中出现色泽变深、浑浊、沉淀等,使制剂澄明度不合格,给生产带来麻烦或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降低疗效,影响临床使用.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及生产经验,笔者就中药注射剂澄明度谈几点看法.

    作者:唐国胜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层析方法对小儿热毒清冲剂中主要组成药物金银花、大黄进行了定性研究,并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冲剂中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含量.测得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97%, RSD为1.02%.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小儿热毒清冲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豪 刊期: 1999年第12期

  •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的用药分析,旨在根据本院中医的用药特点,对中药实施计划采购、合理储备、量化管理,并为中药房药斗的合理排列提供依据.1 习用品与单张处方用药数量1.1 统计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药处方123578张,将每张处方中的每味中药及其剂量输入微机,用自编程序,统计出所用到的中药种数、每剂药平均含药味数与剂量.

    作者:叶世登;杨小平;李原 刊期: 1999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